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温差电效应发电演示热功小车,演示了从热能到电能再到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过程。该小车以温差发电为电源,利用珀尔帖片、散热片与酒精灯构成核心组件,由酒精灯加热下散热片,下散热片将热量集中到珀尔帖片,珀尔帖片通过上散热片散热,维持珀尔帖片冷热两面有较大温差,输出电能驱动电机旋转,电机带动小车跑动。该小车结构简单,工作原理明晰易懂,运动速度达15 cm/s,演示结果达到了引起人们对温差发电的关注和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光生伏特和塞贝克效应设计了一种混合利用光电和热电的聚光光伏及温差发电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利用聚光透镜克服了太阳能能流密度低的缺陷,采用紫铜片对光伏电池进行热传递,余热能量通过温差发电装置实现二次发电,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为了测试温差发电对装置的影响,分别进行启动和不启动温差系统试验,发现输出电流基本相等,联合发电状态下,输出电压有约0. 5V明显提升。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差发电片和聚光光伏电池的负载选择合适的参数时,装置的输出功率提高5. 26%,太阳能转换效率能提高了5. 45%。  相似文献   

3.
开发了用于模拟发动机冷却系统温差发电的试验台,实现了冷热端温度和输出电压的显示。利用该试验台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由于集热器存在一定的热阻使得热端温度低于冷却水温度,而散热器没有外部冷却导致散热效果较差使得冷端温度高于环境温度;而当采用风机冷却时,温差会变大,温差发电片输出电压明显升高;但当风速升高时,由于冷端和热端温度同时下降,变化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位教授在桌上放了一杯温水,用特殊的方法让它保持恒温,然后又在桌上分别放了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当他让学生先将手放进冷水中,再放进温水中时,学生感到温水很暖和;当他让学生先将手放进热水中,再放进温水中时,学生感到温水很凉。同样一杯温水,因为方式的改变,学生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这便是著名"冷热水  相似文献   

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112-116
基于温差发电原理设计、制作用于野外紧急充电的便携式温差发电装置,将野外可燃物产生的热能作为热源,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并利用一部分自发电驱动小水泵将装置冷端的热量带走。该装置采用USB接口作为输出端为各种数码设备充电。以塞贝克效应为基础,主要讨论了散热端水量、水流速度等对温差电势的影响以及装置热端加热的最佳搭配方式。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的最佳加热搭配方式是一块固体酒精与10cm高的燃烧架的方式。由4块40mm×40mm低温发电模组组成的发电装置最大的发电功率为3.5~4 W,单位面积发电功率为580 W/m-2。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海水淡化暨分布式发电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在海水淡化的同时,将其他形式能量(温差能、盐差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采用本系统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新能源发电形式,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淡水成本及发电成本。  相似文献   

7.
将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冷冻室中,哪杯水先冻结?有人也许会脱口而答:"当然是冷水先冻结。"实际结果却与我们的推测正好相反。这便是物理热学中著名的"姆佩姆巴效应"。而发现这一现象的却是一位初三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两颗(kē)水果糖,两杯冷水,线绳。1.找两颗同样的水果糖,两杯冷水。2.将一颗糖扔进一杯水中,它很快就会沉底;把另一颗糖用线绳拴(shuān)住,吊在另一杯水中间,仔细观察,两颗糖哪颗溶  相似文献   

9.
实验一观察扩散现象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将两小粒高锰酸钾分别投入两杯水中,试观察比较高锰酸钾在两杯水中的扩散情况.如果你观察到了两杯水中高锰酸钾发生扩散的差异,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结冰比赛     
把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放进冰箱的冷冻室里,哪个会先结冰呢?你能猜到吗?工具百宝箱①两个纸杯②冷水③开水④一台冰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