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浅谈差生的转化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生”常被人歧视。“差生”多班主任工作也越难做。而且差生由于对学习没有兴趣,对学校管理制度抵触,而往往辍学。究竟怎样去做差生工作?怎样才能使他们转化呢?一、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良医用药:要对症下药。因此,首先要着手于“诊断”,对差生进行全面了解,全面分析,从中找到差生“差”的根源及主要因素,了解差生的性格爱好,主要优缺点及落后的原因,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如何?然后有的放矢,帮助其改正。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上课就走神,打瞌睡,中午、晚上经常翻墙外出,从来不交作业,成绩倒数第几。找他谈话,他却闭口…  相似文献   

2.
弟弟夫妇去外地探亲。临走时把侄儿小明交给我照应两天。小明小学二年级了。他上学去的路线挺复杂,要拐好几条小巷子,所以一直是由家人接送。他自己不敢一人走,说是不认识路。这样,他的爸爸妈妈也愈发不放心让小明自己走。我接送小明的第一天,就明确告诉他:“今天你必须自己记好路,明天大伯伯单位有事,不能接送你。”他怯怯地看着我,然后就皱起眉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问:“你是不是个小男子汉?”他犹豫了一会,点了点头。我笑道:“既然是个小男子汉,明天开始就自己上学吧!”第二天他上学,我是悄悄跟着他的。他很顺利地就走到了学校。第…  相似文献   

3.
我长大了     
今天早上,妈妈说要送我到学校。我说:“不用!今天我要自己上学去。”妈妈说:“那你过马路要当心。”我说:“过马路我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走斑马线;第二种是跟大人一块走。”妈妈说我真能干,然后就让我自己一个人上学去了。  相似文献   

4.
儿子写道:“优生像兔子一样跑进教室,差生像乌龟一样爬进教室;下课铃声响起时,优生像乌龟一样爬出教室,差生像兔子一样跑出教室。”“我的天,还有三年哪”去年九月,我的11岁儿子上初中。儿子骑车上学,身子很夸张地左摇右晃。天不亮摇向学校,去上早自习;天黑定从学校晃回。突然的变化,弄得他妈妈既心疼又头疼:心疼他的身体,头疼他的学习。我的儿子在整个小学时代一直是所谓的差生。“孩子本来就挑不动一百斤”,他妈妈说,“现在又凭空加上了重量,他不是要累得趴在地上吗?”我却对此一直持乐观态度。我相信教育本意是“唤醒…  相似文献   

5.
城市里车多人多,爸爸、妈妈从我第一天上学就天天接送我。我觉得自己这么大了,应该独立去干事情。我就提出自己上学,可爸爸、妈妈就说:“你会过马路吗?如果遇到坏人怎么办?”我说:“我早就会过马路了,如果遇到坏人,学校早就教过我怎么自我保护。”爸爸妈妈还是犹豫。我说:“那这周日我自己去姥姥家,如果自己能去姥姥家,那就能去学校,因为姥姥家要比学校多一倍的路程。”  相似文献   

6.
儿子现在在英国读小学。几年前入学时,校长向家长介绍学校时的开场白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就是要让孩子们爱来上学!”英国学制每年有三个学期,三个大假。和这里的许多小伙伴一样,假期没过几天,他就掰着手指数日子,盼着上学。孩子喜欢上学,原因很多,主要有二:一是学习没有压力,他把上学当成能与小朋友共处的好去处;二  相似文献   

7.
我家离学校很远,从上学的第一天起,爸爸就每天骑自行车送我上学,接我放学,勤务兵一样,天天陪伴着我。可今天早上,爸爸推着自行车边往外走,边对我说:“小雨,你长大了,从今天开始,你就自己去上学吧。”“什么?让我自己去上学?”我大吃一惊,以为爸爸在开玩笑,眼睛瞪得像两个乒乓球,要知道,从我家到学校要穿过几条马路,汽车多得不得了呀!我噘着嘴,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嘛,不嘛,我就要你送。”我知道爸爸平时最疼我,于是拿出了撒手锏———撒娇。“不行也得行!”爸爸绷着脸,皱着眉头,一副生气的样子,看上去挺可怕的…  相似文献   

8.
记得前年的一天,一位同事告诉我:“这次被公审的,有原三兴中学的学生高××。”我听了心里不禁咯噔一下:高××曾是我任教班的一位“差生”呀!几天过后,我心头还是觉得有一种沉重的压抑之感。昨天学校里的“差生”,今天社会上的犯罪分子,多么怵目惊心!诚然,学校的“差生”不等于  相似文献   

9.
开学已有一个星期,四年级还有两个学生没有报到。为了动员这两个学生入学,我们已经接连到学生家里跑了三趟,可是家长还是没有让学生到学校来。原来这两个学生不上学,是因为家里人少,要留在家里干零活,好使大人腾出身子到社里去千活,多挣点工分。而过去我们向家长宣传动员的内容,却老是一些“学习文化重要”,“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等大道理,没有结合解决家长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差生”及其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生”问题长期困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严重影响普通教育的发展。 一、“差生”的成因与形成 造成“差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诸多因素又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日本教育学者北尾伦彦的研究表明,形成“差生”的原因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次性直接相关因素有:学习活动的失败;基础学力的欠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欠缺等。二次间接相关因素有:性格和智能结构的缺陷,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丧失。三次间接因素有:对学校、班级的不适应,对教师的消极态度等。笔者认为我国现有普通教育中“差生”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因素:一是偶发性因素。由于家庭或个体的突发事件,造成一个时期的学业荒废,使学习成绩陡然下降,进而在行为上破罐破摔,成为“差生”;二是累积性因素。由于教学或学习上的失误,学生在一系列学习中没有达到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形成了基础学力的负积累,造成  相似文献   

