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案例片断一:谈话导入,铺垫揭题师:(板书“小”字)这个字,念——生:小。师:(擦去“小”的钩,用红色粉笔,在“小”字底下,添写“隹”用红粉笔写的这个字,读什么?生念不出。师注音:zhui师:这个“隹”字,指的是“短尾巴的鸟”。“小”和“隹”俩字合起来,念——生:雀。师:雀字,从“  相似文献   

2.
一、谈话导入,铺垫揭题师(:板书:小)这个字,念——生:xiǎo。师(:擦去“小”的钩,用红色粉笔在“小”字底下添写“隹”)用红粉笔写的这个字,读什么?(生念不出。师注音:zhuī)师:这个“隹”字,指的是“短尾巴的鸟”“。小”和“隹”俩字合起来,念——生:què。师:雀字,从“小”,从“隹”,可见,雀是一种怎样的鸟?生:小鸟。生:一种短尾巴的小鸟。师:对。这个“雀”,我们一般指的就是麻雀。麻雀,我们大家都看到过吧?在你的印象里,麻雀是一种怎样的鸟?(师在黑板上添“看”字。师生讨论对麻雀的印象,最后引出课题)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生自由读…  相似文献   

3.
板块一师:课文中的生字词都认识了吗?生:(齐)认识了。(板书:悤)师:认识吗?生:不认识。师:现在人一般人都不认识。(众笑)这是一个古体形声字,念cōng,"悤"的本义是"窗",古时候的窗有一格一格的小格子。"悤"又表示一个人的心情就像窗户上的小格子一样的多,一样的乱,又有心神不定、匆忙的意思。(板书:怱)师:念什么?生:cōng。师:聪明!这两个都是"匆"的古体字,(板书:匆)表示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4.
隔"窗"看课     
案例 片断一:谈话导入.铺垫揭题 师:(板书"小"字)这个字,念-- 生:小. 师:(擦去"小"的钩,用红色粉笔,在"小"字底下,添写"隹")用红粉笔写的这个字,读什么?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录】一、审课题,依据文体定目标师: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第一个字右半边的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谁来读课题。(生读)师:你一下子就把这个字(揠)念正确了(注音:yà)。那么这个"揠"字是什么意思呢?生:"揠"就是"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师: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那什么叫寓言呢?生:就是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  相似文献   

6.
(《一人性缓》选自《明清笑话集》)一、引子:我是一个什么人。(从好人、坏人的辨别到内向、外向性格的判断,再到急性子的笑话。此处略,编者注。)二、先发明个组词法。师:那慢性子好不好?生:也不好。师:不要轻易下定论。我们来看一个慢性子的故事。(出示:"一人性缓")师:(师先读此句)什么意思?生:一个人性子很慢。师:句子里没有"慢"字,你怎么弄出个"慢"字来?生:句子里有个"缓"字。缓就是慢。师:聪明,由"缓"想到"缓慢",就明白了意思。那么,句子里只有一个"性",你弄出个"性子",也是这个方法?生:对。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第六哥的《视死如归》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枢掉了1",为了突出王若飞同志与故人英勇斗争、严宁党的机密、不怕栖牲的大无畏的精神,我市徐善俊老师抓住其中的一个"框"字,是这样引导学生仔细推欲的: 师:"招"是什么意思?生:"招"是招供,故人想遇王若飞同志说出党的秘密。师:"枢"字足什么意思? 生:是去掉的意思。师."枢"字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可以换成挖、徐、抹……师:作者为什么用路枢"而不用挖、擦、抹呢?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片断师:(指"裸露")把这个词语来读一读!生:裸露。师:什么是"裸"呢?生:赤条条的。师:对,又叫"赤裸裸"。"赤身裸体",就是没有穿衣服。所以这个字是什么部首?生:"衣"字旁。师:没有穿衣服叫"裸",看来你永远不会写错它的偏旁了。这个字描述的行为虽然不甚雅观,但我们从古至今却一直在用,  相似文献   

9.
一、"雨"字切入解诗题(出示金文"雨"字)师:这是一个古字,猜猜看是什么?(生脱口而出"雨")师:你们是怎么猜到的?生:字的形状很像我们现在的"雨"字。师:这就是汉字的特点"。雨"和"诗"是很有缘分的,古往今来的无数诗人为我们留下许多风情万种的"雨"。这节课咱们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案例《识字4》案例一一、出示禾苗图片师:大家看看这是什么?生:禾苗。师:对,这就是"禾苗"的"苗"。它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汉字(出示生字卡片)。谁会记住这个字?二、转动字盘,揭示构字特点1.师:其实"苗"是个神奇的字,它能和许多偏旁做朋友,组成新的字。一起来看看,你能认识吗?(转动字盘)小朋友们看,这是"苗"加上什么?这个字(描)念什么呢?这是"苗"加上什么?(依次问"猫""瞄"。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11.
正一、初读感知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小动物过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物"是一个生字,左边是——"牛字旁",牛字做部首时横变提,字形变窄,右边这个字是——"勿",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请勿吸烟,请勿打扰"都是这个"勿",合起来还念wù,这是个形声字。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大家拿起课本,借助拼音自己读读,把字音读正确。二、识记字词1.每篇课文总会让我们结识一些新的字词朋友,能  相似文献   

