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一则警告处分中有这样几句:“某月某日,×××、×××两位同学,无视校规校纪,聚众打架斗殴。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给两位同学以警告处分。”读了这则警告处分,总觉得有点别扭,仔细一看,主要是量词运用上有点问题。警告处分一般以文件形式出现,属应用语体,用词力求明晰准确,避免发生歧义和误解。量词“位”表示人时有尊重、尊敬的褒义感情色彩,如“您二位”、“各位”等,用来指称“无视校规校纪,聚众打架斗殴”的学生,确实不妥,如换成中性词“两名同学”、“两个同学”或干脆不用量词称“两同学”就比较妥当了。  相似文献   

2.
1988年1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某重点小学办公楼下的黑板上,贴有这样一张处分学生的“大字报”,全文如下:警告处分×××是我校五年级二班的学生,二年级加入少先队组织,该生对自己要求不严,多次违反校纪校规,在校外偷商店的东西,多次欺辱女同学,在校内小偷小摸不断,影响极坏,学校领导,班主任,大队部多次对他进行教育,他仍未有悔改之心。经学校研究,大队部决定,给予警告处分,从本周起停学两周。××小学少先队大队部(盖章)88年1月5日从中可以看出,这所学校对受处分学生做了不少工作,但这张处分公告却写得很不规范。学校是教育机构,每做一件事,都…  相似文献   

3.
教师惩戒权是教师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进行强制性管理的权力。教师惩戒权是学校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有利于教师教育职责的正常行使,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2007年5月开始,英国教师获得法定惩戒权,它使教师在对付不规矩学生时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国外常见的惩戒形式主要由言语责备、隔离措施、剥夺某种特权、没收、留级、警告、记入学生档案的处分、停学和开除。  相似文献   

4.
学校对那些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进行纪律处分,为严肃校纪,警戒他人,然而,处分不是最后的教育。倘若放弃了对受处分学生的后续教育,那就会适得其反,那么如何对受处分学生进行后续教育呢?在此我想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法律地位主要取决于其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及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即学生处分.文章重点探讨学生处分权的来源、类型与范围、学生违法行为的制裁和大学处分权的学理分析四方面的内容,以求对我国学生处分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处分是学校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体现挽救和教育学生本人,同时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工作实践中,有一种很深的体会,就是职校学生管理难,职校中的违纪生管理更难。这里指的违纪生主要是指受过学校处分、学习能力、思想道德行为都较差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如果采用常规的教育模式,其结果是要么中途自动退学,要么在违反校纪校规后受学校的处分退学。结果都一样,流向了家庭,社会.给家庭、社会都会造成极大的压力。这些学  相似文献   

8.
掌声     
每学期的法制教育大会上,有一项令所有学生都害怕的议程,就是处分违反校纪校规的同学,而且要求被处分者在教育大会上做检讨发言,这是学校警示教育的传统,一直延续到如今。今年的法制教育大会如期举行。大会进行到处分学生的议程上,公布完处分决定后,政教主任用最严厉的口气喊道:"下面请×××上台做检讨!"这位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宽容的力量     
在一次中午就餐时,两位同班男同学为一点小事,互不谦让,大动干戈.当时,正逢学生就餐高峰,围观人较多,造成极坏的影响.按照惯例,两位同学受严厉的批评及一定的校纪处分是正常的,但我一改过去简单压服的教育方法,采取个别教育与班级学生参与帮助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旨在教育唤醒,促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警告”、“严重警告”、“留校察看”、“记过”,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得过这些处分,但对这些词都不陌生。一次处分可能会使有的学生引以为戒,而有的却会从此一蹶不振,让人惋惜。最近,一条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北京市海淀区的部分中学在处分学生时,引入了听证会制度,不仅处分过程公开,还给了孩子一个自我辩护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对学生处分的法定方式有6种,即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 令退学、开除学籍。学校应在法定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学生处分权。否则,学校的 处分行为,不仅违法、无效,而且因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学生处分问题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对学生处分的法定方式有6种,即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学校应在法定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学生处分权。否则,学校的处分行为,不仅违法、无效,而且因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建立中学生申诉制度的必要性 中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校依照有关中学生的行为规则、校纪校规,对学生做出处分,中学生或其监护人认为侵害了他的受教育权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因不服处分提出异议,请求学校重新做出处理的一种救济制度.我国已经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国策,胡锦涛总书记又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党的目标.在中学建立学生申诉这项制度,就是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实行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要求;是实现教育民主价值,从小培养学生民主与法制观念,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宏亮 《班主任》2004,(1):38-38
当校领导在晨会上宣布:高一(A)班为校"先进班级"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然而,就在两周前,有关高一(A)班能不能成为"先进班级"的讨论还异常激烈.高一(A)班是年级里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出色的班级,但是却有两位同学由于期末考试作弊受到学校"严重警告"处分.一个有两个学生受校纪处分的班级能成为"先进班级"吗?  相似文献   

15.
学生处分权,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有关学生处分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处分办法,并根据这些管理办法,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给予校内惩戒的权利。它属于学校学籍管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教育的特殊性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基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依法赋予学校的重要法定权利。深入研究学生处分权问题,关系到学校依法治教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是非常重要且富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学生处分权,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有关学生处分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处分办法,并根据这些管理办法,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给予校内惩戒的权利。它属于学校学籍管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教育的特殊性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基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依法赋予学校的重要法定权利。深入研究学生处分权问题,关系到学校依法治教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是非常重要且富有现实意义的。当前,关于学校处分学生引起的纠纷不断增多,很多案件甚至被提交到人民法院寻求司法救济。这可以看作是在依法治教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学生受教育…  相似文献   

17.
学生犯点小错误,违反学校纪律,这是常有的事。有些班主任一见学生违反了校纪班规,便暴跳如雷、火冒三丈,紧紧揪住不放。甚至以小见大、上纲上线,上报学校政教处,亮红灯,给处分,以泄心中之怒火。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效果并不好,只会加剧其对班主任的逆反心理,暗地里给班级添乱抹黑。所以,我觉得,当学生违反了校纪时,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笔者所在学校,最近接连发生了两件学生违纪事件。一是某班3位学生,在年级组外出春游活动中离队出走两天两夜,搞得举校不安,社会影响很大。3位学生回校后,学校理所当然对他们严加教育,并给予校纪处分。当召集3位学生家  相似文献   

19.
双周快报     
学生获申辩权是一种看得见的民主沈峰重庆市即将为学生申诉立法。学生在被学校处分时,可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从以往的情况看,学生违反校纪后,在错误事实的认定和给什么处分问题上,往往是校方“一锤定音”。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法,有时达不到教育目的,甚至留下一些后遗症。重庆市即将为学生申诉立法值得肯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二是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三是学生在被学校处分时,向  相似文献   

20.
处分之后     
学生小赵因辱骂老师,受到警告处分。决定公布后,学生们议论纷纷,惊奇、嘲笑、愤怒、指责,压得小赵抬不起头。作为班主任,我该怎么办呢? 学校的处分,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教育手段,更多的工作还是对学生受处分后的教育。沉思良久,我感到处于这种情况下,小赵多么需要老师和同学的温暖,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于是,我找他进行了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