11.
倾诉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并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最近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一天,我们班上的一名学生没有把该交的作业带来,我让她下课后回家去拿来补交。谁知她“黄鹤一去不复返”,不仅当天没再来上学,而且连着几天都没来上学。我先与她在电话里沟通,问她为什么不来上学,她一言不发。我又到她家里去请她来学校,但是她见到我只说了一句话:“明天我一定去学校。”可是第二天,她仍然没来。  相似文献   

12.
开心果     
我教老师头一天去上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妈妈问:“孩子,今天老师都教你些什么?”儿子说:“他什么也没有教我,反倒问我‘一加二是几?’我就教给他说‘是三’。”  相似文献   

13.
班级虽小,五脏俱全,搞好班级建设,是每个当班主任的要付出很大精力去做的一件大事,回想前几年自己做班主任的经历,觉得有几只“歌”自己还是“唱”得别有风味的。送别我原先所在的那所学校是个农村薄弱校,教学质量比较差,每年都有不少好学生跑到城里去上学。这些学生一走,不光影响学校本就不好的升学质量,对其他学生心理上也是个打击。说起这事,我们这些当班主任的都很无奈。有的班主任因为生气就故意冷淡要转学的学生,结果要转学的学生常常不跟老师学生道声别就走了,弄得大家心里都不好受我就想,既然人家执意要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留也…  相似文献   

14.
女儿上学     
女儿7岁上学。去学校虽不过马路,但路挺远,中途还要经过一个批发市场,交通很乱。开学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我送她去上学。第三天我问她能否自己上学,她点头说行。这样从第三天起,她开始自己背着书包上学了。虽说有意让她锻炼,可我还是忍不住不远不近地在后面跟了好几天。有好几次跟在她矫小的身后,看着她东张西望孤单地一人行走,而前后路上尽是背着书包的家长送孩子上学或用自行车  相似文献   

15.
超级广告词     
有个学生爬墙出校,被校长抓到。校长问他为什么不从校门走?他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又问他这么高的墙怎么翻过去啊?他指了指裤子说:“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校长又问他翻墙是什么感觉?他指了指鞋子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 第二天,他从正门进学校,校长问他怎么不翻墙,他说:“安踏,我选择,我喜欢。” 第三天他穿便装上学,校长说不能穿便装。他说:“穿什么就什么,森玛服饰。” 第四天他穿背心上学,校长说不能穿背心上学。他说:“男人,简单,就爱登堡服饰。” 校长说:“要记你大过。” 他说:“为什么?” 校长说:“动感地带,我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差生的成因及转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教育探索》2008,(12):109-110
目前,关于什么是“差生”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界定,一般说“差生”也就是所谓的“后进生”,主要是指那些学习不求上进,思想不求进步,品德不求提高的学生。差生的出现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要转变差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寻找优点,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动机;播种师爱,以情动人,激发学生潜能;宽严相济,因势利导;家校联合,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7.
超级广告词     
有个学生爬墙出校,被校长抓到。校长问他为什么不从校门走,他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又问这么高的墙他怎么翻过去的,他指了指裤子说:“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校长又问他翻墙是什么感觉,他指了指鞋子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 第二天,他正从正门进学校,校长问他怎么不翻墙了,他说:“安踏,我选择,我喜欢!” 第三天,他穿便装上学,校长说不能穿便装,他说:“穿什么就什么,森玛服饰。” 第四天,他穿背心上学,校长又警告他不能穿背心来学校,他说:“男人,简单,就爱登堡服饰。”校长说:“要记你大过。”他问:“为什么?”校长答…  相似文献   

18.
普通中等学校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以便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也要给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成为“四有”新人,其中,转化差生的工作是必不可缺的.要想转化差生,我们必须弄清楚差生何以差,形成的根源何在?我们通过调查认为:差生现象的出现主要有四种根源:一是家庭的责任.家庭教育无方,家长文化层次低下,方法简单、粗暴,或者歧视、或者袒护、或者溺爱.对孩子的要求一是简单的不问情由的一概拒绝;二是不作了解的一概满足.这样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教子成才的良方.  相似文献   

19.
[引子]一次,我正在备课,班上的尖子生李友梅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老师我要换座位!”“为什么?”“我本来坐在第三组,现在换到第四组去了,常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会影响成绩!”“那你准备坐哪里?”“第四组!”“第三组谁去坐?”“让差生坐,他们反正看了也没用。”“你不觉得你有些自私吗?”我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把她请出了办公室。看着她倔强的背影,我不仅陷入沉思:她就是那个自私、自负、认识有偏见的“纳西索斯”,一种典型的自恋型学生。刚才言辞激烈、声色俱厉的批评,或许只会让她收缩“防线”。我不仅为自己刚才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鲁莽自责,…  相似文献   

20.
[案例一]一个有个性的孩子……曾经教过一个叫小俞的学生,个性非常强。他屡次迟到,还不交作业。我询问原因,他不以为然地说:“我家远,来不了那么早。”我据理反问他说:“咱班的小李家住得更远,每天要倒三遍车才能到学校,但她从未迟到过,早出来一会,克服点困难,也就不迟到了。”“谁规定家远一定得早出来?”他理直气壮地说。我让他在自己的座位旁边站10分钟反思自己的行为,他公然收拾好书包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摔门而去,第二天没来上学。第三天他像没事似的气昂昂地进班级上学。我找他谈前天的问题,他把座椅撞得直响,坐在离我远远的地方,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跟他谈了2个小时,但收效甚微。这样一个孩子,教师如果赌一时之气,与他针尖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