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结合本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实验室管理现状,从实用性、安全性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实验室信息系统。该系统面向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实验室安全准入、实验室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实验室安全检查等功能,能够对实验室日程管理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实验室的各业务流程,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
化学重点实验室是特殊的化学实验室,其特点是人员复杂、流动性大、贵重大型仪器多,因此安全管理难度较大。针对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药品安全、仪器安全以及水电气安全等方面内容,结合所在重点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从安全意识、安全制度、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这4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5):259-262
针对高校实验室气瓶管理中人、机、环、管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参照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内容和要求,提出了实验室气瓶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北京科技大学实验室气瓶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从安全教育、气瓶状态、实验室环境和安全管理责任制4个方面建立高校实验室针对气瓶的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牛津大学的安全管理结构及相关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重点分析了其安全运行机制,即如何落实安全责任到人,并通过安全评估程序、安全监督和检查制度以及安全培训来保证实验室安全政策的有效执行,为国内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是强化主管部门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深入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从组织形式与程序、指标体系、评审专家选择以及评估结果确定4个方面分析了评估规则的历史演变以及2015年发布的最新评估规则的实施模式;结合地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评实践,探讨了评估工作组织筹备方法,提出围绕"两种能力"凝练标志性成果、根据各评估阶段侧重点进行自我调整;阐述了新评估体系下实验室在规范日常运行与管理、落实条件保障、强化研究规划与成果积累、落实科教融合等方面的促建作用,为实验室以评促建提供了途径,对加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身内涵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抗疫期间,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着新的风险与挑战。基于此背景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应急属性,从防控疫情、防控实验室安全风险、保障安全运行及保障安全防线4个角度出发,总结了“双防双保”应急工作理念;并在实验室安全加强力量巡查、实验紧急物资配给、实验方案合理调整、实验废弃物应急消纳及实验人员安全健康5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积极实践,提出了“三要素全路径”实验室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以期从原则、方案、理念、机制四个层面为高校实验室安全应急管理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从安全管理、时间管理、信息管理、过程管理4个角度分析了香港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手段和服务理念.最后借鉴香港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讨论了服务式管理如何操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保障实验室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201-203
分析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必要性和安全准入制度的主要内容,阐述了狭义与广义的实验室安全准入的区别。结合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典型做法,从人、物、环境和制度体系4个方面梳理了构建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基本做法。着重介绍北京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和实行安全准入制度以来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做法。这些做法有效提升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安全作为校园安全工作的重点,是一个关系学校、师生、社会的重大问题,影响着校园和谐稳定。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开展实验室安全灾害的产生机理和构成要素研究。通过构建实验室安全评价体系,开展基于AHP-熵权法的安全风险指标评价,确定风险危险等级,可以清晰、完整、全面、科学地把握实验室安全风险背后的成因,进而提出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尽快化解安全风险,保证实验室安全,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实验室尤其是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水平,深入理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全面分析了实验室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成。从人、物和环境三个方面,结合国内外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的实例,具体讨论了人的安全意识、责任和知识,物的位置和状态,以及环境因素,对实验室安全的影响作用。阐述了构建安全体系的五个基本原理,以及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三大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成。分析表明,实验室安全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综合统筹,全员参与,多方投入,借鉴先进经验,不断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