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代职校生》2005,(1):76-79
智商,是眼下我们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一些学校在对学生搞“智商”测验,我们学校就搞过。测验结果不少同学相互间都知道了,测验分数低的同学有一种压抑感。你说这类测验该不该搞?  相似文献   

2.
教完《听潮》(初中语文第四册),在班上搞了一次小测验。讲评试卷时,我说:“有个同学把‘朦胧欲睡’的‘朦胧’,写成了‘矇眬’,写错了”。一会儿,这个学生查了词典,举手说:“老师,是您错了,您看《现  相似文献   

3.
在有关教育改革、教学研究的文章中,常会看到一些专业名词,有时还是英文缩写,其中,“思维”及“智商”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它们还各成“系列”,如“思维”有“顺向思维”、“多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等;“智商”有“情感智商”、“创造力智商”、“逆境智商”、“爱的智商”等等.这些名词表示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在教学中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不仅搞教育教学研究的人需要明确,作为教师也同样应该明白.为此,笔者把平时看书读报中零零星星搜集到的脊料加以整理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4.
智商是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简称,用“IQ”表示.“智商=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式中智力年龄简称智龄,也称心理年龄.它是指智力达到某一年龄水平,用来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尺度.智力年龄是以测验获得的分数作为依据.测验的题目按年龄分组,例如一个10岁儿童经测验通过了10岁这一组测验题目,他的智力年龄就是10岁;若测验通过了11岁这一组测验项目,则这个儿童的智力年龄就是11岁.这就是人的智力用年龄表示的方法.因此,智力测量是测量人的智力及其发展水平的工具.智力测验的方案设计、测验题目的标准化、施测环境的标准化、测验题目答案、计分的规范化等都会影响测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思维而教     
多元智能理论是在对传统的智商概念和智能一元化理论进行批判和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传统的智商概念的提出还得追溯到1900年。心理学家阿尔弗莱德·比奈设计了一种测试方法,来预言低年级学生中哪些人将来会有出息,哪些人将平平庸庸。他的发明很快被命名为“智力测验”或“智商测试”,测验的结果被称为“智力商数”,即IQ。这种判断人的智能的片面看法,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学校观——“统一观点”,  相似文献   

6.
课余时,同学们会谈论这样的话题:某某同学聪明,智商高,边玩边学,成绩也挺好;某某同学真“弱智”,连那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一到期末就扯全班的平均分。那么,智商的作用真的那样神奇吗?是不是有了“超智商”,成了“神童”,就能解决学习中的所有问题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心理学上,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是指智力商数,它最初是用个体的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再乘100所得的数值。一般而言,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都属于中等程度(100分左右)。智商特别高的(140分以上)和特别低的(70分以下)只占人群的极少部分,两者相加也不足千分之三。…  相似文献   

7.
文摘     
"智商"即智力商数,是欧美心理学家用来表示智力发展的相对数据.它是这样测定的: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例如,一个实际年龄为五岁的儿童,如果在五岁组的智力测验中及格,而在六岁组的测验不及格,那么他的智力年龄是五岁,智商就是5÷5×100=100;如果他在六岁组的测验能及格,而在七岁组测验不及格,他的智力年龄便是六岁,智商为6÷5×100=120;如果他在五岁组的测验不及格,而在四岁组测验及格,他的智力年龄便是四岁,智商就是4÷5×100=80.智商为100者,智力发展属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文 [1]提出如下问题: 例1:张老师为了从王军、张成两位同学中选拨一人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对两位同学进行了辅导,并在辅导期间进行了10次测验,两位同学测验成绩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学校在搞‘运动’!” 早在寒假过去、新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同学向我们如此“报料”。咦,学校里搞什么“运动”呢,运动会不是一般要到秋天才开的吗?原来,他们在搞“剪发运动”。  相似文献   

10.
开心葫芦串     
《新作文》2003,(7)
发牛脾气老师测验幼稚园的学生。老师:“牛奶是干什么的?”同学:“喂小牛的。”老师颇为得意!老师:“人吃了牛奶会怎么样?”同学:“发牛脾气。”  相似文献   

