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托车用发动机化油器供油方式油耗高且废气排放超标,针对这一缺点将之改造成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并进行了微电脑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确定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设计了硬件主控系统电路,输人采集处理电路,输出驱动电路以及控制软件等.  相似文献   

2.
针对移动场景下高速可见光通信中存在信号衰减快与系统带宽受限问题,创新设计了能够实现高速、稳定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自适应均衡硬件电路。首先,从自适应控制接收信号衰减角度,提出一种面向移动可见光通信的自适应增益电路设计方案。其次,从补偿通信系统频响衰减角度,设计了一种模拟预均衡与后均衡电路。最后,基于所设计的电路搭建了可见光通信硬件测试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将自适应均衡电路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可以有效提高通信速率,还可有效克服移动过程中信号衰减与中断问题。  相似文献   

3.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机是用来控制交通路口信号灯转换的设备。本文除了对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机的四种控制方式、十余种基本功能进行了说明外,着重阐述了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机的硬件实现方案,它包括电路部分、机械部分、系统接地部分和系统保护部分.  相似文献   

4.
交通路口信号灯控制系统已成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瓶颈。为解决交通信号配时不合理问题。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交通信号系统中,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时采集交叉路口各方向交通强度数据,根据车流量的动态变化情况,自适应控制交通信号灯各相位周期和比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减少车辆在交通路口的平均滞留时间,提高车辆通过能力,缓解交通阻塞。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交叉路口交通流到达和排队延误规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并建立了以PI值最小为目标的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理论模型。该信号配时方法与通常采用的单点自适应信号控制方法的区别在于不但考虑了交通延误,而且考虑了停车次数,实现了对交通延误和停车次数两指标的优化,从而保证了以车队形式到达的交通流可以不间断地通过交叉路口。由于以实时交通流的到达规律为依据进行信号优化配时,因此,该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又是实时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城市交通路口车辆拥堵延误现象,路口交通控制方案现场变更的不便与繁琐,采用了适合我国城市单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的方法,设计了交通信号单点控制的仿真系统,利用该仿真系统,可以在控制方案正式下达路口前,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设计并进行评估,将评估符合要求的方案进行实施,仿真结果和实际应用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设计是以AT89C51为核心的实时控制系统,根据具体硬件,再结合应用对象,设计出相应的程序完成设计。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钟可模拟显示时、分、秒,并可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打铃、播放音乐和广播操节目等。此外系统还设置二个按钮,分别用来调时和调分,以保证时钟与标准时间的吻合。  相似文献   

8.
控制系统开发过程中,软硬件并行开发能够加快设计过程。Proteus拥有功能强大的元件库和硬件电路仿真功能,为了提高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降低开发成本,提出一种类似快速控制原型(Rapid Control Protopyte,RCP)的方案,以验证PID算法的的精确性,即基于Proteus的直流电动机闭环调速系统。与MATLAB等仿真工具相比,利用Proteus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并通过对CPU编程,直接验证控制算法。使用这种类快速控制原型的方法,在实验设计系统开发初期,有助于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CPLD的调光系统,它主要由CPLD控制器、NOMSFET驱动电路、光电池及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器件的反馈回路组成。系统采用PWM恒流调制,通过MOSFET管调节LED的亮度,测量室内环境照度,将其转换成电压并反馈,维持照明在设定水平。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LED自适应反馈PWM调光。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制作了一款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交通灯控制系统由单片机、信号灯控制显示电路、数码管控制显示电路以及功能按键电路等部分组成。采用Proteus平台对交通灯控制系统进行了虚拟仿真,并进行了硬件电路的安装与测试。软硬件测试结果表明交通灯控制系统不仅具有交通控制的基本功能,还能够手动按键/串口通信实时调整通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