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批语:写作能力与生命培育的双重关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开设语文阅读课的同时,要求学生每周写8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亦称之为“随笔作文”)。也许因为是随笔,也许因为没有繁琐的写作框框的限制,绝大部分学生的随笔作文文笔生动,内容丰富。对随笔作文,我不作精批细改,但对任何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我都要视其内容、表达、书写等写下认真的批语。这些批语,有的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有的洋洋洒洒,一吐为快。但无一不是情随文生,情溢于墨。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我的许多批语竟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我的批语之后,竟然又写下丰富多彩的“续批”。许多学生反映:发下作文之后,他们…  相似文献   

2.
《星驰》随笔集锦是出自一群颇与众不同的学生之手。他们是上海市建平实验学校首届超常儿童班的学生,是标准的“重理轻文”派,然而,在他们的语文老师谭淑云的鼓励和指导下,他们从对作文头痛,到将随笔当日记般任意地写,如今他们已学会抓灵感、在随笔中溶入自己的感受,并主动作文。“我手写我心”,一篇篇出自他们精彩生活的随笔脱颖而出,于是便有了《星驰》,于是我们才能欣赏到出自这本随笔集锦的这几篇佳作。  相似文献   

3.
在上级对我校的一次检查中,专家抽到了我校高一年级的两摞语文作业.其中一本是专设的课文默写本,一本是生活随笔和作文提纲训练.  相似文献   

4.
写随笔是一件快乐而享受的事,高一的时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心情、感动、感悟甚至些许的牢骚写进只有一周一次的随笔,动辄就是洋洋洒洒五、六页一篇。每每翻开那本沉甸甸的随笔本,就像走进了一间剔透而宽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开设了语文阅读课 (学生每周用 100分钟的时间在“语文学习室”阅读各类图书报刊 )。在鼓励学生积极读书的同时,我们要求学生每周写 8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亦称之为“随笔作文” )。也许因为是随笔,也许因为没有烦琐的写作框框的限制,绝大部分学生的随笔作文文笔生动,内容丰富。对随笔作文,我不作精批细改,但对任何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我都要视其内容、表达、书写等写下认真的批语。这些批语,有的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有的洋洋洒洒,一吐为快;但无一不是情随文生,情溢于墨。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我的许多批语竟在学生中…  相似文献   

6.
在上级对我校的一次检查中,专家抽到了我校高一年级的两摞语文作业。其中一本是专设的课文默写本,一本是生活随笔和作文提纲训练。在作业的批改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非常严格,对有错别字和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次被吴何千凡的才华吸引,是在批阅他高一刚入学的一次随笔时。在那篇文章中,他深情怀念初中地理老师,把老师的风采写得活灵活现。让刚刚接手高一学生的我喜出望外。后来,吴何千凡成了班级语文课上、学校活动中的活跃分子:上高一《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课的小老师.班级《雷雨》《窦娥冤》排练的主演,年级诗文诵读比赛《少年中国说》的领诵,学校新年晚会的主持人……今天他又给我们带来了两篇洋溢着青春活力的习  相似文献   

8.
写作真好     
每一个月的最后一周作文课是我们对本月随笔的一次盘点,我们称之为作文展示汇报课。在这节课上,学生把自己整理修改完毕的随笔工工整整抄在我为他们准备的笔记本上,每个小组推举2—3人进行朗读,当然,做老师的我也不能错过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些文章有我们平日的情景作文,也有我让他们针对课文学习所写的读书感悟。从开学以来,这样的课我们已经上了三次,每一次都是在学生热烈的掌声中开始,又在学生热烈不舍的掌声中结束,可是今天这节课让我感到写文章已经成了我和孩子们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新学期,新学生,想让学生养成多读多写的学习习惯,便布置他们每周写一篇随笔。第一周收上来一看,愕然!很多学生竟无从下手,不知所云。一是不知“随笔”为何物.不知该怎样写;二是写惯了命题作文,一下子自由作文不知该写什么。有学越口是说:“还是写命题作文好,至少知道写什么.而现在成了无头的苍蝇,不知从哪儿写起……”  相似文献   

10.
正最文艺评语——广西玉林周蕾梦我遵循老师的"记叙文写作一般程序",根据以前某篇随笔展开去写,结果老师没有打分。她的评语是:文章看上去像诗,也像散文,又像歌词,所以我写了"四不像",没打分。婷婷:周童鞋的作文一定给老师留下了"不明觉厉"的印象。其实老师的评语可以换一种更文艺的说法:像雾像雨又像风。  相似文献   

