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座落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早成为讲学场所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宋淳熙年间,朱熹在此讲学,并为书院确立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此后数百年各家学者兴办书院时所效法的模...  相似文献   

2.
朝鲜中宗38年(1543年)庆尚道丰基郡守周世鹏仿中国白鹿洞书院创建‘白云洞书院’。据说是朝鲜第一个中国式的书院。以后书院便多起来,出现了书院群立的面貌。在日本怎么样呢?在江户时代,第八代将军的享保11年(1726年),朱子学者中井甓庵创办了称作书院的怀德书院,而后,虽然在6个地方创办了所谓书院的乡学或私塾,可是这些书院看不到中国书院的特点,具体状况也无从查考。然而冈山藩乡学闲谷学校却不同,它设学田,显然是仿照中国书院的。总之,在日本没采用中国书院制度,这大概是合符实际的认识吧。  相似文献   

3.
关于清末安徽教育的几个问题吴毅安一、敬敷书院的性质与沿革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兴办时间最长的一所书院,设于清安徽省城安庆,创建于1652年(清顺治九年),停办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前后250年间曾三迁其址,数易其名。敬敷书院的前身是“培原”书院...  相似文献   

4.
杭州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简介杭州大学的前身最早创办于1897年的育英书院和求是书院。几经演变,育英书院于1914年发展为私立之江大学,求是书院于1928年发展为国立浙江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以浙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一部分和之江大学文理学...  相似文献   

5.
南宋书院的蓬勃发展与书院制度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书院的蓬勃发展与书院制度的确立邓洪波书院自北宋称名天下之后,到南宋即成为中国士人趋之若鹜的文化组织,书院建设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繁荣昌盛的局面,据台湾孙彦民先生六十年代的统计,全国是期共建书院一百四十七所,而丁益吾先生1990年的统计则为三百六十五...  相似文献   

6.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其教育管理经验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笔财富。书院教育最大的特色就就是其强烈的道德诉求,淡泊明志、修身养性、砥砺品节,这也是书院教育的宗旨所在。从过去10年的研究情况看,我国学者对书院教育的研究较为细密,但对书院道德教育的研究为数不多,从书院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为视角展开进一步研究,以期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脱节的“老问题”开启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古代甘肃书院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甘肃书院考漆子扬书院是我国封建时代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其名称始于唐玄宗时建于都城长安的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亦如清代学者袁枚《随园随笔》所言,唐朝的书院只是“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作为一种教育制度,书院真正形成于宗代初年,且多设在环境幽雅...  相似文献   

8.
立志书院     
立志书院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茅盾故居东邻,前身是名震嘉、湖的分水书院,清同治四年(1865)创办。  相似文献   

9.
为继承和发扬古书院的办学传统,开创和丰富现代书院的理念,创办于2003年9月的万松浦书院,于2005年4月在万松浦书院网站上创办了一个“大讲坛”,旨在利用现代传媒快速便捷、受众庞大的优势,为学术传授和交流提供一个新的场所。  相似文献   

10.
《广东教育》2014,(7):F0002-F0002
广州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30年,现应元路21号校区的前身是清代经学大家阮元在喜庆25年(1820)创立的“学海堂”书院,这里还是清代岭南著名的书院菊坡精舍、应元书院所在地,先后涌现了陈澧、朱次琦、梁鼎芬、梁启超等近代岭南的风流人物。清同治10年(1871),在应元书院攻读的顺德人梁耀枢高中辛未科状元,被传为“应元佳话”——文运昌盛,英才蔚起,给斯地赋予了神奇与灵秀。学校1956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广州市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7年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  相似文献   

