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文学教育(上)》2010,(5):159-159
日前,青年作家安妮宝贝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推出新版《素年锦时》。著名画家何水法应邀为该书配画题字,并收录春、夏、秋、冬四幅妙图。国画大家为畅销书作家绘插画可谓图书出版的一次创新尝试,而何水法透露,在4月即将出版的麦家最新长篇小说《风语》中,他将以符合麦家作品风格的基调进行配图创作。《素年锦时》是由安妮宝贝撰写的随笔,记录了她生活中的温情片断以及她所经历的逐渐蜕变的心境。  相似文献   

2.
「关于·安妮宝贝」 第一次遇到安妮宝贝这个名字,其实并不知道她的作家身份,以为她只是一位写手. 那是在一本无名杂志上,看到一篇她的小说,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荡气回肠.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读起来很是精彩!但是最终留在心上的,却只有一字:痛. 很痛.那日读过安妮宝贝的文字后,我便放下了书,没有选择去读任何文章.我想为安妮宝贝在心中留下一方特殊的位置. 在这篇小说的下方,"安妮宝贝"四个字小小的,并不是很引人注意,但是我却深深地记住了,这个文字如名字一般美丽的女子.  相似文献   

3.
精品导读     
《极地阳光》/Acosta Acosta(极地阳光)的博客点击率超过3600万,排名新浪博客第3名,已经成为继安妮宝贝、韩寒、郭敬明后的超人气偶像作家。其全新散文体小说《极地阳光》分成Prologue、  相似文献   

4.
安妮宝贝,1998年开始在互联网上发表小说,属于网络成名转向纸质媒体发展的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彼岸花》、《二三事》、《莲花》,小说集《告别薇安》、《八月未央》,散文集《清醒纪》、《蔷薇岛屿》等。作品题材多围绕宿  相似文献   

5.
侧重对网络作家安妮宝贝的作品所表现的审美倾向予以分析 ,并进一步讨论作品的时代背景———中国当下社会的审美取向 ,由此观照安妮宝贝创作的得失。文章从城市文化、消费文化和审美距离等几个方面切入 ,论述当下审美文化同安妮宝贝创作的交互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安妮宝贝是一位由网络成名转向纸质媒体发展的作家.公式化和标签化的人物形象、简单化和抒情化的故事情节、个性化和简洁化的语言文字已成为安妮宝贝作品的符号.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闻名的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日前亮相某卫视谈话类节目,与《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共同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的堪与不堪”。在这档节目中,顾彬口不择言,不但断言“中国当代文学存在很大的问题”,还一一评点了莫言、王安忆、阿城、安妮宝贝等国内知名作家。顾彬认为,著名作家莫言是个落后的小说家。“他现在还用章回小说——那种传统的创作方法来写作,说明他不是一个现代的作家。”  相似文献   

8.
安妮宝贝,著名作家。1998年在互联网上发表短篇小说,2000年开始职业写作。题材多围绕城市中游离者的边缘生活,探索人之内心与自身及外界的关系,文体自省疏离,风格清冽。著有《告别薇安》《八月未央》《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春宴》等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摄影散文各式作品。201 1年,主编文学读物《大方》。2012年,出版散文集《眠空》。  相似文献   

9.
那天在杂志上看到余杰说女性作家写小说有三个顶峰,一个是张爱玲,那个演尽末世繁华的女子;一个是王安忆,那个纤细而精致的女子;最后一个是安妮宝贝。  相似文献   

10.
作品信息     
<正>安妮宝贝《七月与安生》将搬银幕作家安妮宝贝13年前创作的小说《七月与安生》将被拍成电影,陈可辛将担任监制。陈可辛称它呈现了自己喜欢的故事结构。《七月与安生》讲述了两个从13岁就相识的女孩长大后爱上同一个男人,因为对世界、对自己、对爱情完全相悖的价值观,最终得到各自命运的安排。小说的电影翻拍权曾在王家卫导演手中停留了6年。陈可辛表示,由于小说篇幅很短,未来电影的改编工作会着重放在对情节和细节上做"加  相似文献   

