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秀华 《福建教育》2010,(7):105-107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好奇、好问,求知欲强,他们看到自然界、生活中不理解的现象,总是喜欢问“为什么”。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用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作为素材,让幼儿大胆提问并尝试用绘画和记录的方式学习仿编儿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幼儿爱问“为什么”,培养他们从小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2.
一次,小班上语言课,内容是学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老师事先在活动角里布置好符合儿歌内容的教具。教学开始后,教师利用游戏形式引出『小手』,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的手会做什么,接着带领幼儿到活动角里去实践。只见有的幼儿拿着梳子梳头;有的幼儿自己洗脸;有的幼儿给布娃娃穿衣;有的幼儿自己刷牙。幼儿兴趣极浓。老师在活动中观察,并请幼儿回答自己在做什么,幼儿基本上说出了儿歌内容。  相似文献   

3.
根据小班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我们编写了26首儿歌,包括友爱同伴、爱长辈、爱劳动、有礼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为每首儿歌配上一幅插图,每幅插图下面画一朵花、一颗五角星、一个三角形。然后,把26首儿歌及插图装订成册,每个幼儿一本。在运用“儿歌画册”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几种形式: 1.运用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如在语言课上教幼儿学儿歌《幼儿园里真快乐》。教师首先用提问的方法,问幼儿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看画面,初步感知儿歌内容,然后教师再教幼儿朗诵儿歌,幼儿边看画册边朗诵,容易记忆,学得也快。有时学完了一首儿歌,我们还让幼儿给画面上小朋友穿的  相似文献   

4.
教儿歌两法     
为了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在短时间内能熟练地记住所教儿歌,我采用这样两种教学方法。一、画画法在课前我对拟教的儿歌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儿歌内容,画出相应的一幅或几幅画。如在教《我们爱祖国》这首儿歌时,我就画了这样四幅画: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儿歌教学满足于幼儿能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儿歌很少注意让幼儿再创造。我在进行儿歌《春风妈妈》的教学中,注意克服这个弊病,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幼儿弄懂儿歌的基础上,让他们续编儿歌。  相似文献   

6.
以往,我们教儿歌时,总是先将整首儿歌亮给幼儿,范读一遍,再一句一句逐句讲解。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往往会给课堂造成一种索然无味的气氛,并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我教儿歌《值日生》时,先出现的是我画的一幅画,然后我请幼儿看图说说这幅画的意思。幼儿会说:太阳公公笑眯眯;太阳出来了;太阳升起来了:太阳红艳艳……这样就让幼儿以他们自己为主体自由地组织语言。然后老师再作小结:“太阳出来眯眯笑。”幼儿愉  相似文献   

7.
沈柳 《考试周刊》2013,(65):178-179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幼儿的智力、思维及社会化交往。小班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并尝试理解陌生的世界。毋庸置疑,儿歌是幼儿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它以篇幅短小、内容浅近、节奏明朗等特点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小班幼儿正处于敏感期,教师要和幼儿一起说唱儿歌童谣,让他们通过说说唱唱丰富词汇,让他们喜欢说、愿意说、主动说,在一切自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幼儿的表达需要,激发他们的表达兴趣。  相似文献   

8.
教学要求1.通过儿歌《小船》的教学,让幼儿知道台湾是祖国的宝岛,那儿有我们的亲人和朋友。2.让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会用普通话有表情地朗诵儿歌。教学准备1.纸折蓝色、红色小船各一只。2.红、蓝色正方形纸各半,总数是幼儿数的两倍。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一幅。4.剪贴图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英文教学时,我一直坚持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英文儿歌、律动。通过实践与观察,我发现幼儿十分喜爱这些英文儿歌、律动。这些儿歌、律动不仅激发了幼儿对英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让他们对英文单词和句型的掌握更加轻松、自然。而且灵活地运用英文儿歌和律动使我的教学更生动活泼、趣味盎然,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儿歌简短明快,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把打击乐常规要求编成小班幼儿容易接受的儿歌,让他们在打击乐活动中边说儿歌边做动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的:学习自然地,大方地朗诵儿歌:进行安全教育;体验改编儿歌的乐趣。教材介绍:1.作品:附后。2.简析:这首儿歌简单易诵,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穿穿、走走的活动中学儿歌,可以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参与语言学习,还可以使安全教育生动有趣。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愿望。1.让幼儿看看、说说自己脚上穿的是什么鞋。(皮  相似文献   

12.
实践告诉我,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教儿歌,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效果。在教《粗心的小画家》时,我按儿歌内容,画了这样几幅画:(见下图。)课上,我请小朋友认一认这是些什么动物?观察了一会儿,小朋友都嚷起来了:“老师,画错了!画错了!”小朋友一一指正后,我就告诉他们:“这都是丁丁小朋友画的。他对别人把口夸,说他什么东西都会画。可是,八条腿的螃蟹他  相似文献   

13.
一、积极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感知,进行比较观察。 在组织幼儿认识事物的时侯,不能只停留在让幼儿跟着老师转上,而应该启发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即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耳朵、手去发现,并通过与另一事物的比较,来辩认它。我在带领幼儿认识泡桐树时引导幼儿观察了泡桐树的主要外形、特征后,就启发幼儿将泡桐树和比较熟悉的水杉树进行比较,找一找它们的不同点,并提醒幼儿用各种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中班幼儿尤其喜爱各种小动物,童话故事中的小猫小狗成了他们日常游戏中扮演的角色,饲养角里的鱼虾等,成了他们观察、议论的对象,他们已能正确地说出许多动物的名称、明显的外形特征及其生活习性。在这一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活动教学方案,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创编儿歌,并掌握按一定的句型创编儿歌的方法。一、创设环境,为幼儿参与游戏提供必要材料。我在室外用大型积木搭起两座小桥,又为幼儿准备了若干小动物头饰。游戏活动以“到熊  相似文献   

15.
叠衣歌     
这首儿歌是老师在让小班小朋友练习叠衣服时,与幼儿一起编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掌握动作要领,尽快地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已做。  相似文献   

16.
小班幼儿的情绪问题如果不及时得以排解,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而通过教师积极情绪的渲染、对幼儿平时情绪问题的观察分析、及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绘本和他们展开情境阅读,让幼儿从绘本中得到启发并学着用绘本中的方法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可有效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正>活动背景夏天,在雨水的滋润下植物生长繁茂。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雨的特点,引发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兴趣,教师选取了幼儿常见的几种食物——苹果、柠檬、辣椒、苦瓜,形成自编儿歌《雨的味道》,在农庄的模拟场景中营造童话氛围,让幼儿生动、直观地体验食物中蕴含的酸甜苦辣多种味道,感受儿歌拟人化的语言特点。同时,该儿歌句式简单,适合小班幼儿欣赏和学习。活动目标1.在品尝食物中体验酸甜苦辣四种味道,通  相似文献   

18.
一、启发点拨,培养兴趣 在拼图游戏中,教师首先应通过启发点拨,让幼儿学会观察,培养他们对拼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幼儿美术活动不单纯是一种艺术活动,更是幼儿的一种创新活动。因此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应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幼儿的探究意识,挖掘幼儿的潜力,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描绘一幅幅极具想象力、创作力,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图画,使他们处于主动活动中,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开放日,我来到儿子所在的中(5)班听一节美术课。王老师利用图片和录像引导幼儿观察孔雀的外形特征,看完后让幼儿在自己的小组自由地讲述。几分钟后,王老师边念儿歌边在黑板上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