11.
新学期,新学生,想让学生养成多读多写的学习习惯,便布置他们每周写一篇随笔。第一周收上来一看,愕然!很多学生竟无从下手,不知所云。一是不知“随笔”为何物.不知该怎样写;二是写惯了命题作文,一下子自由作文不知该写什么。有学越口是说:“还是写命题作文好,至少知道写什么.而现在成了无头的苍蝇,不知从哪儿写起……”  相似文献   

12.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公布后,总会引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我们作为考生,一味地执著于考题的不足之处又有什么用呢?面对一篇篇才情横溢的考场佳作,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考生所能自由发挥的空间是大是小,往往决定于他文学素质的高低。有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若你呼唤那山,而山不来,你便向它走去。”用它来形容考生与考场作文的关系,再贴切不过。既然无法改变,就要学会适应。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适应”可不是消极地盲从,而是另一种改变。改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从而在暂时还不变的制度下取得成功。考场作文也是作文,与随笔相…  相似文献   

13.
笨拙的自由     
习惯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考场作文,在抱怨了十几年失去了自由后,不敢想象,老师居然布置了一篇随笔作文!我知道,自由来了。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落实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扭转中小学作文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现象,反对作文概念化、成人化、模式化的弊端,开发智力,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写作个性和创新精神,语文教师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写随笔。尽可能每天写一篇,如果某一天过得充实,可以写几篇。而有一天无话可说,也可以不写。因此。随笔具有灵活、自由、随便的特点,它是学生写好个性化作文的基础,也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随笔”带动我的作文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发表的四篇随笔,是周行同学读初一时写的。他以丰富的词汇、变化的句式、灵活的章法,表达了自己相当个性化的对生活的真切体悟,对人的细致观察,对历史的独特理解。一个初一的学生为什么能写如此有特点的文字?《“随笔”带动我的作文进步》给了我们答案。范永泉老师用“写随笔”的方法,彻底解开了束缚学生心灵的“八股”绳索,从而挖掘出了埋藏在学生身上的写作潜力。这种方法抓住了作文教学改革的“牛鼻子”,是打破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的一个“突破口”。范老师的改革看似简单,实则是以教学观念的转变为底蕴的。只要观念转变了,治标又治本的方法多的是。我们相信深圳不止一个周行,各地的周行就更多了。希望各个学校的老师、同学把你们那里的“周行”和“范老师”推荐给我们。  相似文献   

16.
沈华英 《山东教育》2014,(10):30-32
鲁迅先生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但是,很多老师都认为批改习作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按照要求,每一篇都要精批细改,写出眉批、总评,一篇至少要5分钟,50多个学生,得5个小时。每天批10本,得批一周。这一周的作文刚刚批改好,下一篇作文又来了。  相似文献   

17.
随笔作为一种写作训练方式,是相对于大作文的一个概念。随笔因其形式的自由和内容的随意而备受学生的青睐。大作文重在引领学生走入写作轨道,建立写作规范,是学生“入格”的训练;而随笔则是一种完全开放与自由的写作,可以“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意随笔行,自由驰骋,是“入格”之后的“出格”训练。二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又相互补充与促进。随笔和大作文训练方式与职能功用的不同,决定了它们评改方式的不同。大作文一般是教师统一命题,确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可以从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价,确定等级或分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增加,语文学科在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语文测评中,作文是试卷当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分数所占比例较大。一篇优秀作文的出现,不仅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详解,还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多加练习。现如今,在作文练习过程中,随笔训练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主要在阐述语文随笔训练对作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基础上,提出了随笔训练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场景:大家埋头批作文,忽有奇文共欣赏,半是赞叹半是遗憾。赞叹的是什么?自是作者飞扬的文采了。遗憾的又是什么?自是因为这是一篇随笔,而非课堂里的“正规”作文。毕竟,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篇作文,是要在考场内完成的。  相似文献   

20.
让写作贴近学生生活,变长篇作文为短篇随笔或片段作文,降低写作难度;紧跟教学内容仿写或评论人物;小组合作接力作文;创建小组贴吧谈论敏感话题.这些尝试既减轻了学生的写作负担,又深化了教学内容;不仅提升了写作水平,而且使学生喜欢上了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