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期刊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8项指标,分别运用归一化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组合评价法,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期刊进行综合得分排序,探讨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法的选择与优化。  相似文献   

2.
以2009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展版)15个计量指标数据为依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种力学类中文期刊进行分析和排名,以期为力学期刊评价指标的选取和综合质量的提高提供定量参考。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不仅可以解决期刊综合评价中指标的相关性和权重选取问题,还可以有效消除自引过高导致的影响力评价失真问题;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期刊综合排名是期刊文献质和量相统一的结果,其与绝对量指标的关联度要高于与相对量指标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港口生产效率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已有的主成分分析法在效率改进方面体现出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该方法用于定量地选取评价指标,避免了主观选取的不确定性。通过输入与输出向量投影实现了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的效率改进。给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具体步骤,通过对8个港口进行指标选取和效率得分的计算与排序,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体现其相对于已有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从2004年国内主要空调品牌的销量着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一套涵盖5个层次共11 个指标的财务指标体系,对8家空调企业的综合财务实力进行计算和比较。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载荷系数分析得出三个主成分。将各主成分得分结合主成分权数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各企业的综合得分。根据各企业的综合得分水平,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并比较分析相对优势、薄弱环节及其差异导致因素,指出正确对待财务指标对分析企业成长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数字出版时代的科学论文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科学论文在网络上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引用情况不再是评价论文影响力的单一标准。从评价单篇论文的综合影响力出发,在传统引文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将论文的其他影响力指标考虑进来,提出一种从多个角度全面综合评价单篇论文的思路。选取PLOS期刊中2010年发表的9247篇文献,在浏览、引用、收藏和讨论四个方面选出9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得出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两个主成分。确定每一个主成分的系数后,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分别对指标的贡献程度做出分析。最后计算每一篇论文的综合得分,并将其与传统的被引次数单一评价方法进行比较,认为使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一篇论文的影响力进行测度要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6.
董鸽  陈立范  王宏杰 《科教文汇》2021,(13):112-113
该文探讨了"数学实验"课程中DE1主成分,分析了MATLAB数值计算的实际案例,对文献[1]给出的10批二岩虎果无糖颗粒样品共有峰面积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各个主成分的得分和综合评价函数的F值,根据F值的大小对10批样品进行排序,并给出MATLAB运行代码.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各地市公用事业水平的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用事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山东省各个地市的公用事业水平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将12个评价指标综合为4个能反映原来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又互不相关的主成分因子,分别给出了山东省各个地市的这四个因子的得分及其综合得分,定量的评价了各个地市的公用事业水平,山东省有关部门可以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山东省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了解期刊利益相关者对期刊质量的意见,显化隐性知识,形成具有共识性的社科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维度。【方法】首先,对受访者开展6轮凯利方格访谈,从访谈资料中挖掘出43个期刊质量评价维度构念。随后,请206位受访者进行构念重要程度打分。汇总整理数据后,剔除平均得分低和解释度不高的构念,对剩余构念采用主成分分析降维。【结果】最终形成6个具有共识性的社科期刊质量评价维度——规范性、创新性、专业性、重要性、影响力和吸引力,以及一系列子维度。【结论】6个评价维度可更为全面地反映期刊学术质量,为多维度期刊评价、多维度结果呈现、期刊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2008年~2017年13个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从13个因子中共提取了3个主要成分,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得出每一个主成分得分,进而求得甘肃省每一年的综合评分。最终结果表明: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逐年下降,水资源再开发利用的潜力愈来愈小,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子是城镇发展、农业发展以及废水处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主成分与因子分析在期刊评价中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在期刊评价中的误区,并提出了优化方法。研究表明,无论是主成分分析还是因子分析,其隐含的假设是评价指标必须服从正态分布,在期刊评价指标普遍呈幂律分布的情况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要慎重,应将评价指标取对数后再进行评价。采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即使评价方法相同,不同评价也不具有可比性。主成分或因子分析采用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值得商榷,应结合专家打分来赋予权重。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广泛应用于科技评价,但是对评价方法选用缺乏检验问题。本文建立了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评价方法适用性的检验框架与检验体系,从评价前检验、评价中检验、评价后检验3个角度进行检验。评价前检验包括KMO检验、Bartlett检验、正态分布检验;评价中检验主要是评价指标信息损失检验;评价后检验主要包括主成分或公共因子的解释力检验、代表性检验、指标单调性检验和权重合理性检验。并以JCR 2015经济学期刊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评价必须进行方法适用性检验;因子分析在信息损失较大时不适用于科技评价;主成分分析并不适合评价对象较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各省为研究对象,依据201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科学普及统计选取科技服务科普专职人员、兼职人员、科技馆数量等结果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降维提取综合评价因素并实施评价,研究发现,我国各省科学普及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共分为4类,江浙地区发展较好,西部地区发展较差。针对我国科技普及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主成分分析法在我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术 《情报探索》2014,(10):30-32
介绍主成分分析法及其在学术期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成果,概述主成分分析法的研究进展,认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学术期刊既有其优点也存在不足。学术界给出克服不足的方案有:确定权重后,结合专家给的权重,在定量的基础上,再做定性研究;基于样本的非线性主成分评价模型——核主成分分析法;回归调整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袁田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3):95-96,99
在给出主成分分析的含义的基础上,详尽地说明了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及其计算步骤。并且在采集了武汉市13个区的7个经济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对2005年全年各区经济情况作了一个综合评价,使得对于主成分分析的研究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7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础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应用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分层归类,计算主因子得分;其次,对各主因子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归一化因子得分与对应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相乘后求和,得到样本总得分;最后,根据样本总得分进行分层聚类,判别我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显著性,分析导致我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外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扩充,构建我国省域科技创新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域科技创新体系评价模型,并采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2年的科技创新状况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在省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彰显,而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作用更为明显,科技公共服务的完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省域科技创新;我国东中西部省域科技创新体系绩效表现出的地区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房地产投资环境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得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优劣排名和基于聚类分析的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层次分类,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中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地区差异明显,并进一步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运用SPSS软件,结合使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种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其中,聚类分析是为了将31省市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情况进行分类,而主成分分析则是对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情况进行排序。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为各地区政府部门提供一点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其在普遍性中寻找特殊性,根据各地特点,结合各地需要,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出台相关的政策,综合提高科学发展水平,改善和谐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9.
产业方向的选择是规划编制中的重要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从微观角度———海量企业数据入手进行产业分析与选择,为精确决策提供了可能。基于区间型符号数据的因子分析法可以有效针对大数据进行“打包”分析,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本研究阐述了区间分析在科技规划编制中的优势,介绍了区间型符号数据因子分析方法,并从海量企业基础数据出发,对天津科技规划中产业选择做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