12.
一顺势而导,抓实言语运用 师:同学们,如果说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一座瑰丽无比的宝库,那么古诗就是这座宝库中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生:江雪. 师:课前,同学们完成了预习作业.首先,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古诗. (生读) 师:这里有个字,(出示:径)它读—— 生:jìng. 师: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径"? 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师:"径"是什么意思? 生:是小路的意思. 师:(出示蓑衣图片)先读好"蓑". (生读) 师:看看图,"蓑"是什么? 生:"蓑"是用茅草和竹叶编成的遮风挡雨的工具. 师:就是以前人们下雨天时穿的避雨工具.这个字是什么偏旁? 生:草字头. 师:(出示斗笠图片)先读读"笠",再说说"笠"是什么. 生:是用竹子编的帽子,可戴在头上. 生:因为是竹子编的帽子,所以它是竹字头. 师:读"蓑笠翁"这个词时要注意"翁"的后鼻音."蓑笠翁"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一课时一、唤醒期待,初读课文抒感受师: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写一个字。(师板书:水)"水"字笔画少,写的时候注意笔画之间适当留有距离,这样字才显得舒展、灵气。一起读。(生读:水)看到这个字,你的脑海中会想到什么?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生:我不喜欢喝水,但是妈妈总是让我多喝水。师:这也说明你的生活离不开水。如果在"水"字后面加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师:有一个字,大家解释一下:"问之,则曰"这个"则"字是什么意思? 生:却. 师:还有别的解释吗?  相似文献   

15.
一、课前游戏,建立默契 师:先测试下大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师板书“聽”) 师.: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繁体字? 生:听. 师:真厉害,这个繁体字都认识!看这个“聽”字,你悟出了什么? 生:洗耳恭听,侧耳聆听. 生:还要用心听. 生:应当用眼睛注视着听.  相似文献   

16.
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用一个词说一说。生:惟妙惟肖;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师:文中有一个字高度凝练地把大家的意思都概括进去了,是哪个字?生:神。师:是的,好一个"神"字!(板书:神)二、研读课文,体会姥姥剪纸技艺之"神"师: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的剪纸技艺真"神"呢?是怎么写的?用了哪些特别的词语?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的呢?请默读课文1耀6自然段,画一画,圈一圈,可以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和发现。(生自学)  相似文献   

17.
【案例】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动物的互惠互助》。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生:我认为动物之间只有相互残杀,怎么会有互惠互助呢?生:动物是怎样互惠互助的?生:动物们为什么要互惠互助?师: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生:可以读课文去解决。生:可以向老师请教。生:可以查资料。师:今天老师送给你们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宝,那就是一个字——“读”。这么长的文章,看你能不能把它读短了,用简短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生:课文告诉我们动物不光有竞争,还有互惠互助呢!生:课文讲了蜜獾和导蜜鸟是一对好伙伴。生:课文讲的…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将黑板分为左右两部分,一部分学生用粉笔在左面画了一些矛,另一部分学生在右面画了各种盾) 师:同学们,黑板的左面是—— 生:矛. 师:右面是—— 生:盾. 师:现在,你们就是卖矛的和卖盾的,能够夸夸你们的矛和盾各有什么用处吗?注意是"夸",不是一般的介绍. 生:我的矛尖锐无比,能够戳穿任何东西,不买是要后悔的. 生:我的矛天下无双,谁见了都要乖乖让路.所以,要想打胜仗,赶快掏钱买吧. 生:别把牛皮吹破了吧.你看,我的盾就不怕你.所以,要想保命,抓紧时间买吧.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画)师: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生:鱼骨头。师:很好,很富有想像力。生:这很像一个“王”字。师:你说。生:我觉得它很像一个鱼钩。生:对,就是鱼钩。生:我觉得它像镰刀。(生笑)生:我觉得有点儿像矛。师:像大船上的铁矛。同学们,可能看到这幅画,每个人想像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阅读课(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课《拉萨的天空》),在读通课文,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之后,老师开始教学本课的生字。师:这节课有很多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文中生字"妙、纯、线、忍、晶、建、圣、窗、帘")生读文中生字。师:接下来,我们一个字一个字来看。"妙"你们怎么记住它?生1:"妙"是一个"女"加一个"少"。生2:联系熟字来记,"妙"是"吵闹"的"吵"去掉口字旁然后在左边加上女字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