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一、教学语言的美感性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要凭借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去体现。教学语言对学生感觉的活动、思维的活动、情感的活动起着主导与调节支配的作用,学生的心弦,往往是美的教学语言拨动的。教师语言表达得美与否,其效果大不相同。对教师的语言学生也许会无动于衷,也许会感动不已。美的教学内容,美的教学手段都要凭借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2.
龚爱琴 《甘肃教育》2020,(4):143-143
语文教学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指导和发现。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神秘的"密码",任意组合寓意将千差万别。探究汉字你会发现造字者的伟大,探究词语你会发现信息的丰富,品味语句你会感受意境的深邃。所以,阅读教学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听其声、观其形、感其韵、悟其情,充分挖掘字里行间蕴含的美。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美育意识,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韵律美,在品味语言中赏析意境美,在阅读探索中体验情感美,把语言文字的学习变成一场"寻美"旅程。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的感性特点和儿童精神成长的美感需求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美感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运用美学理论,利用语文学科中美的元素、美的形象、美的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美的培育。具体的做法有:活化形象,在琅琅书声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含英咀华,在涵泳揣摩中体会语言的精当美;立象尽意,在还原想象中品味语言的意蕴美;言近旨远,在静思冥想中领略语言情理美;互文和解,在文本重构中激活语言的创造美。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的感性特点和儿童精神成长的美感需求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美感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运用美学理论,利用语文学科中美的元素、美的形象、美的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美的培育。具体的做法有:活化形象,在琅琅书声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含英咀华,在涵泳揣摩中体会语言的精当美;立象尽意,在还原想象中品味语言的意蕴美;言近旨远,在静思冥想中领略语言情理美;互文和解,在文本重构中激活语言的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王海燕 《考试周刊》2014,(24):30-30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人们总是片面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忽略美的因素。殊不知,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文本美、情景美和语言美的结合,让美走进语文课堂,相信语文课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6.
佚名 《高中生》2013,(1):33-33
Leading: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很多,阳光、草坪、鲜花……没有人知道这些美好的事物什么时候会消失,也许它们随时都可能被带走。这些美你都发现了吗?或许你已经对这些美好的东西习以为常,以至于对它们熟视无睹。其实只要你用心寻找、体会,你会突然间发现美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应该注重音乐美、图画美、情感美和精神美。要做到这一点,应注意以下四点:一.反复品读,体会音乐美;二.发挥想象,感受图画美;三.理解内容,体验情感美;四.玩味升华,感受精神美。  相似文献   

8.
黄冬 《文教资料》2007,(36):104-105
从美学角度看,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文教材具有独特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内容。无论从教学过程还是从教学方法看,都体现着评论美、意境美、结构美、风格美等等。如果教学得法,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便会迅速提高。语文教师应重视美育教学,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中语音语调的和谐,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文章的魅力,引导学生体会美;运用多媒体声情并茂地展示功能,引导学生鉴赏美;让语文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从中体会美;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渗透对于语言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古诗教学应创设美的情境,引领学生在入情入境中体悟出诗歌美的意蕴。教师在带领学生解读美、赏析美、表达美的过程中,会唤醒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1.
衣衫     
人们都喜欢美而讨厌丑,可有些时候,我们却很难一下子就把它们分辨出来。开始时也许会有人说丑就是美,美反而是丑,但人们知道真相后便肯定不会这样说了。因为,美的东西永远是美的,丑的东西永远是丑的! 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个小故事,做一个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人吧!  相似文献   

12.
美是到处都存在的,只要我们去研究就会发现。语文教学也是这样,只要我们善于研究,善于讨论,就能发现语文教学其实就是美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回顾清至民国时期基督教(新教)的一个差会———美以美会在莆田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概况。指出清至民国时期莆田美以美会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本地信徒在建堂传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在“三自”方面的实践起步早,但成效低。  相似文献   

14.
编辑导语 看了本文.也许我们的小读者也会有一种想拿起相机.拍摄出生活中的闪光点的冲动。都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相似文献   

15.
语文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环。语文美育可以利用情感美、形象美启发学生的心智,净化心美,陶治情操,可以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美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灵魂。小学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美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让学生在观赏中品味形象美;在情境中体验意境美;在拓展延伸中学习创造美,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教师可从文本所蕴藏的丰富资源入手,为学生创设扎实的寻美旅程。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调动思维,在质疑中探索文本的思路之美;通过多种感知,在朗读中欣赏文本的情韵之美;通过拓展联想,在研读中探寻文本的形式之美;通过辨析联系,在品读中体悟文本的内涵之美。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美是一种审美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段,将美的元素融合于课堂中,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完成学习。首先是教师的服饰,服饰美以最直观的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其次是教师的教态美,可以使课堂效果得到提升:再次是教师悦耳动听的语言美和直面扑来的板书美。教师通过融各种教学美的形态于一体来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9.
模式化的语文教学中,美的缺失源于朗读的忽略。教师要重视朗读指导,用朗读留住语文中的美。创境导读,感受情境美;含英咀华,品味形象美;亮点回读,欣赏写法美;激情引读,体验情感美。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能让学生品味语文之美,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能否搞好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要想搞好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就要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美感,即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阅读课文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从而最终获得情感的愉悦、成功的愉悦。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有劲,兴趣也就会越来越浓,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