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 ,自产生以来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包括货币金融学及当代西方经济本身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凯恩斯主义者主张政府干预经济 ,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虽然他们特别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 ,但认为货币政策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际上 ,凯恩主义的货币政策是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各国的实际经济运行中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 ,对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不仅有助于全面、细致地研究凯恩斯主义 ,抓住西方经济学这一“牛鼻子”…  相似文献   

2.
后凯恩斯主流学派,又称新古典综合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新凯恩斯主义或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主要分支。它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庸俗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的混合物。后凯恩斯主流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索洛和托宾等人。本文试图对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中“混合经济”模式作一扼要评介。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工资价格刚性问题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中心问题。依照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大体上可把这一流派分为三个主要支派,即名义则性学派、实际刚性学派和非刚性学派。本文对这三个支派的主要观点和相互关系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文章认为,新凯恩斯主义强调失业和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这比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无疑前进了一步,但绝大多数新凯恩斯主义者都只满足于提出对经济波动和非自愿失业现象的解释,而拿不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一流派所提出的理论往往带有片面性、“庸俗性”等特点,另外,这一流派目前尚处于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由多个支派、多种学术观点拼合成的大杂烩。  相似文献   

4.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和新古典学派是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主流学派。这两个对立的学派,在理论体系上有很大的区别,表现在假设前提、研究重点、论证方法、结论和缺陷等方面。分析两个学派在理论体系上的区别,有助于理解两个学派的理论本身和宏观经济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分析李超民美国制度经济学产生到现在已经将近100年了,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西方经济思想界流派纷呈、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先后出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义主流派)、合理预期学派、货币主义、供应学派,还出现...  相似文献   

6.
上一讲提到不同派别对新古典综合派的抨击。在进行抨击的各派中,理性预期学派对新古典综合派和凯恩斯主义的威胁最为严重。理性预期学派可以说是货币主义的一个发展。它的思想在六十年代初已经出现,但由于当时新古典综合派的统治还比较巩固,所以直到七十年代以后,理性预期才逐渐形成为一个派别,赞同该派观点的西方学者也逐渐增多。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教授卢卡斯、沙京特和华莱士等。  相似文献   

7.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解决中国需求不足这一问题,它必须从我国的经济体制扣财政体制出发,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既不能生搬凯恩斯主义,也不能硬套供给学派或货币学派理论,应该使扩大需求与扩大供给相结合,在高速健康发展中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供需的均衡。  相似文献   

8.
新新古典综合派的出现是西方主要经济学派力求达成但又不能达成共识的产物。该学派力图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纳入同一框架而对经济现实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由于该学派多少迎合了当代西方国家对经济干预由直接向间接方式的转变,所以它可能会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货币中性问题是各经济学学派一直以来争议颇多的热点议题,从古典经济学的"货币面纱论",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非中性,再到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下的货币中性,再到新凯恩斯主义下价格黏性导致的短期货币非中性。出于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与各国经济的差异性,各大经济学派在争论了一个多世纪后仍未得出统一的观点,然对该命题的研究却在逐步深入。文章利用1986-2013年的经验数据,对长期视角下,货币中性问题在我国的实践进行一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表明,长期下我国货币呈现显著的中性状态,政府机构应将货币中性纳入到货币政策的制定思考中。  相似文献   

10.
“滞胀”是指既有生产停滞又有通货膨胀存在的经济状况,它是60年代末以来存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这样的经济既需要经济刺激,促进国民生产总值(以下都以GNP表示)增长,又需要紧缩货币,降低通货膨胀,这是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所无法对付的难题。因此,“滞胀”的出现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麻烦,同时它也引起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界的“混乱”,这种“混乱”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中主要表现为:(1)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所组成的新古典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需求调节提出了挑战,并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对价格调节机制进行了研究。(2)以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为主要代表的新凯恩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宏观调控效果的思考:一个凯恩斯主义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恩斯主义是指以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理论为基础,一个主张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派。其实质和核心就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理论,这一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客观地认识、评价其基本理论,从中借鉴有用的东西,对于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失灵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政府上台后,立即宣布要有一个“美国的新开端”,要摒弃那些巳被证明无效的老一套处理经济问题的办法,而根据一套新的理论来制定新的方针和措施。其所谓老一套的办法,就是指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奉为圭臬的凯恩斯主义膨胀性财政政策,由政府用扩大社会总需求来刺激经济的办法。而所谓新的理论,就是供应学派的理论;新的方针和措施就是吹嘘为“使国家重新前进”的“美国的新开端:经济复兴计划”。从此,作为美国政府经济政策思想理论基础的供应经济学时兴起来。八年前才萌动,两年前尚默默无闻的供应学派立即雀噪而起,大有倾国竞说供应派之概。  相似文献   

13.
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政策主张评述杨翠兰,张明映理性预期学派是60年代末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兴经济学流派。它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和政策,主张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但它强调“理性预期”的作用,因而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诸多派别中独树...  相似文献   

14.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是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方法,在垄断竞争和理性预期的基础上构建的具有微观基础的经济模型,它是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个方程的新共识模型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Walsh的方法,介绍了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数学推导过程,对其含义和运用作了相关说明,并结合西方经济学家的研究,对其优点和缺点作了相关的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由著名西方经济学专家吴易风教授和王健博士、方松英博士经5年时间研究完成的力作《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一书,前不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全书40余万字,分《历史的回顾:‘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三篇共15章,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和对立,对于了解20年来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化与最新成就,堪称…  相似文献   

16.
新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粘性论述评龙中70年代末,当原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新古典经济学的浪潮席卷西方宏观经济各领域时,一批被帕金(M.Parkin)称为“新凯恩斯主义者”①的经济学家,仍坚持凯恩斯主义的信条,力图从理论上改进凯恩斯主义,并运用计量经济学...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公债的发行,早在西方经济学就有所演绎,并且在不同背景下产生了不同流派。本文主要分析了李嘉图学派、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三大学派的公债理论观点及其对我国现实的适用性及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凯恩斯本人主要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阐述的经济思想经过战后一大批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的注释、补充和改进后,其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并发展成为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居于西方经济学统治地位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当代西方三大经济流派,目的在于对当代西方经济学说有一个正确认识。在评述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新制度学派时,除了扼要介绍他们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提出的主客观依据和主要观点外,重点是分析这些理论的不彻底性和经济政策的不合理性。在吸收或借鉴时应作科学的、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菲利普斯曲线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受到了反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反对,围绕菲利普斯曲线,凯恩斯学派和反凯恩斯学派的争论从没有停止。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认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有效而长期无效,理性预期学派则从根本上否认了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但是,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反映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由于客观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菲利普斯曲线存在的条件改变了,菲利普斯曲线才发生了移动。菲利普斯曲线只是说明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相关性,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因果关系,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原因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