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在价值多元的伦理生活中,道德教育何以可能?本文以古代道德哲学与现代道德哲学的分野为切入点——在伦理与道德之间、德性论与义务论之间、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探讨一种对“道德”的理解。道德是多元的善的观念得以实现的主体间条件,一方面坚持普遍主义的“所有人”的道德立场,另一方面强调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每个人”的价值立场。只有通过多元价值才能理解道德的同一性,同时,美好生活的多样性只有在相互承认的共同生活中才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2.
道德奉献具有利己属性,其表现有三,确立在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关系基础之上的道德回报理论,为道德奉献利己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道德回报机制的建立与日趋健全,为道德奉献利己提供了现实保障;道德主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我道德的完善,则是道德奉献利己主体性的确认.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将人性观作为其道德哲学的逻辑起点,他言下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以及道德选择的精神价值是巨大的,他对道德的描绘彰显了对德性的塑造和对至善的追求。但他道德哲学中所持有的理智主义与功利主义立场,使其陷入不可避免的困境。该文探讨了亚里士多德道德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揭示了亚里士多德道德理想的困境,在当代世界道德哲学领域的启发影响下提出了困境解决的可能路径。该研究以现代价值为导向,运用经验与理性相结合的价值范式,旨在为人类社会文明生活树立不倒的道德秩序以及为人类个体德性提供具有切实参考价值的指示。  相似文献   

4.
温旭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2):54-57
"斯密悖论"指斯密在《国富论》中以利己心为核心的经济人和《道德情操论》中以同情心为核心的道德人之间的矛盾。一个半世纪以来,国内外学界围绕着这一"悖论"的研究持续不断。借助古诺模型的方法对"斯密悖论"中的经济人与道德人进行博弈分析,试图提出利己与利他的有机统一体——经济道德人。  相似文献   

5.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以道德动机为基点批判幸福主义伦理学,引出了“善良意志”“道德命令”“意志自律”等概念,构筑起以德性论为核心的道德义务论体系。康德道德义务论的理论贡献及其主观性、形式性、抽象性理论局限与困境,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之进行批判改造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克服与解决。对康德道德义务论的批判改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为我们重塑人的道德社会性本质、强化道德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发掘新型生态伦理的现实路径以及构建人类道德共同体提供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6.
肖祥 《教育研究》2023,(1):47-57
道德想象作为一种“创造性地发掘情境”和“移情投射”的道德心理活动,在道德行为选择、道德思维形成、道德信念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的实质性追求是实现对主体的德性教化,而传统道德认知模式的缺陷影响着德性教化的实效性,并阻滞德性教化的目标实现。改变积累式道德教化对道德知识的拘囿、伦理律法主义对规范或条文的执迷,需要在道德教育中激发创造想象的力量。发挥道德想象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实现德性教化由“转知为智”、“转智为德”向“转德为美”跃升的重要途径。在道德教育中培育主体之德性,就是要使之拥有观照“人是目的”与“和谐秩序”的主动性,在德—善—美的再生循环中追求“美好”,从而实现德性教化“转德为美”的目标升华。道德想象启示德性教化的审美转向,经由美的定向——道德意义的形而上学建构,美的追寻——在道德想象中实现价值生成与创造,美的体验——在道德想象中开启价值体验的“心灵旅程”,臻入美境——在道德想象中敞开德性教化的道德关怀,从而指示着德性教化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利益是一致的,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德性主义的假设,道德榜样脱离社会现实,道德教育内容理想化,有德者不能有“得”,造成了道德教育的低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进行道德教育,应将“积极奉献、正当索取”的道德观念纳入道德教育,注重道德榜样的“常人性”,加强道德能力教育,建立道德与利益相统一的道德回报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价值多元的伦理生活中,道德教育何以可能?本文以古代道德哲学与现代道德哲学的分野为切入点——在伦理与道德之间、德性论与义务论之间、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探讨一种对"道德"的理解。道德是多元的善的观念得以实现的主体间条件,一方面坚持普遍主义的"所有人"的道德立场,另一方面强调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每个人"的价值立场。只有通过多元价值才能理解道德的同一性,同时,美好生活的多样性只有在相互承认的共同生活中才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9.
“斯密问题”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市场经济一方面承认利益驱动,另一方面又要求有道德和正义。它既承认具有利己心的经济人,又对经济人有必需的道德要求。解渎“斯密问题”的当代意义,就在于在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张力中找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契合点,实现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核心与标准应当符合社会主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公平”、“合理利己”等不能成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必须强调价值导向上的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更不是责产阶级自由化。一切不有利于道德建设的理论主张和思潮都应摒弃;一切有利于道德建设的理论与主张都应旗帜鲜明地予以彰显。道德建设不能割断传统,好的道德传统(如整体主义)必须予以弘扬。  相似文献   

