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观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关于择业理想、动机、标准和方向的根本观念和根本看法.为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就业观,帮助他们做好择业就业这一人生的重大抉择,我们就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的若干问题分别于1998年和2002年对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的12个专业毕业生进行了无记名、半封闭的问卷调查.1998年调查,发放问卷490份,收回问卷444份,回收率为90.6%;被调查的444名毕业生中,男生316人,占71.17%,女生128人,占28.83%;来自农村的316人,占71.17%,来自城镇的128人,占28.83%;独生子女56人,占12.61%,非独生子女388人,占87.39%.2002年调查,发放问卷380份,收回问卷353份,回收率为92.9%;被调查的353名毕业生中,男生244人,占69.12%,女生109人,占30.88%;来自农村的226人,占64.02%,来自城镇的127人,占35.98%;独生子女135人,占38.24%,非独生子女218人,占61.76%.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高职院校应届农村毕业生择业焦虑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以SAS焦虑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为工具,随机抽取5所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447人,调查发现:影响农村毕业生择业焦虑的主要因素是就业环境、职业预期、求职技能,其余依次为职业能力、求职资源、一般能力。据此,提出五点应对策略:加强对农村毕业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择业心理辅导、社会-家庭支持和社会实践与实习指导,以缓解农村毕业生的择业焦虑。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向三所中等规模普通全日制高校的3000份调查问卷和20余个典型案例的深度访谈调查分析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和择业期望.  相似文献   

4.
1998年6月,甘肃省高校毕业生择业现状调研课题组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对全省应届毕业生(主要是本科)择业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对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毕业生最希望到哪里去近千人的调查问卷显示,毕业生选择意向依次为:...  相似文献   

5.
职业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各种职业实用型人才的任务,其生源多为应届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各类学生往往是在师长的指导下填报报考志愿,对将来自己从事的职业大多认识较浅,对社会职业需求信息与就业出路更是了解甚少。为了较科学地掌握当今职业学校学生的择业意向,我们拟设了15个项目.对承德市六所职业学校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下发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80份,有效问卷96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8%。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当今职业学生的择业意向与趋势为:一、学生的择业意向1、…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采用<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调查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选取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应届毕业生择业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生均分高于女生;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择业焦虑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抽出抑郁和焦虑两个因子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另外采用自编的择业效能感问卷,以389名高校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目的是考察高校应届毕业生择业效能感与抑郁及焦虑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得分在1.0029--2.8211之间.说明高校应届毕业生拥有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被试在择业效感问卷上的得分总体情况是:5维度效能感均值在3.2632—3.6949之间,说明其拥有中等偏上的择业效能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抑郁和焦虑与择业效能呈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高师院校毕业生择业意向与职业倾向的相关性,本文采用自编择业意向问卷及霍兰德职业倾向量表对某高师院校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和职业倾向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等三个方向存在差异;2.男生更多地属于事业型,而女生更多地属于艺术型和常规型;3.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常规型,来自城市的毕业生在艺术型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4.理科生更多地属于调查型,而文科生更多地属于常规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专业类别毕业生的择业焦虑差异。方法:随机抽取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不同专业类别毕业生择业焦虑的表现差异不显著,但在择业焦虑问卷和焦虑源分问卷上得分差异显著。结论:不同专业类别毕业生在求职技能、职业能力、一般能力和就业环境等4个因子方面的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广东民族学院’96届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尤威,董世举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部门的一个工作重点.为此我们近期在本院六个系的部分应届毕业生中开展调查.本项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00...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洋大学2006届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在2005年338万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75万人,总数达到了413万。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深入了解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和择业意向,更为有效地对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2006年10月份, 我们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了择业意向调查,在客观翔实的调查数据支持下形成此调查报告。报告分为调查概述、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三部分。  相似文献   

12.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161名应届毕业生中作的一次就业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后的预期工资明显下降,有88.2%的毕业生预期工资是月薪1200元~1800元,不到2000元。当然,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工资待遇也有自己的底线,即月薪低于800元的企业免谈。但是,参加调查的苏大应届毕业生中,仍然有77.94%的同学对在2004年7月前找到工作保持乐观。较有信心的占44.12%,有信心的占33.82%。然而,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和择业、创业的基本理论缺少了解,54.39%的毕业生对就业和择业的基本理论了解较少。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对劳动就业课程陌生,有91.18%的同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笔者进行了三项调查.一是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侧重了解影响其顺利求职的因素.二是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主要了解其择优录用的标准.三是对往届生的调查,主要了解其就业后的感悟和体会.调查对象是浙江省三所中等规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调查共分发问卷1600份,收回问卷1522份,其中有效问卷148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2.5%.  相似文献   

14.
择业效能感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自信程度,对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和择业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本研究采用择业效能感问卷对新疆职业大学2013届毕业生择业效能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3届应届毕业生择业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上水平,不同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不同院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择业心态,更有效地进行就业指导,我们进行了2005届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的调查。本次调查涉及“就业计划、择业理念、就业地点选择、就业行业选择、择业的主要渠道、选择就业单位”等六个方面,涵盖了择业的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就业的外力因素和内在因素。接受本次调查的是省属某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765份,回收650份,回收率85.98%,其中无效卷2份,有效问卷648份,有效率85.70%。一、分类统计:1、你的就业计划是:考研2.30%;考公务员10.80%;毕业就去就业65.70%;不急于就业等机会再说8.50%;专…  相似文献   

16.
“对今年就业前景,22.50%接受调查者表示‘乐观’,但‘不乐观’者亦占16.36%,其余均为一般或不清楚。”日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布了一份2009年应届毕业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思想和择业取向,为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有针对地开展就业指导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及早了解社会对法科硕士研究生的要求,提高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针对性,不断完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山东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对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研。奉次调研共设计了三份调研问卷——《应届毕业生篇》、《往届毕业生篇》、《用人单位篇》。在近四个月的调研过程中,共发放问卷2105份,收回1532份,问卷收回率为72.8%。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上海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曾对学校毕业生的择业行为以及意向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通过对1700名毕业生的调查活动,(上白)在重点了解本校应届毕业生对当前社会择业的认知与态度、应届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与择业行为样式、对自身择业的感受和对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意见与建议,最终形成调查报告.现摘录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上海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曾对学校毕业生的择业行为以及意向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通过对1700名毕业生的调查活动。旨在重点了解本校应届毕业生对当前社会择业的认知与态度、应届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与择业行为样式、对自身择业的感受和对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意见与建议,最终形成调查报告。现摘录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