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当我拥抱他时,他的眼泪告诉我,他花了多大勇气才让我走进他的"黑暗王国".我静静地感受着他六年的情感缺失,试图在"诉与听"之间捕捉到一缕阳光. 一、咨询前奏 余飞(化名),是一个长相清秀白净,但眼神透出茫然和些许不安的男生.一走进心理咨询室,他便抛给我一个哲学问题:"老师,您相信这世间有永恒吗?"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一个个"哲学故事"是一粒粒珍珠的话,那么张汉云老师丰富的阅历、朴实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感悟,就是串起这粒粒珍珠的那条金线。本刊有幸,在他老人家耄耋之年,能够策划并预约这样一组稿件;读者有幸,在他老人家精力依然充沛、思维足够敏捷之时,能够领略并分享他的哲学絮语。截至目前,张老师设计了60个小故事,坦言在他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会如期完成。本刊自然密切关注,及时跟进。也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撷取、提炼自己教学生活中的些许感悟,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3.
张莉 《华章》2009,(24)
汤显祖一生都受着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思想影响.在这种思想影响之下,他积极入世,投身入股,一心向仕.虽然在官场上他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在为政过程中践行的"贵生"哲学与受其老师衍为自己内心的"生生之仁"与"赤子之心"却在一路衍进中成就了他以"情"为中心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4.
正前两天参加了市高三学科会议,市普教室邀请了省普教室的冯老师给大家开讲座。起初,冯老师的幻灯片投出来密密麻麻的两页内容,他是从"道、法、术"三个层面和我们谈,我估计在座的老师们有许多和我一样,感觉如坠云里雾里,加之他的口音比较重,我们都听得晕乎乎的。但渐渐地,我听出了一些"味儿"来。一个上午,他一个人包场,讲了好几个小时。就投影出来的资料来看,这个老师是相当有研究的,不可小觑。前面的"道、法、术"是他后面和我们谈的内容的哲学基础,在  相似文献   

5.
能遇到好老师,实在是一种人生的幸运与幸福。非常荣幸,当年我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的博士生几乎都是哲学大家、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教授萧焜焘先生的"亲传弟子"。因为萧老师与我们导师鲁洁教授的友谊,他曾经一届又一届地给我们义务讲授西方哲学流派、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等课程(鲁洁老师希望我们能借此了解西方哲学,提高理论思维);。虽然我们不是哲学专业的学生,许多内容听起来不免费力,但是每一届同学都是怀着虔敬的心理走近先生、听先生娓娓道来的。  相似文献   

6.
一疏与密 一篇课文,需要讲解的地方很多.我发现张祖庆老师很注重对语词的教学,对字词细微之处的开掘,非常精彩. 张老师在教学《穷人》一课中,对一个词语、一个细节的琢磨,不仅仅是教学方法,而且是传递一种学习习惯.课文第2自然段有一处"菜只有鱼",张老师就追问:为何每天有鱼吃,还叫"穷"?引导孩子们理解,因为渔夫是打鱼的,每天只能吃鱼,这才是真正的穷啊! 是的,词语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老师要成为咬文嚼字的高手.张老师对于词语的处理能力,我是非常惊讶的. 由此,我联想到现代哲学.在19世纪,各种哲学一直在打架.但是到了20世纪,各种哲学忽然不打架了.大家回到了词语上,不把语言的问题解决了,哲学就解释不清楚. 捷克有位流亡作家,叫米兰·昆德拉,他的每一部小说,都在琢磨一个词语.《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琢磨"轻"这个词语,《不朽》在琢磨"不朽"这个词语.  相似文献   

7.
辩证思维     
<正>哲学课上,一个学生问老师:"什么是辩证思维?"老师想了想说:"我先请你回答一个问题吧。有两个学生,一个成绩优秀,一个成绩很差。我准备办个补习班,你认为他们谁会来参加补习呢?"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那个成绩差的。"老师摇摇头:"不对,是那个成绩优秀的。因为他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而成绩差  相似文献   

8.
维特根斯坦是分析哲学的主要创立人之一,一般认为他的哲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但纵观他的哲学生涯,其哲学创作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就是拒斥形而上学。他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的"可说与不可说"观点,在后期哲学提出的"不要想而要看"观点,一反传统哲学追根寻底的探索精神,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神秘主义和怀疑论倾向。本文通过分析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特征和对哲学的变革性展现其神秘主义的意义和缺陷。  相似文献   