11.
继《告别薇安》《八月未央》之后,安妮宝贝的又一部网络情缘小说《彼岸花》诞生了。在Web铺天盖地的今天,我不知道大家对于网络文学是如何看待的,对于安妮宝贝是如何看待的。但我觉得,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文学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2.
安妮宝贝是近十年来风头最健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喜欢。经过近十年的揣摩,她的写作风格也在慢慢地改变,从早期的诡异妖艳到如今的平和大方。本文从她居住并在作品中最常提到的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着手,试论这两个城市对其写作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荐     
《新读写》2013,(11):18-18
《且以永日》 作者:安媚宝贝 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 《且以永日》以“诗经”为编选脉络,叙及爱、情感、家人以及生死、神圣等命题,保持着安妮宝贝独有的文字质感,  相似文献   

14.
安妮宝贝,1998年开始在互联网上发表小说,属于网络成名转向纸质媒体发展的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彼岸花》、《二三事》、《莲花》,小说集《告别薇安》、《八月未央》,散文集《清醒纪》、《蔷薇岛屿》等。作品题材多围绕宿命、告别、自由、飘泊等命题思考,反映工业化大城市中游离者的生活、具有自省意识的人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学最盛行的时候,安妮宝贝出现了。从1998年开始,她在网络发表多篇小说,出版了第一部作品合集《告别薇安》。此后,陆续出版《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以及《二三事》、《清醒纪》、《莲花》和《素年锦时》。2011年8月,出版了最新的长篇小说《春宴》。她的小说大多围绕都市中的女性来写,以惨烈的基调冷静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命运类似的都市女性。"都市"与"女性"这两个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元素,被安妮宝贝自身独特的感受与视角串联起来,向我们展现了现代都市中很多人在思想与生存上的困惑。本文主要从安妮宝贝的众多小说中故事入手,来分析在其小说中"女性"与"都市"的相互渗透和制约。  相似文献   

16.
郭妮:著有《麻雀要革命》、《天使街23号》、《恶魔的法则》、《壁画小姐奇遇记》等书,被称为"第三代青春文学第一偶像"。仅去年上半年,郭妮作品的销量就是韩寒、安妮宝贝、郭敬明等青年作家作品销量的总和。其小说的版权被港台地区以及法国、韩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购买。郭妮成为到目前为止被中国内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版权最多的青春偶像作家。也是中国80后中第一位被国际出版界和世界读者认可的青春偶像作家。还曾代表《课堂内外》高中版参与去年国庆在山东举办的大型公益助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影子天堂     
自话:文字,是自我精神释放以及表情达意的载体,它不是你拍马屁的厚颜无耻。你或是写给自己或是写给未来,因为你内心的真实与真诚,自然会有人与你感同身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会是物理学上所谓的"共振"。喜欢的作家:安妮宝贝,亦舒,张小娴,简姨,余秋雨。欣赏的作品:《哈姆莱特》、《欧·亨利作品选》、《二三事》、《八月未央》、《素年锦时》、《莲花》、《月》、  相似文献   

18.
我看张悦然     
最初认识张悦然,还是十六岁的时候,那时的她不被人熟知,只是在《萌芽》杂志上发表过几篇文章,可就是在韩寒、安妮宝贝等这些文坛响当当的人物发光发热时,她的文字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其实我一直都没有什么特别欣赏的作家。在我看来,看书重在那个阅读过程,所以不太去关心书以外的东西,例如作者。但是我发现张悦然的文字里透出的气息,对我有一种强烈的吸引,我几乎是急不可待地想要去解读她的文字  相似文献   

19.
1.安妮宝贝写了一篇《七年》,郭敬明写了一篇《七天》,而且,很悲壮的样子。我要写《一瞬·一天·  相似文献   

20.
李侠 《陕西教育》2007,(10):75-75
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贝塔斯曼书友会与新浪网携手举行"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评比活动,在前20位获得票数最多的作家中,既有鲁迅、巴金、曹雪芹这样的文学巨匠,也有金庸、古龙这样的武侠文学代表,甚至还有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这三位青春文学写手.有趣的是,在前20名榜单中出现了这样一幕:韩寒、安妮宝贝等的票数力压苏轼、白居易、李清照等名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