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期望效用模型基于完全理性的自利科学家,建立科学选择的效用函数,分析社会因素影响下科学家在理论选择过程中的认识分工。不同模型间关系错综复杂。多标准动力模型通过科学家对理论的寻求可能性公式说明专业化锁定过程,统一模型利用期望效用公式分析专业化与多样性的互动机制。这些在认识论上与库恩的范式、劳丹的研究传统构成对比研究。期望效用模型可提供政策建议,同时也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二次效用极大的证券组合优化模型,研究了各种优化模型的算法,得到了最好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风险,期望效用及投资比例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社会比较、自我期望与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主观幸福感的社会比较理论和期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我比较和自我期望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可能性。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 2005)的实证研究支持提出的五个研究假设,发现较高的自我期望和结果超过目标期望的自我比较会提高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需要注意在社会转型期,比较对象、比较领域和比较标准既有稳定的传统延续,也面临着层出不穷的复杂变化,而这些都会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提供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演变有两个趋向:从研究真理的性质到研究真理的接受标准(条件);从关注效用到关注人类幸福。肯定真理与价值相互渗透,主张对话和交流是探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值得借鉴。否定真理的客观性,主张主观真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以效用与程序效用为主线,系统阐述了相关领域对之进行的研究及所取得的结论,强调了不同于传统效用概念的程序效用对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探讨了基于程序效用的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效用主义在其理论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究竟何谓效用"的难题。关于这一问题,各派效用主义理论者都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其中,快乐与幸福的精神化概念系统体现了效用概念的主观情感性方面,是效用主义最早的主张,也是传统和经典的所在。福利与价值的认知概念系统,体现了效用概念的物质性和可知性方面,通过这一系统,效用的主观性得到了客观化的中和,可计量性大大增强。偏好、欲望、需要的意志概念系统,体现了效用概念的心理意向性方面,它是效用概念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并凭借自己的主观能力,为适应所处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方式。当前国外流行的教师角色的理论模型包括功能主义理论、直接再现理论、抵制——相对独立——自由意志理论。国外教师角色研究的现状集中表现在教师角色的描述性研究、教师角色的建构主义研究、教师角色期望异同的比较性研究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不确定性行为决策的理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确定性行为决策研究是决策科学研究进展中的一个新阶段。纵观不确定情境下行为决策理论的演变,回顾期望效用理论、Simon的有限理性、前景理论和生态理性决策理论等重要理论,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对不确定性行为决策理论由绝对理性到有限理性再到生态理性的发展过程作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9.
投资者的活动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与对风险的偏好,本文首先从冯诺依曼的可测效用公理出发,引用期望效应函数来描述有风险偏好的投资人的投资效用,并从定常风险和非定常风险偏好的角度给出期望效用函数计算方法与风险偏好的度量.其次从风险价值度角度,利用不同风险偏好者对风险与收益关注度的不同,给出了VAR(CVAR)模型下的风险偏好度量.最后由投资心理和偏好心理的复杂性,通过预设风险偏好性质来度量风险偏好,以增加灵活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决策分析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回顾决策分析理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给出了决策分析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决策分析的几个基本研究分支为主观概率估计、效用理论、群决策、多目标决策、竞争性决策等,通过对各分支的发展简史、应用状况和方向的回顾和分析,强调决策分析在决策科学和管理科学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