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1 毫秒
1.
文章从语言描绘手段、语言表现手段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英汉谚语在修辞手法上的共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汉谚语,并由此增长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修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为视点,阐释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谚语构建存在的同与异及其成因。英汉隐喻性谚语的共性来源于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而语言受制于文化,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认知方式导致各自语言中的概念隐喻系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谚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具有鲜明的结构特征和独特的表达效果.通过对英、汉谚语结构特征的分析与对比,找出了英汉谚语深层结构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4.
谚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具有鲜明的结构特征和独特的表达效果。通过对英、汉谚语结构特征的分析与对比,找出了英汉谚语深层结构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5.
谚语大都形成于民间,反映大众的智慧包含朴素的哲理,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结合语言目的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对英,汉谚语作了比较分析,并根据民族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从理论到实践论述了英汉谚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人民大众的一种口头创伤,是人民大众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经验,教训,知识和生活的总结,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哲理和科学性的语言艺术形式。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谚语。作为语言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英汉谚语在起源,类别及语言特色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这反映了操两种不同语言的不同民族在语言艺术的创造中有很多共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民族智慧的精华所在,英汉谚语既有其文化共性,又存在着文化差异。本文试图对英汉谚语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英汉谚语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法、意译法以及直意结合法。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各国语言中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其文化色彩浓厚,民族内涵丰富,是各国民间文艺宝库中一颗璀璨的钻石。英汉谚语凝聚了中英两国智慧的精华,既有其共性,又存在差异。本文分析了英汉谚语文化的异同性,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翻译,包括直译法、意译法、直意结合法和对等翻译法。  相似文献   

9.
陈瑛 《文教资料》2010,(6):47-48
谚语是蕴含着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特殊语言.英汉两种文化孕育了其各具民族特色的谚语。本文由英汉谚语起源入手,从地理环境、文学作品、生活习俗、宗教神话、价值观念五个方面分析了英汉谚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使读者能初步窥见英汉谚语背后的深层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如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0.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 文化中的谚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 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对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就英汉语言基拳结构的相似性进行了探讨。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语言间确实在语法结构上存在着相似性。揭示、研究英汉语言基本结构相似性的特征,对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语言很有必要、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类对于语言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在时间隐喻这个方面也有所表现,本文通过若干语言实例进行对比,对英汉时间隐喻同异进行了初浅的分析,从认知学角度探讨语言发展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宁波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它们的语音存在一些异同点。作为汉语的一个变体,宁波方言也有其独特的特点。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录音的研究方法,在语音学对比分析理论框架内分析宁波方言和英语在元音和辅音方面的异同,着重研究前者对后者语音学习产生的干扰,本文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减少宁波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14.
蒙古语和藏语两种语言的格在语音形式、典型语音成分,内部种类、结构、意义等方面很相似,这种相似的现象可以从语言间的共同性来解释,但是在概念、分类,功能等一系列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却是其语言系属和语言类型的不同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差异导致了语言差异。作为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英汉习语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英汉习语又有一些相似性。将英汉习语作对比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异同,达到人们对习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加深文化理解,加强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这种现象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根据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有助于加速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学习,而负迁移则会干扰阻碍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据此通过举例分析汉语语法知识对英语语法学习的正、负迁移作用,倡导教育者积极深入挖掘英汉两种语言的共同要素,以便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掌握语法规律,进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日语的"附和语(あいづち)"一直以来都是日语学习与运用的难点。但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中文中也存在类似的成分。日汉附和语在类型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许多的差异。明晰两者的异同,将有助于学习者更好的掌握不同语言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迁移的角度看,英语和德语之间的相似性能够发挥正迁移作用,拉近语言认知的心理距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德语(第二外语)的习得效果。然而,这两种语言之中表面相似、实则迥异的不相似性中往往蕴含了大量的负迁移信息。如此的负迁移作用能够影响认知的多个层面,且往往隐于具有共性的词汇中,其干扰作用不容小觑。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以德语词汇marl_为例,并且基于教学测试和访谈,从语音和词汇的角度剖析德语(第二外语)词汇习得中的英语迁移问题,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分析聊天室里的语言现象,比较网络聊天语言与书面语和口语的异同,可见出网络聊天语言既不同于书面语又区别于口语,它继承了书面语的美学功能和口语的实用功效,网络聊天语言也必须遵守言语行为理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母语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基础。当母语与目的语有相似特征时,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起辅助作用;相反,则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