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9年和2010年下半年,多家媒体都报道了高中语文课本增加新闻单元的消息。在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中,新增了一个新闻作品单元,除过去的报告文学《包身工》重新回到课本,又增加了《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飞向太空的航程》等。笔者对新闻敏感与中学语文中的新闻文体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思考,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在中学教育中加入新闻元素,其目的不仅仅是简单地传达和再  相似文献   

2.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一开始就说:奥斯威辛平静美丽,阳光照耀着花草树木,儿童在嬉戏,这里没有什么可报道的。但接着笔锋一转,有谁想到,这美丽的天堂,竟是当年德国纳粹埋葬了400万生灵的人间地狱。现实中和平静谧的景象与下文所要描述的恐怖惨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引起了我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樊颖老师上的这节<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应该说课堂教学设计是精心的,教学效果也是很好的.这些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活动状况中看到.  相似文献   

4.
关于奥斯威辛,大家都记得阿多尔诺的名言: "奥斯威辛之后,诗已不复存在。"诗已不复存在,而永存的是关于奥斯威辛的反思。但"奥斯威辛"以后60年,类似的大屠杀悲剧并没有从人类历史中消失。正  相似文献   

5.
朴素是一种美,朴素也具有震撼力。它静静地渗入你的血液,唤起你对于生命的理解,唤起你对于人性的良知。《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种朴素,真实而可信。这篇报  相似文献   

6.
只有在受众愿读(听)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写作新闻的目的。但目前很多新闻可读性差,没有多少人愿读(听),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情感。从作者方面看,写出的新闻缺乏情感有主观和客观原因。解决新闻缺乏情感的问题,可从三方面入手:首先要理解“情生于文”和“文生于情”,懂得情感与写作、与读者的关系,提高对情感在写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认识;其次,要加强责任感、增强读者意识;第三,要掌握一些在写作新闻时如何表达情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恰到好处的景物描写在文章中往往能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作甬。《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和《世间最美的坟墓》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在《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中,作者一开头就用不少的笔墨写到奥斯威辛集中营如今已是一片宁静、美丽的景象,写到了芳草萋萋,鸟语花香,和煦的阳光以及孩子们的嬉闹。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着力描写集中营中各种惨不忍睹的事实以及令人发指的刑具,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开头的一段看似与主题无关的景物描写与后文的介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对读者的内心是一种极大  相似文献   

8.
"新闻写作散文化"是目前新闻写作实践中的一个潮流。散文所表现的手法,新闻可以加以运用。若把新闻与散文在写作上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保持新闻特性的基础上,优化新闻写作方式,形成散文式新闻,扬长避短,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并无恶意的笑声面前,历史,以及历史中的那些惨剧,都退化为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和一个个冰冷的符号。其实,我应该预料得到,学生们学习《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可能会有的表现。只是,我希望这样的表现能稍稍好些,  相似文献   

10.
会议新闻这种新闻类型既不是按新闻体裁即表达方式划分的一种新闻体裁,又不是按新闻题材内容划分出来的一种新闻内容的类型,因为会议内容可以是经济的,也可以是文化教育或科学技术的。只是因为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大量采用着会议新闻,所以,把会议新闻单列出来,如何按照新闻规律改进会议报道就非常必要了。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闻学的专业基础课,新闻写作教学必须强化采访和写作两个实践环节。只有带领学生走进新闻现场,走近新闻人物,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选择新闻,学会新闻写作。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各大媒体对“凯旋门”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为例说明了当前新闻写作中存在的误区:新闻娱乐化。并分析了新闻娱乐化的三大表现:新闻题材选择上偏向软新闻,尽力使硬新闻软化,新闻写作上强调故事性和情节性。  相似文献   

13.
新新闻主义的写作技法对当今新闻写作在内容、笔法、结构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当今的新闻写作技法上带有新新闻主义某些要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力于读写结合,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在与学生熟悉的记叙文写法的比较中,使学生逐渐明晰新闻的写作规律,轻松教会新闻写作。  相似文献   

15.
导语是新闻体裁所特有的部分,更是整个新闻中的核心环节.由于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一般以简要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是把握和掌控新闻全篇的第一步.常常被喻为龙的眼睛,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和亮点.因此,作为记者,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  相似文献   

16.
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观点构成新闻素材,从新闻素材中发现情感,通过新闻写作,运用适当的文字语言形态和声画语言形态传递由新闻素材和作者两方构成的新闻情感,让受众在情感体验过程中接受新闻传播,达到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新闻表现的高度入手,探讨新闻写作信息载体的性质、新闻写作的内在规律及其变化的能动因素,进一步明确对新闻写作本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联系的日益紧密,信息的传播业越来越快捷,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更加的白热化,对他们来说新闻就是生命,能够对新闻进行有效的报道是他们增加受众的关键,对于现在来讲新闻的受众就是媒体的利益所在。所以说要想在如今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媒体必须要有对新闻高度的敏感性,而新闻的采编和写作是新闻播报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本文将从对新闻的采编与写作的探讨来展开,论述如何做好新闻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在文体新闻导语的写作中,存在着冗长、平板、老套等弊病,充斥着重复信息和无效信息,严重影响了新闻作品的质量。因此,必须重视新闻导语的写作,尤其是文体新闻导语更要抓住特点求其短,描写画面求其活,不拘一格求其新,从而使文体新闻写得更加活泼,更有生气。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2008,(4):32
当历史的年轮压过奥斯威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威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难道时间已将历史风化,坚忍的犹太民族已似"一笑泯恩仇"?没有!不但犹太人没有忘记那曾经的苦难,德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