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受个人经历与所处时代的影响,《呼啸山庄》体现出了浓郁的哥特魅力。本文以经典哥特小说为基础,对《呼啸山庄》与哥特式写作传统之间的联系进行论述,首先对《呼啸山庄》中哥特小说传统的继承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呼啸山庄》对哥特小说传统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生态理论为研究《呼啸山庄》提供了新的视角。《呼啸山庄》中所描写的呼啸山庄及居住在山庄里的人们是自然的化身;画眉田庄及田庄中的居民是文明的代言人。《呼啸山庄》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蕴含了人类历史上从膜拜自然、敬畏自然到过度掠夺、压榨自然再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伴随着当前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呼啸山庄》中所影射的文明与自然的关系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很少,只有一部小说和一些诗歌。但她仅有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在100多年来掀起了阵阵研究热潮,在过去十几年里更是引起了东西方文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研究和评论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释《呼啸山庄》的各种意义:《呼啸山庄》主题阐释与比较;《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研究;《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希斯克利夫形象研究;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以生态学的视角解读这篇名著,《呼啸山庄》中所描写的画眉田庄及田庄中的居民是现代文明的代言人,而呼啸山庄及居住在山庄里的人们则是大自然的化身。《呼啸山庄》中主要人物之间的矛盾蕴含了人类历史上对大自然观念逐渐转变的生态学观念。伴随着21世纪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呼啸山庄》中所反映出来的文明与自然的冲突与融合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与警示。  相似文献   

5.
安淇 《中学生英语》2016,(6):119-120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兼诗人,《呼啸山庄》是其发表的唯一一部小说。小说围绕主人公希克利和卡瑟琳的爱情悲剧,展现了轰轰烈烈的爱、深入骨髓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残酷无情的报复。1.《呼啸山庄》国内外研究综述在国外,《呼啸山庄》付梓出版之后,批评声音此起彼伏。20世纪初,文学批评家才开始挖掘其文学价值。1926年Charles Percy Sanger发表论文《呼啸山庄的结构》,成为《呼啸山庄》研究的开山之作。英国批评家阿诺德·凯特尔甚至称其为"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作品。此后研究者运用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小说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和完成的艺术,本文通过试图借鉴中、西方现代叙事学理论,对<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的分析,来展示<呼啸山庄>在叙事时间的设计的独特之处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是贯穿整个故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这部小说所讲的是希斯克利夫一生的传奇,从他还是弃儿的幼年到耄耋之年所经历的一切。作为《呼啸山庄》中的第一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个性及其成因,无疑是整个故事发展的重点所在。本文将就其个性进行详细探究,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去理解《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描写了弃儿希斯克利夫对呼啸山庄进行报复的故事。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运用娴熟的写作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超自然现象与现实相结合,塑造出独特的哥特式恐怖、阴暗的氛围。本文从哥特文学特点的角度分析《呼啸山庄》中的哥特书写,剖析其典型的哥特特征,深入探讨该小说在背景、人物、情节和主题四方面展现出的哥特文学独有的阴森、恐怖和黑暗的特点,以此让读者深入了解《呼啸山庄》独特的文学魅力以及艾米莉·勃朗特独具一格的写作风格与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9.
《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 ,被誉为英语语言中最震撼人心的小说杰作 ,被列为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 ,为了揭示《呼啸山庄》的忧伤迷离 ,朦胧神秘美感 ,笔者试从《呼啸山庄》的情感模式等四个方面逐一论述小说的朦胧美感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原型分析的角度,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凯瑟琳之爱与希腊神话中描述的爱的原型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他们的爱是古老的爱的原型之再现;《呼啸山庄》的成功既归因于艾米莉敏感的心灵和高度的创造性,又归因于民族集体无意识。借此试图探索《呼啸山庄》与人类文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汤婷 《考试周刊》2009,(8):40-41
《呼啸山庄》历来以深奥的内涵著称,其实,这部作品意义上的多重性是与它的多角度叙事分不开的。本文从对呼啸山庄多角度叙事的分析来探讨作品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原型批评的观点,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和希腊神话中描述的原型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希斯颀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是古老的爱的原型的再现;《呼啸山庄》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及艾米莉个人天才的结晶。这个结论解释了艾米莉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来自何处,也藉此解开了《呼啸山庄》中一些长期困惑人们的谜。  相似文献   

13.
刘宝华 《考试周刊》2010,(48):24-25
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以奇妙的构思、独特的设计诠释了爱与恨的真谛,表现了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三代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作品用屈指可数的场景塑造了几位丰富饱满的艺术形象。各个场景在《呼啸山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意义与价值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从整体上来看,《呼啸山庄》中的语言较为朴素,但是却充满了生机,与此同时小说有很多段落可以有诗歌以及散文的语言特色;主要阐述了《呼啸山庄》的创作背景,分析了《呼啸山庄》的语言特色以及译本语言比较。  相似文献   

15.
《呼啸山庄》是爱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和同时代作家笔下的人物相比,它打破了传统的人物模式。该文从典型环境: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入手,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以及镜像原则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小说《呼啸山庄》问世以来 ,人们对它的评论有褒有贬。它被指责为阴森可怖、病态心理、不道德和异教思想 ,为时人所难容 ,遇到的是普遍的冷遇 ,却逐渐受到后世人的青睐。越来越多人写评论赞扬它的杰出 ,研究《呼啸山庄》的热潮不断涌现。《呼啸山庄》具有独创性、意识流手法、象征主义手法和精妙的语言艺术等四个方面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呼啸山庄》作为英国文学史上叙事作品的典范,它的叙事方式的创新和突破,推动了世界叙事文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借鉴中、西方现代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者这个方面对《呼啸山庄》的叙事特征及功能做初步的研究,较为全面地掌握《呼啸山庄》的叙事特性。  相似文献   

18.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女作家独特的性格和生活经历,作品中极具个性的人物塑造,环境刻画和情节构造方面的哥特手法,使《呼啸山庄》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自问世之日起,《呼啸山庄》就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而百年不衰,研究《呼啸山庄》的著述也层出不穷。运用叙事学理论考察《呼啸山庄》的叙事技巧,呈现出多样化的叙事视角交替使用、戏剧化的多重复调叙事结构、具有显著后现代特征的叙事时空三个方面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20.
储继红 《文教资料》2013,(30):25-26
19世纪的艾米莉·勃朗特有着许多相互矛盾,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性情。这个个性独特的女子在代表作《呼啸山庄》中描绘了凯瑟琳和希斯克厉夫的另类爱情,那是一种你即我我即你的、灵魂高度契合的感情。这样的两个主角身上有着作者双面性情的影子。在某种程度上说,《呼啸山庄》是作者艾米莉双面性情统一、集合的外化。同时,读者也在《呼啸山庄》的阅读中完成了平俗现实生活与激情历险阅读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