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心理学角度讲,“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接受的阙限,使个体感官达到饱和而产生的一种厌恶体验”,也即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差生中出现较为普遍,学生一且产生逆反心理,随之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便油然而生,有的甚至产生严重对立情绪。中师阶段,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本来两极分化就严重,倘若差生再产生逆反心理,那就将极大影响物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从心理学角度看,“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接受的阈限,使个体感官达到饱和而产生的一种厌恶体验”。也即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差生中  相似文献   

3.
从心理学角度看,“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接受的阈限,使个体感官达到饱和而产生的一种厌恶体验。”也即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差生中出现较为普遍,他们  相似文献   

4.
<正>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接受的阈限,使个体感官达到饱和而产生的一种厌恶体验。”也即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差生中出现较为普遍,他们一旦产生逆反心理,随之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有的甚至产生严重对立的情绪。鉴此,语文老师切不可掉以轻心。如何防范呢? 1、培养差生的自信心。我们常说,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怎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呢?教师外因作用不可忽视,对差生来说,他们非常需要老师悉心教育和热情鼓励。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平日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多鼓励这些差生,帮助他们树立“能够赶上去”的信念,在具体做法上,则降低标准,创设条件,让他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有利于发展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的志趣,有利于儿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观察能力、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自然课又是中学理、化、生的基础课。如果在教学中违背教学规律,不注意其学科的特点,学生对学习自然会产生逆反心理。1什么是逆反心理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为:“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接受的阀限,使个体感官达到饱和而产生的厌恶的体验。”这种心理最容易在小学生中出现,因为他们正处于儿童时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尚未形成足够的意识与一定的意志,…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逆反心理就是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后进生”中出现较为普遍。他们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便溢于言表,有的甚至产生严重的对...  相似文献   

7.
浅谈幼儿的逆反心理刘辉心理学认为:所谓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外界因素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界限,使个体感官饱和后对某事物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认识,并导致与该事物背道而驰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认识上的逆反以及情绪和行为上的对抗。逆反心理在青少...  相似文献   

8.
复习是记忆的母亲。通过复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使学生平时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从而促进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但是,那种原教学内容压缩式的单调重复(如搞逐课或逐项复习),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阈限,使个体感官饱和后产生一种厌恶的体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单纯是个品质问题,而是与品质相联系的感情与兴趣的问题.一个学生对待学习活动是否具有比较热烈的感情和比较浓厚的兴趣,是能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内在心理条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仅就“逆反心理”对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影响问题,进行一些探索.一“逆反心理”是近年来在心理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域限,使个体感官饱和后所产生的一种厌恶的体验.换句话说,它是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感情上的厌倦或烦闷的体验,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感情体验.“逆  相似文献   

10.
徐羽 《四川教育》2012,(2):95-95
逆反心理是一种与事物发展常理背道而驰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体在一定外界因素刺激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怀疑或抵触的情绪,并体现为与常理相悖的逆反举动。对初中生(十二三岁至十四五岁)来说,其逆反心理表现最为突出,如不及时纠正,将影响以后的学习生活,甚至对一生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情感问题,已普遍引起人们重视。教学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学生能否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的心理条件,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情感问题的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的条件与因素的研究,内容是极其丰富和广泛的。本文仅就教学中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密切相关的有关“逆反心理”的问题进行探讨。逆反心理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什么是逆反心理?从其心理发生看,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阈限,使个体感官饱和后产  相似文献   

12.
职中差生逆反心理的预防王金柱,曹玉平逆反心理就是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差生中出现较为普遍,他们一旦产生逆反心理,随之而来的消极态度和情绪便油然而生,有的甚至产...  相似文献   

13.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初探王景赞(南康县教研室)心理学家指出:逆反心理是表现为个体在一定的外界因素刺激下,对某类事物产生了排斥、厌倦、反感、厌恶的情绪,从而做出“逆反”的举动,与事物发展常理背道而驰。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中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数学学困生在初中生中占有相当比例,尤其是学困生的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即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种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后进生中出现较为普遍,他们一旦出现逆反心理,对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便油然而生,有的甚至产生严重对立情绪。目前,中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现。对学困生多鼓励少批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并导致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本对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正确地疏导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逆反心理表现为个体在一定的外界因素刺激下,对某类事物产生了排斥、厌倦、反感、厌恶的情绪,从而做出“逆反”的举动,与事物发展常理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29):161-162
"逆反"心理是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教学中发现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现象仍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极不合拍。  相似文献   

18.
正"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种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从而采取逆向的态度以及对外界的劝导作出背道而驰的举动。这种心理状态在六年级学生中表现较为普遍。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随之对学习就产生消极态度。鉴此,老师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本文就六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谈谈粗浅的看法。一、六年级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1.好奇心的驱使。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事实说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学习者去探索有关的事物和认知信息。小学高  相似文献   

19.
陈永钢 《新疆教育》2012,(10):62-62
体育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才能有效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非典过后,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也越来越强,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学,学生的健康教育变的由为重要。但目前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厌学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较大,借故请假较多,完成任务勉强,考核只求及格,课外活动较少参加,没有喜爱的活动项目,怕出汗等。上述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之为“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对体育锻炼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也会随之产生,有的甚至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  相似文献   

20.
步入21世纪,整个教育界也发生了一些比较显著的变化.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一个较为优越的环境中,从小的个人自立自理能力较差.尤其是在家庭生活和学校学习过程中,在生活上和在处理与别人(主要是家长、老师、同学)的关系上,容易偏执. 针对现在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我们该如何应对,以起到化消极为积极的作用呢? 一、要认清到底什么是"逆反心理" 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逆反心理"是人对某类事物产生的厌恶、反感甚至敌对的一种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背道而驰的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对学生而言,学生在学校所表现出来的逆反心理就是对学习的消极和对老师或同学在情感上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