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薪资福利偏低为2009届大学毕业生离职首要原因(35%)、现在广东就业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离职比例最高、消费超前已经影响到毕业生择业取向”,近日,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针对2009届毕业生离职情况发布了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2.
应用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跟踪调查数据中2017届14 939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因素中部分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就整体而言,人力资本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中就业状态、收入水平、就业匹配度及就业稳定性的解释能力要大于社会资本因素的解释力,但人力资本因素对就业满意度的解释能力要小于社会资本因素的解释能力。据此,本研究建议: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服务支持体系以促进大学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高校应努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发展水平,为其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大学毕业生要重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为提高自身的就业质量作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表明,各类基层单位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中小企业吸纳了超过六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据了解,截至2009年12月31日,江苏高校毕业生年终总就业率达92.72%,其中协议就业率为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占大学毕业生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问题更是值得关注。文章基于文化资本理论,对重庆市A学院2019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调查,发现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动的因素,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袁书卷 《考试周刊》2009,(40):199-201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正由原来的“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由于在“大众化教育”下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使得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11万人,导致今年高校就业迎来寒冬,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某高校250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问卷调查,立足09届毕业生就业主体,详细分析了目前在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目的、毕业打算和择业标准等因素。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在就业单位意向、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首选的地点及对职业的月薪期望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利于顺利就业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2009届毕业生的顺利毕业,严峻的就业状况再一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本文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入手,从国家就业政策、就业环境、高校教育、大学毕业生个体状况等方面论述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相对于2009级毕业生,今春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市场要好一些。不幸的是,不是说今年的市场有多好,只是因为2009年是史上最糟糕的就业市场之一。不过,据全国大学和雇主联合委员会称,今年这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较去年还是提升了5%。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对接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全国有611万大学生走出校门踏上求职路。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数据显示,如果加上2007年与2008年未就业大学生,2009年约有860万大学生需就业。教育部称,201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30万人,据麦克思——腾讯所做的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2010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25%。由此而见,其就业形势何等严峻。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社会网络是一重要影响因素.笔者试从社会网络的本质出发,结合我国大学毕业生社会网络的特征,探析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社会网络对其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普遍出现困难之际,位于东海之滨宁波市高教园区的宁波诺丁汉大学,2008年首届本科毕业生实现了100%升学与就业,远远高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所呈现的我国2008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非失业率90%、非211院校就业率  相似文献   

11.
谈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偏差和调适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在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过程中,呈现出攀高、求洋、图稳、利己、低就、怕苦、多燥和欠搏等不良心理,使他们的择业行为与社会需求发生偏差。大学生要在激烈竞争中理智择业和顺利就业,就必须调整心态,把握自我。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就业指导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不知所措。就业指导课应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帮助毕业生在竞争中把握机遇,顺利就业,这是就业指导课面临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13.
The current job market is a tough one for new and recent college graduates. Heather N. Maietta describes Nichols College's new, web‐based program designed to support student learning in community, as it provides peer‐focused support for the job search.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Using large sample data from the 2013 National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Survey, this article compares and analyzes differences in the job-seeking process and results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and uses a measurement model to explor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rting salari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in the job seeking results, college students with urb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had higher starting salaries than did college students with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and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urb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entered the main labor market.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job seeking process shows that compared to college students with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college students with urb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first showed a greater inclination to choosing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professions. Furthermore, they obtain better quality positions by investing more economic resources, making more effective use of information channels, and using less time for job seeking. Finally, a study of the factors impacting starting salaries found that gender factor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with urb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academic degrees toward starting salary is greater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and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extent of education and income is more significant for graduates with urb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相似文献   

15.
浅谈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三种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适应当前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确保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是摆在大学生面前最实际也是毕业后所面对的一切问题中的关键。当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是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这三种能力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是成功就业的法宝。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实与社会的对接不够紧密、人力资源流动出现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大学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与就业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结果.文章从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政策和工作机制等四个方面出发,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出了设想以及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困扰各高校的一个普遍问题,招生形式的好转和大学教育普及率的提高使得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上涨,如何让学生拥有市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具体情况,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所面临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根据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发挥毕业生的优势以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创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育与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有机结合,使学生较深入了解职业环境和商业的基本运作过程,掌握和建立运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及技能,提高毕业后的职场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分析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为全社会所关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心理焦虑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本文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心理压力、环境心理压力及主观心理压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就业市场要加强就业法规和制度建设;大学生要注重全面素质的锻炼和培养”等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就业的本质是社会对求职者素质的需要和认可。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需要和认可的素质便成了就业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人才的时期,大学生出现就业难显然不是正常现象;而素质的缺失是就业难的关键因素。笔者试图从一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查问卷中拷问大学生的素质,以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提高他们日后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