9.
我说的这个"老趴台"是我新接班级的一个男生。开学第一天过去,就有三科老师来找我,反映他一上课就睡觉,叫都叫不动。看来,与老师对抗已经成为他的"条件反射"了,不论哪个老师,不管老师  相似文献   

10.
<正>周如俊是一个非常安静却又勤能补拙的人。非常安静是因为他内心非常平静,以一颗平常心教学、读书、思考和研究。勤能补拙源于他始终坚持对职业教育的挚爱、执著,做教学上的会思考的有心人。作为一名机电类专业老师,他将专业教学定位为一种"课堂文化"、一种"教学思想"主张,从哲学的视角观照教学。他的课堂自然而不矫揉,灵动而不呆滞,善于选择知识(技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重视学生"差异发展"与  相似文献   

11.
张汉云老师是原部编教材《哲学常识》主编,现已80余岁,依然热情饱满、精力充沛!本刊有幸在他耄耋之年,策划了"我的'哲学故事'"系列稿件,并于2017年第5期开始,在"成长感悟"栏目连载。张汉云老师结合求学、教学、教研经历的数十个小故事,阐述对教育的感悟。从这些小故事中,我们看到张汉云老师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师长,是一位平易近人的挚友,更是一位对学科充满真挚情感的"哲学工作者"。这些小故事刊出以来,读者反响热烈。江苏省南京市燕子矶中学的屠玲老师,从张汉云老师的故事中读出了思路、读出了方法、读出了教学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真理     
《高中生》2007,(20)
一位哲学老师指导他的学生说:"下雨的时候,你冲进雨中,高举你的双手,你会发现真理。"过了几天,一个学生碰到这位老师时说:"我照您的建议去做了。雨水流进了  相似文献   

13.
曾经,《非官方吉大封神榜——吉大学生最应该做的10件事》的帖子风靡吉大,高居榜首的即是"听孙正聿教授的讲座"。多少吉大学子以"不能一睹孙正聿老师的风采"为憾事,今天,记者带你走近孙正聿老师,走近他充满哲学意味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4.
偶然认识了一个韩国孩子,当他得知我是老师时,没有丝毫胆怯,十分高兴地与我攀谈起来。他的普通话说得不太流利,但思路非常清晰。"老师,您是班主任吗?"他问我。我点头。"老师,那您是怎样的班主任?""什么意思?"我一头雾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三年前,我刚接手三年级的一个班时,有个叫王XX的孩子,他经常逃学,是一个纪律非常差的顽皮生。老师上体育课,他在学校操场边,边玩边捣乱。他以为自己不上学了,老师管不着他了,老师喊口号,他在旁边叫:"老师是他们的爹呀,说啥听啥呀!"老师撵他走,他也不  相似文献   

16.
刘成 《少年文摘》2012,(11):62-63
我知道这个学生心里有我,因为当初我给了他太多的关照。只是……办公室里的龚老师德高望重,但他常常自嘲:"咱就是一个没有回头率的老师。"我们偶尔背地里也谈论他。"真是的,龚老师咋就是没有回头率的老师呢?""他对学生也不赖啊!""也许,他对学生太严厉了。"  相似文献   

17.
不重要的人一个老师将做作业的学生分组,十二个人一组,一个学生请求老师让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这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老师就让他换了,并且问他:"其他的组员你也讨厌吗?"学生说:"没有,其他组员我都很喜欢。"老师问:"那你讨厌的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那个学生答:"一点都不重要。"老师说:"十个好朋友都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  相似文献   

18.
刚接手(11)班几天,我就发现一个叫谢绍的学生特别的"皮":他上课时不但坐不端正,而且总爱与同学说闲话。老师提醒他时,他也爱理不搭的,老半天才慢腾腾地稍稍坐正,可等老师一转过身去,他立马又歪过身子与旁边的同学  相似文献   

19.
面对尴尬     
记得有一次选班委时,小张的"死党"提名让他当体育委员,我从内心里是不同意的,因为这个小张成绩差不说,还时常带头起哄,与老师顶嘴,是一个"刺儿头"。老师们认为他"无药可救",他自己也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20.
开心格格     
《小学生》2009,(4):2-3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各位同学,有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啊?"这时候,班上最乖巧的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回答,这是课前老师安排好的,当然就得他回答啦。"老师,是米!""不错不错,请坐下。""可是,有谁还知道有什么呢?"这时候,平时学习最落后的同学也举手,老师有点激动,虽然没有事先安排他,可是老师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老师,还有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