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大学网站新闻信息发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游 《教书育人》2006,(9):56-57
众所周知,网络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以来的第四大媒体,利用网络发布新闻、传播消息,在当今信息时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师范大学网站于2003年制作完成了新闻信息发布系统,开始对外发布新闻信息。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网站新闻信息发布工作基本走上了正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但与更高层次的要求还有差距。笔者试图从学校网站新闻信息的采集、编写、审核、发布、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不足,探求原因,从而提高网站新闻信息发布水平,使网站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网络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以来的第四大媒体,利用网络发布新闻、传播消息,在当今信息时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师范大学网站于2003年制作完成了新闻信息发布系统,开始对外发布新闻信息。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网站新闻信息发布工作基本走上了正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但与更高层次的要求还有差距。笔者试图从学校网站新闻信息的采集、编写、审核、发布、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不足,探求原因,从而提高网站新闻信息发布水平,使网站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新闻稿件的获取途径学校网站新闻稿件的获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般…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出现,让世界变小、信息共享、信息传播速度也在加快,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纸质媒体的地域局限,承载了更多的新闻信息传递作用,但与此同时新闻资源的重复利用又造成了"千网一面"的情况,从而使得受众对新闻网站产生疲软心理.那么如何让新闻信息在众多网络媒体信息里脱颖而出呢?网络新闻专题无疑是其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4.
Web2.0时代,互联网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交流、互动、分享的人性化元素。社交媒体带给网络用户更加新鲜的体验,更具创意的网络传播应用模式。社交媒体以其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对话性、连通性和社区化等特点成为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重要形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受到较大影响,报纸媒体应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传播以及提升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国内媒体网站现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应加大新闻信息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信息传播质量;改变媒体网站内容单一的缺陷,推动媒体网站内容及服务综合化;网页的设计在现阶段应以简单为美;利用媒体自身的优势,加强对所属网站的宣传,树立品牌。  相似文献   