11.
为驳斥逻辑实证主义在价值问题上的非认知主义观点,新康德主义、德性伦理学、功利主义用不同的理论逻辑去证明道德客观性的立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普特南运用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方法,将价值概念进行类型化分类,提供了一种论证道德客观性的备选思路。其晚期思想在说明含有"混杂的伦理概念"的价值判断具有描述功能因而具有客观性时,具有优势。但其思想对"空洞的伦理概念"论证相对薄弱。因而,以价值类型化策略考察道德客观性的路径,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德性自觉可以生成利己成己、利人成人、利万物成天下的力场,即道德领导力。道德领导力以人本与人文为价值基础,以触动人的灵魂、引起人的心理共鸣与默契为动力,以建构共同体、促进认同自觉和自治等为导向,建设有德行的卓越团体。当前,中小学学校管理端赖依法治校、制度管理,中小学校长的道德领导力处于虚空化和边缘化的尴尬境遇。学校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文性,更应该在塑造人的德性并拯救社会德性的同时坚持以德治校。所以,中小学校长只有持续、有效地建构道德领导力,才能实现学校卓越化治理。  相似文献   

13.
管理者的社会责任边界以及实现程度是与管理者的人性假设紧密相关的。管理者的“复杂人”假设决定管理者既具有“经济人”的利己责任取向,又具有“道德人”的利他责任取向,因此,相应的制度安排对解决管理者责任的缺失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功利主义与道义主义是国内外学界长期各执一端的学派,二者的矛盾等同于功利目的论与道德义务论的争辩。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道义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都被证实了其内在的不完满性,唯有将二者由分趋合,即承认“道德功利主义”存在的合理性,才可找到价值多元化社会中解决功利论与道义论危机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5.
德性论道德悖论是在德性论层面上对道德悖论进行诠释和分析,主要是从利他主义道义论而构建的德性论层面上分析道德悖论。"分苹果"道德悖论情境是最经典的德性论道德悖论情境。对"分苹果"道德悖论情境建立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出相应的双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试图找到能够解决德性论道德悖论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6.
亚当·斯密的理性人假设从逻辑起点上将“利己心理”作为人类的最根本品质与特征,从而回答了人类合作与协调的困境的起因.契约论作为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理论基础,充分阐明了从“自然状态”过度到“社会状态”的演化过程.道德的形成,也正是因为有了“社会”的概念才变为现实的.道德契约旨在解释道德本身的形成及作为社会规范得以广为接受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博弈论的视角,透析人类社会中伦理困境的起因及解决办法,并建构人类道德生成的博弈模型,从而确立道德契约的理论基础,对于伦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交往理性主张交往实践是现代人生存的基本形式,人的交往活动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以形成协调一致的规则和行动,达到和谐共处。其前提是主体表达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现代社会交往是"陌生人"社会的交往,文化多元、价值多元、德性多样,这些对道德主体的交往理性提出了必然要求。道德教育应贯穿主体间性理念,引导受教育者学会道德判断,学会价值选择,以理解、协商与包容实现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8.
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倡导“义务论”,以“绝对命令”作为行为原则;功利主义道德哲学倡导“功利论”,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作为行为原则;德性主义道德哲学倡导“实践论”,以“实践智慧”作为行为原则。我们从德性主义的视域对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道德哲学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在德性主义视域下的道德追求应该是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这种德性,即实践智慧,表现为“中道”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道德悖论现象成因、评价及其学理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有人认为道德悖论现象及其研究是一个“虚假命题”或“伪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错觉在逻辑基础和起点上制约着道德悖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入,源于将道德悖论现象成因与评价混为一谈。道德悖论现象的发现(显现)离不开道德评价,其作为道德实践中的客观事实不因道德评价而存在。关于道德悖论现象成因的研究属于道德哲学和逻辑学的学理问题,道德悖论现象评价所涉多属于价值哲学和政治学的学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