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素养、品性和品质,是做人做事的底线;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做出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不仅如此,道德首先是一种智慧。所谓"智慧",就是洞察真理的能力,是人们迅速、灵活、正确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道德智慧",就是人们对道德概念、准则与规范进行判断、择取、整合、内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中华传统道德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一 问题的提出 道德评价是指运用已有的或正在掌握的道德准则或道德概念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人对自己行为的好坏进行评价叫做自我道德评价。一个人经常去进行道德评价,不仅可以巩固与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行为与辨别善恶的能力,而且会增强自己的道德体会和支配行为的精神力量。可见道德评价在促使人们形成道德信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试谈现代教育中的品德测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品德亦称思想品德,属于人格范畴,即在人格结构中,关于信念、世界观及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品德测验也是以一定的品德结构理论为指导的。 关于品德的结构理论较多。我国教育与心理学界一般认为,从心理要素来看,品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从个体行为表现来看,品德是人的需要、动机、行为及其效果的统一。此外,从品德的总体内容来看,它又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的统一;还可把品德分成道德基础、人格基础和性格基础等。 品德中的操行是人们共同遵守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对学校教育来说,大、中、小学的“学生守则”就是学生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所以对学生操行的评定,主要依据是学生守则及有关规定。 品德测验非常重要。它有如下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道德的内化表征及表象外显形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人的道德一旦形成和稳定 ,就比较难于改变。道德形成过程是社会共同的“准则和规范”在心理上的内化表征及表象外显的过程 ,内化得越深 ,道德就越稳定。内化过程实质上是道德事物在人脑中的“模仿、整合→再认、转化→存贮、再现”的心理表征过程 ,也是道德内化表征形式及表象外显形式相互间的作用过程。这个过程是密不可分的 ,只是为了表述方便 ,本文分别给予探讨 :一、道德的内化表征形式分析所谓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概念 ,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心理上的感知反映。它…  相似文献   

5.
道德情感是指“道德意识在个体感受和体验层面上的反应,它是道德性质的活动引起人的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在个体道德中,道德情感“直接参与道德认识、行为、品质、评价、信念的活动。它本身就是个体道德的主要存在方式,是全部道德现实化的根本环节。  相似文献   

6.
法律是人类社会的权威性准则,它根源于人的本性,正因如此,探索法律的人性基础至为重要,它是法哲学问题的关键。国内学者在此问题上的观点极不统一。笔者认为,道德性就是法律的人性基础。道德是理性人的社会生活之道和应有之德,它被人们认识之后成为一种内心的观念——价值观念,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评价事物的价值。最高的价值观念是正义。道德有着复杂的结构和种类,如作为个人品德的道德,作为制度的道德和作为社会秩序的道德。法律是一种特殊的制度道德,是一个社会在人们的道德共识基础上由公共的权力机构创制出来的行为准则,用以规制人们的行为,建立和维持一种秩序,使之符合人的社会道德本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德是指一定社会中在公共生活和人与人交往中,人们公认并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最简单的道德准则。它是人们在社会共同生活中,每一个人“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它属于人们观念的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因而它在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基础上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而不断更新、充实、丰富和提高。社会公德本身虽没有阶级性,但在一定的阶级社会中,它总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所支配。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的道德准则。我国新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和科学概括,是社会主义时期评价和判断我国公民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从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它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8.
四十九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①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准则和规范。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具有个性的,但是,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因而就必须自觉地遵循社会的道德准则与规范。②然而,大千世界,世象纷繁,人们的处世态度、行为方式是迥然不同的:有的人豁达大度,有的人斤斤计较;有的人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自我道德评价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对自己的行为所作的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自我道德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从学生品德发展来看,对行为实行自我调节是关键,而深刻的自我认识和适当的自我道德评价,则是行为自我调节的重要前提。研究表明,自我道德评价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行为的协调性、稳定性和一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未来发展相互关系时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生活。什么是动漫?动漫已不再是以前"哄孩子观赏的小玩意、小投入的低端产品"的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为文化支柱产业,是一个拥有数亿消费市场的朝阳产业。正如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离不开道德的规范作用一样,在动漫产业中,道德的规范作用也有着极其深刻的体现。通过探讨动漫与道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强调道德对动漫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从而为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职业道德是不同阶层和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是行业职业思想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具体地要求人们以一定的思想感情、态度和行为去接人待物以及处理人与人或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当它转化为人们的信念后,就会成为人们职业生活中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2.
第九章社会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一、道德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1.道德的本质和特征:①道德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同时,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活动。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在同一个社会不同阶段,又各有自己特有的道德。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状况决定着社会道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第九章 社会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 一、道德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 1.道德的本质和特征:①道德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同时,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活动。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在同一个社会不同阶段,又各有自己特有的道德。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状况决定着社会道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杨霞  陈舟游 《中国教师》2011,(16):58-59
<正>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学生从道德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知—情—意—行"连贯的过程。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自觉地用理智认识永恒不变的道德,认识道德概念。经过德育使人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判断是非、具有独立意识的人,这种人既能够理解道德的普遍又能够实践道德的生活"。[1]"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自律性”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指人类、社会团体或个人为维护自身进步和健康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约束条件、约束意识、约束能力。从宏观上说成文的法律、规章制度及调节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与规范,都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自律”,但这里指的自律更多的是指个体在遵规守纪及按一定道德准则调节、控制、约束自己行为的自觉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人人都要把自己行为规范于一定的范围内。“遵规守纪”、“循规蹈矩”,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有这种自律性,这种自律性的养成,一方面仰赖法  相似文献   

16.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因为社会生活需要依靠道德准则和规范来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从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纪律。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处处反映出与道德伦理的密切关系以及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概括和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微观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道德目标.个体道德目标的培育是一个发展人的道德认知、陶冶人的道德情感、培养人的道德行为的复杂过程,即运用道德倡议、道德指令和道德禁令的形式激励人的高尚行为,指导人的正确行为和约束人的不良行为,逐步培养个体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私人生活中的爱国责任与情怀、敬业精神与追求、诚信品质与操守、友善心态与气度.  相似文献   

18.
道德评价在社会道德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道德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上,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道德评价以他人、社会的方式进行时,就是道德的社会评价。它是通过对个人外在行为、品质、思想等的评判,从而与人们心中的善恶、优劣价值观念结合起来,与群体、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对个体的行为加以判断,并通过个体自身的取舍调整人们的行为,达到调整社会活动,稳定社会秩序的目  相似文献   

19.
礼仪道德是由意识、行为和习惯所形成的系统。礼仪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礼仪道德的认识及情感、信念,礼仪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践行礼仪道德的行为,礼仪道德习惯是指在礼仪道德意识和礼仪道德行为成为共同意识和个体行为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秩序。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礼仪道德的有机结构。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要塑造德育客体的道德人格。所谓道德人格,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包括道德心理倾向、个体品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它既是德育客体自觉接受和内化道德规范的结果,又是接受德性熏染的心理基础。 道德人格的养成,一方面依赖于丰富的道德知识和道德理性,即道德知识和道德理性为道德人格的养成提供理智的基地,从而催化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升华,使人的自然情感和意志摆脱动物的自然性,从而打上道德的烙印。另一方面是通过具有社会性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道德人格必须通过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四种基本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