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底,西方传统媒体衰落的阴影再次笼罩中国传媒界。首先是德国的老牌报纸《德国金融时报》彻底停刊,接着是美国的《新闻周刊》在Twitter上发布最后一期印刷版杂志封面,这也意味着人们将再也买不到纸质版的《新闻周刊》。2013年,《新闻周刊》全面走向数字化。西方传统媒体一个个倒掉,让中国传媒界感到危机重重,他们的今天会不会就是我们的明天?未来,新媒体会以压倒性的优势对传统媒体造成威胁吗?中国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在哪里?1月5日,在第十届亚洲传媒论坛上,中国文化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丁俊杰。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30日,中国报业又有了一个新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郑州晚报》以单日出版672个版创造了崭新的中文报纸单日出版版数世界之最。原来的纪录保持者是天津的《每日新报》,它在2005年曾出版516版的特刊。《郑州晚报》是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一张有着63年历史的报纸,1963年毛泽东主席曾为《郑州晚报》题写报头。2002年5月30日,郑州晚报社从郑州市委机关报变更为都市类报  相似文献   

3.
李锐 《青年记者》2007,(10):57-58
新闻期刊的精英化色彩 国内几家以前少有广告的新闻类周刊的广告正在逐渐走火。2004年10月以来,《中国新闻周刊》平均每期的广告达到了20个整版,且全都是品牌广告。中国新闻社自2000年1月创办《中国新闻周刊》以来,2004年11月杂志社全面实现赢利。此外,《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和创刊仅半年的《南方人物周刊》也已实现盈亏平衡,形势一片光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对于承袭着农耕文明血脉的人口大国而言,农业仍是中国的立国之本。2011年,7亿中国农民创造了历史上连续八年丰收的奇迹。检索近代中国历史,在这片相当程度上靠天吃饭的土地,此前的连续丰产的最高纪录仅仅是五年。《中国新闻周刊》谨将2011年影响中国之年度致敬献给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5.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都在无一例外地寻求改变,而且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从广告产业发展和广告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回顾2012年,《中国好声音》确实创造了收视奇迹,但是是舶来品;《人民日报》开微博,可能会代表舆论传递"正能量";《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纪录片热潮;人民网上市;拥有80年历史的《新闻周刊》结束纸质发行,全面转向数字版。这些可能说明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的光环正在逐渐退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即将消亡,传统媒体下一步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独特性和品牌力。从党的十八大的报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09,(12):41-41
6月11日晚,亚洲出版业协会在香港君悦酒店举行“2009年度卓越新闻奖”颁奖晚宴,近三百名亚太区传媒管理层、编辑、记者及业界精英出席。《中国新闻周刊》一举荣膺两个重要奖项。《瓮安事件调查》获“卓越调查报道奖”,《大案律师的“罗生门”》获“卓越新闻特稿荣誉奖”。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11,(48):126-126
对于承袭着农耕文明血脉的人口大国而言。农业仍是中国的立国之本。2011年,7亿中国农民创造了历史上连续八年丰收的奇迹。检索近代中国历史,在这片相当程度上靠天吃饭的土地。此前的连续丰产的最高纪录仅仅是五年。《中国新闻周刊》谨将“2011年影响中国之年度致敬”献给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8.
江燕 《传媒》2019,(6):25-26,28
《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是深受美国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喜爱的一本影响力历久弥坚的综合文艺评论类刊物,已经有94年的悠久历史。据中国知网的可查记录,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国人开始关注《纽约客》。2019年1月13日至2月2日,笔者赴美参加了“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应对策略”培训班,其中有一个培训地点刚好设在拥有《纽约客》的康泰纳仕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9.
《中国记者》2013,(7):1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双效新闻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2013,(8):1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双效新闻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11.
12月15日晚,《中国新闻周刊》2011影响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包括政界、学界、企业界、文化界等各界人士济济一堂,共同见证2011影响中国人物揭晓。自创刊以来,《中国新闻周刊》一以贯之把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树为宗旨。从2009年开始,《中国新闻周刊》每年岁末评选并发布影响中国年度人物榜,梳理一年以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受到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12.
何承伟 《传媒》2009,(1):26
面对中国改革30年的历程,一个传媒工作者心里最想考虑的问题是我们下一步的聚焦点。最近上海有一个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展,出版社有三套书被列为改革开放代表作品:《五角丛书》,将某一类全新的文化信息根据读者的需求加以浓缩;《话说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了解祖国历史的一套必藏好书;《中华民族故事大系》,它的入选带给传媒人一个启示,作为传媒人填补空白、传承文化至今仍然是出版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2006年6月,梅里迪斯公司和SEEC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手发行了《Better Homes and Gardens》的第一个中文版--《美家生活》.该中文版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同时面世,创刊号就有厚厚的300页内容,充分展现了该杂志丰富的历史和传统.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冬至的深夜里忙过通宵,《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编辑们关上电脑回家时与早南峰不期而遇。此时,《中国新闻周刊》第450期开始付印,北京新的一天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新闻周刊》是中国新闻社主办的一本时事周刊。1999年9月中国《新闻周刊》试刊。2000年1月1日,《新闻周刊》创刊号出版。2001年1月1日, 《新闻周刊》实现每周出版,成为真正的周刊。作为中国第二大通讯社办的刊物, 《新闻周刊》拥有异常丰富的新闻图片资源,与一般刊  相似文献   

16.
12月14日晚,《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包括政界、学界、企业界、文化界等各界人士济济一堂,共同见证"影响中国"2012年度人物揭晓。自创刊以来,《中国新闻周刊》一以贯之把"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树为宗旨。从2009年开始,《中国新闻周刊》每年岁末评选并发布"影响中国年度人物榜",梳理一年以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受到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17.
大额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和美国二十多年的牛市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但这种资金入市与中国股市的体质是否互相适应?身为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的刘云龙发现,401K计划最近在中国又开始成为热点。在位于北京市金融街的办公室里,这位多年前就开始研究美国401K计划、曾经参与《企业年金试行管理办法》等养老保险资金法规起草的刘云龙对《中国新闻周刊》展示了他对于中国版401K计划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9,(22):14-14
6月11日,亚洲出版业协会在香港颁发了“2009年度卓越新闻奖”。《中国新闻周刊》的两篇报道分别获奖。这是继2007年后,《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华人杂志的杰出代表,再次在该项评奖中折桂。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给了新闻媒体一个检验反应与速度的机会,然而一味抢拼速度不是所有媒体制胜的法宝。在争取速度的同时体现深度和核心,是以深度见长的新闻周刊类传媒努力的方向。在地震报道中,《中国新闻周刊》共策划了4期特别报道,包括5月14日出版的《大地震》,  相似文献   

20.
“欧盟是先恋爱后结婚,中国和东盟是先结婚后恋爱。”广西社科院副院长、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古小松对Ⅸ中国新闻周刊》说。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成为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一个由11个国家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人零关税时代。自此,中国13亿人口与东盟地区的6亿人口被联系在同一个市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