11.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其教育管理经验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笔财富。书院教育最大的特色就是其强烈的道德诉求,淡泊明志、修身养性、砥砺品节,是书院教育的宗旨所在。从过去10年的研究情况看,我国学者对书院教育的研究较为细密,但对书院道德教育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本文以书院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为视角展开进一步研究,以期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脱节的“老问题”开启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嵩阳书院     
在河南登封.五代后周时建于北嵩山南麓,初名太乙书院,又名太室书院。比前大魏太和八年(484年)在这里建有嵩阳寺,隋朝时改为嵩阳观。唐村改称太乙观。后唐清泰中送上皮或曾在此聚波讲学。后周时,隐居太乙观者,合盛义教不传,教育不振,乃以办学派教为己任,于是委准设立太乙书院(956本友右),宋是道三年(997年)赔名大立书院,并赔《九经》供应学者。号种二年(IO35年)款合西文(洛阳)官员重修书院s并赐额更名为“若阳”。知县王曾委准设院长掌管院务,并给田百亩供书院膳食等费用。送肽程项先后提举索山余福官,曾讲学于此,“昌…  相似文献   

13.
1908年春秋之际,陶行知由于不满广济医学堂对不信教的中国学生的歧视规定,愤而退学,毅然离开杭州。后来,他在祟一学堂老师唐进贤的介绍下,于1909年考入南京汇文书院预科,当年秋,此院与宏育书院合并,成立著名的教会大学——金陵大学。陶行知即从汇文书院  相似文献   

14.
故乡的书院     
孙仲 《江西教育》2006,(3):45-45
故乡曾有过慕尚书院、松楼书院、房下书院、古柏书院、散厅书院、阉下学院、启茂堂书院等许多的书院。那些古老的书院屋宇至今依然残存,虽然蛛网蒙尘,破烂不堪,却掩隐不住昔日的风采,古柏书院前“引曙光于世,播佳种在田”的楹联仍然依稀可辩。  相似文献   

15.
书院原指中国古代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之所。书院之名始于唐朝。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由官方设立的丽正修书院,十三年(725年)改为集贤殿书院,主要任务是校刊,收藏“古今之经籍”,帮助皇帝了解经典史籍,并兼向皇帝举贤才和提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北宋庆历年四年,范仲淹试图以改革科目设置和人才选拔方式等手段来促进官学的发展。官学成为培养科举人才的主要机构,使北宋前期曾经替代官学培养人才的书院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北宋著名的书院纷纷从历史长河中消逝。但并不能断定这就是北宋书院的衰落,而只能认为是书院由官学替代机构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转变过程中的低谷,为北宋后期书院的转型积累了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书院德育实施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殊的教育机构,品德教育是其显著特点,主要是通过书院的“分年”教育、道德个体的因材施教、潜移默化的德育环境、不局一隅的开放性品德教育及德育“课考”等来实施其德育思想。品德教育在培养书院人才、化育人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书院德育实施系统的探索,希望能对现代学校的品德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西的书院     
1.概况1.l中国的书院兴起于五代末北宋初,历时近千年,遍及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是我国教育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广西的书院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这于民国,前后存在近八百年,遍设于广西城乡,共建347所,对发展广西各族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J历史性的贡献。回.2建院朝代分布:南宋:l!所。最早的是绍兴初建立的个柳州市的驾鹤书院和容县的勾漏书院。驾鹤书院不详,勾漏书院是安抚机宜吴元美因件好相秦桧被贬容州(今容县)所建。元代:l所。即全州县的横溪书院。元代92年间,广西发生过44次抗无反元…  相似文献   

19.
清代嘉道咸时期,书院讲学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但由于受当时社会的影响,书院制度腐败,师资水平严重下降,书院经济状况恶化,毁废严重。书院开始了全面衰败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院教育历史千载,声名远播。而宋代书院影响尤其深远,它无论在学术管理、人才培养还是书院制度化方面,都成就辉煌,宋代书院的成功之道何在?我们认为独具特色的书院管理是其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就注意到了书院的经验,他认为书院在许多方面优于旧式学校,决定吸取书院的经验,并在船山学社的基础上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