6.
融入才是硬道理。在信息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人人都是媒体。每个人都具备传播詹陛,都会成为一条信息的源头,当这个信息渗透到个人的社会化人际关系网络中,就可能会引发大规模传播之势。在传播过程中,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化媒体是指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其主要差别在于用户和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7.
周笑 《考试周刊》2014,(50):29-29
<正>网络传播有几种主要形式,如:门户网站、网络社区、博客、微博、即时通讯,等等,本文重点谈谈专业媒体应该如何运用微博。微博,顾名思义,微型博客,既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平台,又是一个社交型的网站。尤其是在信息传播这一块,微博的力量越来越不能被忽视。比如四川雅安地震,第一条灾情消息就是当地灾民通过微博发布的,此后的微博平台就如同新闻发布站一般,即时地传递着灾情信息、伤亡人数、捐款及救援进展。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H5从14年诞生至今短短三年,就以其快捷、新颖、互动性强且成本低廉等优势在新闻传播领域倍受媒体青睐,打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新浪作为国内主流的网络新闻媒体,更是将H5以一个专题的形式在个类别新闻中加以应用,创新了阅读方式,提高了对读者的吸引力,丰富了网站的新闻传播形式,也表现出H5作为一个新兴的表现形式,在新媒体时代,为信息的传播与发展所创造的价值和无穷的潜力。本文就以新浪网站新闻传播领域所对H5的应用方式,来浅析H5的优势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中的私媒体新闻发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自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新闻发布和新闻的搜集上,出现了一些被称为"私媒体"或是"自媒体"的网络新闻传播的文化现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即时新闻的发布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现象,一种非主流媒体的个体传播文化.在突发事件中,私媒体的报道对于新闻的及时性和透明性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报道不实或是报道的负面效应.使得新闻发布的权力、责任、管理、处罚问题凸显.从传播学理论角度看,网络时代突发事件中私媒体的新闻发布的问题,这包括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的权利,或者不知有关事件信息的虚假而进行传播的行为责任,以及"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的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等等,都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当代传播学理论研究在私媒体新闻发布上的反应应思考的问题是:1.私媒体新闻权利和问责,私媒体新闻发布对个人隐私构成的侵权的界限和责任;2.私媒体新闻发布过程中,新闻传播环节的"放大器"--网络平台的作用和责任;3.私媒体的"编造新闻"和"错报新闻"的概念的界定;4.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发布的新闻是否"虚假信息"的判定;5.政府媒体须互动以应对突发事件;6.个人公民、企业、政府三大网络要素构成了互联网的新闻源;7.新闻博客获得信息的可靠性、质量、真实性的监管;8.新闻博客散播谣言和诽谤的纠谬监管的缺位.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成为公众舆情表达最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其影响已超出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而开放的信息平台,增加了新闻信息监管的难度。各种文化、情绪和倾向并存于网络,极易滋生极端的言行,其传播影响深远。本文揭示了网民的媒体选择习惯,网络技术能力、参与社交网络的类型等加剧网络社会人群的演化,网络舆情形成的内在规律,提出了网络舆情评价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使人类进入到新媒体时代。所谓的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而言的,主要指利用网络传播技术或者手机等个人终端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并以其独有特点和传播优势,满足了人们对于碎片化阅读的需求。同时,新媒体也导致新闻传播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主流新闻传播工作者必须关注把握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并积极进行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使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传播,从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和休闲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人人都是媒体。每个人都具备传播属性,都会成为信息传播的源头,当这个信息渗透到个人的社会化人际关系网络中,就可能引发大规模传播之势。社会化媒体可以充当两个不同的角色:一种是低成本营销媒介;另外一种是让企业负面新闻迅速传播的通道。以至于目前企业对于社会化媒体的认知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无限憧憬,欲大展拳脚;一种是诚惶诚恐,避之唯恐不及。事实上,我们需要正确看待社会化媒体,无论是红是黑,趋利避害才是王道。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迈向“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面对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电视媒体网站应通过加强信息的二次传播和商业开发;扩大原创信息比重;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来实现信息网络化传播,积极推进电视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适应未来全球电视业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英语新闻特点及阅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Interne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在Internet上建立新闻网站,传播英语新闻。针对网络英语新闻的基本特点,论述了如何阅读网络英语新闻,并提供一些主要的新闻网站。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强、传播面广的优势,给读者群有限、出版周期相对较长的校报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校报如何在高校诸多信息媒体中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与其他媒体优势互补,发挥舆论导向、思想教育和新闻传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整合高校信息媒体资源,达到优化配置目的的角度出发,探讨校报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强化信息传递、学习指导、知识介绍和服务师生等多项功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党的新媒体工作提供了根本指针和方向。领会讲话精神,落实到办好新闻网站等新媒体工作中,落实到新闻宣传工作中,落实到准确传播好党的声音。作为兵团最西北的十师、北屯市新闻网站,是十师新闻中心五类媒体之一,也是十师、北屯市对内对外宣传、信息发布的重要新闻媒体。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必须在把握原则上着力,在创新发展上下工  相似文献   

17.
新闻的传播环境是媒体的栖息地。新闻传播环境对于媒体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质量,以及公众对所传信息的认可度,尤其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而新闻传播环境的优或劣,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反映出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享有情况,并影响着媒介和社会成员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余嘉强  叶芳 《教育》2012,(32):54-55
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高校校报具有较强的传播力,是学校新闻宣传和信息服务工作的首选媒体。依托高校党委和行政主管部门的力量,高校校报一直在高校媒体中具有绝对权威。然而,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日趋普及,高校校报的新闻信息传播优势开始减弱,影响力消退,有效传播的难度加大,高校校报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其作用的发挥也受到影响。媒体形态变化的一个原则是:传播媒体的现存形态必须针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解读也日益个性化,对抗式解读逐步显露出来。目前我国新闻传播中的对抗式解读现象是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各种不满情绪向媒体的蔓延和转移,是价值观多元化的必然结果,而传媒体制改革与新闻业务改革相对滞后又助长了对抗式解读,丰富的信息和便捷的网络又助推了对抗式解读。  相似文献   

20.
潘妮 《宜宾学院学报》2007,7(2):120-122
随着Interne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报刊媒体在Internet上建立了网站,传播英语新闻及他们的英文报刊。本文针对网络英文报刊的基本特点。阐述了利用网络英文报刊进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验的研究与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