11.
打工经历     
“丁零零,丁零零”下课了,正当同学们收拾东西回家时,闫老师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然后对同学们笑容满面地说:“同学们,咱们搞一次实践活动。”,“好!”“那么大家猜猜咱们要搞什么实践活动?”有的同学说扫大街,有的同学说举办夏令营,  相似文献   

12.
测验内容偏面阻碍贫穷儿童取得好成绩的第二因素是测验的内容。对智力测验的一个反复批评是:测验问题所包括的词语和概念,对中产阶层儿童比对贫穷儿童、黑人儿童、波多黎各或奇卡诺儿童更熟悉。例如要儿童回答“‘法郎’指的是什么?”是很难显示儿童的智能如何的,它只能反映家长是否曾经讲过关于法国货币问题。许多年前,有一个心理学家制定了两个一般知识测验标准,就象今天的韦克斯勒智商量表的测验一样。“知识测验 A”是以约有四万七千人口的城市中的城市学生为标准。这个测  相似文献   

13.
不少人在婴幼儿时期测验的智商很高,但他们成人后的学业成绩和未来成就并不突出。相反,有些人在婴幼儿时期测验的智商一般,但入学后的学业成绩和未来成就却很突出。这说明根据早期智商不能可靠地预测今后的学业成绩和未来成就。这是为什么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智商不完全等于智力智力是一种潜在的综合性能力,是取得成就的必要前提。智商是智力测验得出的反映智力高低的分数,智商越高说明智力越好。但智商并不完全等于智力,因为智力测验只  相似文献   

14.
笑迎挑战     
尖子生多半会被归入“智商高”一类,但不少尖子生却认为自己的智商并不太高,自己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因为智商比别人高,而是他们去做了,而且,学习好,智商高并非必要条件,完全可以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勤奋努力来弥补,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很多事情只是没有去做,不是做不到。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上在青少年中间实行智力测验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多,主要有美国、日本、智利、以色列等。日本在小学二、四、六年级,各测验两次智商,以供分班时参考;初中再实施一次。但从去年4月起,日本文部省取消幼儿园成绩单上的智商栏,以避免幼儿过早被“贴上标签”,小学和初中部分,则待决定是否取消。一般日本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智商的看法是:智力测验有其科学根据及  相似文献   

16.
张志松 《生活教育》2012,(13):43-43
一 儿子这次语文测验只考了60多分,于是,我顿时拉下脸来,说:“怎么搞的?上次语文测验你考了90多分,这次测验怎么只考了60多分呀?”儿子一听,抬起头来,很不服气地说:“因为这次测验你没有许诺。”我一听,一头雾水地问:“什么许诺不许诺啊?”儿子一听,理直气壮地说:“上次测验前,你许诺我考好了,会奖励我去吃肯德基,我当然会考好的呀,这次测验你没有许诺,什么都没有,我还考好什么呀!”  相似文献   

17.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H·加登纳在其《多元智能》一书中针对当前学校教育的弊端明确提出:“智商式思维对当前学校教育的思维方式造成了空前的破坏。”这主要表现在:1.学校教育目标的窄化,即“智商式思维”的学校将智力视为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其智力概念的范围非常狭窄。2.学校教育功能的异化,即“智商式思维”的学校教育重视以测验和正规考试来测量考察学校教育的效能,考试统治了课程教学,学校教育的选择功能异常突出。3.学校教育方式的“一统化”,即学校教育承袭工业社会的“工厂批量生产”的模式,设置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茵茵草坪上凉风轻拂,校门入口处大写的“人”字雕塑静静伫立。首次测试了自己智商和情商的“胖胖”同学,虽“悟”不透这“人”里的奥秘,心里却生发了“别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总得搞一点测验,摸摸情况,这本是无可指摘的。问题在于以前此类测验搞得太多、太滥,成了“题海战术”的一部分。无休止的测验,使学生疲于应付,教师忙于改卷,师生都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而且测验只讲分数,很少在命题、统计、教学分析等方面下功夫,因而测验以后也摸不出多少真实情况来。  相似文献   

20.
火柴船之谜     
火柴船会自动前行,这是个谜。今天的课间,老师突然对我们说,她能让静止的火柴在水上搞一个划船比赛。有的同学说:“老师真是异想天开。”有的同学说:“老师,这不可能吧?”有的同学半信半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