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那天,我在《作文大王》第2期上看到,某位大哥问“直隶”在哪里。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这个问题可难不倒我。我在各大论坛上找到了相同的答案:清朝时,政府把现在的河北、北京、天津合并成了一个省,叫“直隶”。我又去翻表哥的历史课本,民国时期也有“直隶”这个省份。问题得到了解决,所谓的“直隶”,就是一个由河北、北京、天津组成的一个旧中国的省份而已。(350001福建省福州市乌山路108号科技楼202)神行太保:打破砂锅问到底,坐北朝南找东西。我国旧省名“直隶”,网上一搜泄“天机”。关于“直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西南交通大学肇建于1896年,由时任直隶总督王文韶上奏设立,是中国近代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国近代交通矿冶、土木工程教育的发源地,曾先后定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素有“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和“东方康奈尔”之称。  相似文献   

3.
舜歌《南风》,不仅真实记录了民风民情,也寄寓了自己从“风”中所体察到的民风民情。他的实践是一个最好的典范,确立了中国文学重在反映风俗民情的特点。孔子从这一特点出发提倡“观风”,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学的“观风”传统。舜帝命乐官夔典乐,明确提出要用诗乐来“教胄子”,从而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教化传统。“观风”和“教化”是文学目的论,与目的论相联系文学方法论则是“美刺”,舜文化为这一传统树立了一个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4.
稍有常识的中国人都知道,中英《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租期”为99年。中国人民耻辱的历史,由此揭开序幕。《大地》第9期刊文介绍清政府“割让”香港内幕,摘录如下: 19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道光皇帝在太和殿召见刚从广州风尘仆仆回京的直隶总督钦差大臣琦善。道光问:“听说英国人要我们把香港割给他们,香港是什么东西呢?”琦善答;“是个小渔村,坐落在南海边上。”道光问:“那能有多大啊?”“小得很,中国是一个鸡蛋,香港只是蛋上的  相似文献   

5.
1900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它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义和团初起山东。1899年冬,传播到河北中部。1900年春,义和团在保定地区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当时直隶义和团活动的中心。1900年5月,义和团控制了保定地区,聚集了一支强大的反帝革命武装,粉碎了代表帝国主义利益的清廷军队的反革命“围剿”,直接推动了  相似文献   

6.
八十多年前,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民族的独立,掀起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直隶义和团是当时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先锋和主力,狠狠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走狗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  相似文献   

7.
在封建社会中,治河历来被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要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连绵不断的河患加剧了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的动荡。人们对河患“闻者心惊,见者胆落”。一般官员也视治河为畏途。周馥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亲信僚属,曾一度署理永定河道,多次受命治河,果敢任事,不辞劳苦,见解独到。人们评论说,周馥一生“功德在民,尤以河工为巨”。从1871年到1904年,他多次对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滹沱河等直隶河道和黄河进行堵筑、勘察和治理,取得了(?)的成效,他还潜心研究(?)治河经验,(?)治水述要》(?)自己的治(?)思想,堪称(?)可多得的治河专家。本(?)试图对周馥的治河思想和实践做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座落在河北省保定市市中心。清王朝问鼎中原后承袭明制,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地处京师(北京)附近的北直隶被改为“直隶省”。明代临时性的军事官职“总督”,逐渐成为清代地方最高军政官员,乾隆年间督抚制度日趋成熟后,直隶总督因直隶省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名列全国八督之首。直隶总督设于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全称是“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职责是“综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也就是管辖直隶省的一切军民政务。鸦片战…  相似文献   

9.
谷霞 《中学生物学》2003,19(2):62-63
为了检查大家的教学 ,也为相互学习 ,互相研讨 ,学校搞了一次全校的公开课。我所开的公开课的内容是“种子萌发的条件”。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设计上 ,课前我通知学生不带书 ,只带笔到实验室上课。在“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探究活动中 ,当我让他们猜猜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什么时 ,因为没有书作参考 ,学生们只有自己思考 ,结果作出了大胆的假设 :种子萌发需要土壤、空气、水、合适的温度 ,还有阳光。当我听到“阳光” ,马上想到以前学生考试填“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这个空时 ,很多学生都加上“阳光” ,我…  相似文献   

10.
同在20年代初,郭沫若创作了诗歌《天上的街市》,鲁迅创作了小说《社戏》。“天上的街市”美丽富饶,人们的生活自由幸福。《社戏》中“我”的外婆家平桥村环境幽静,民风淳朴,劳动人民纯洁善良,友爱无私,生活自由,是童年的“我”难得的“乐土”。“街市”和“乐土”是两位作家在黑暗社会里描绘出来的两个艺术意境,其思想意义都是对社会的思考。辛亥革命后,封建割据,军阀混战,列强瓜分掠夺,人民生活困  相似文献   

11.
1917年,京兆、直隶发生水灾,中国红十字会展开赈济活动。在这次救援活动中,中国红十字会筹款募捐,散放急赈、冬赈总计达2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灾害对京直社会的冲击,显示出民间社团在社会救助中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后,中国开始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形成历史上罕见的留日运动。直隶省是清末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游历官绅较多的省份,在北方各省中更是遥遥领先。这既得益于清政府的政策支持,直隶地方官员的积极响应,也是适应了直隶新政对人才的需求。留日人员归国后,为清末民初直隶新式教育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清末顺直咨议局到民国顺直省议会,直隶省议员的工资呈增加趋势。从当时工资水平来看,远高于一般工人及农民,说明议员处于社会中上层。但是议员的工资低于行政官员的工资水平,又说明作为地方立法机关的顺直省议会,在地方权力结构的地位仍低于行政机关。由于财政枯竭,议员的薪水到后期往往长时期拖欠,致使议会的会务难以正常维持,成为近代直隶议会衰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义和团运动自 1898年在蒋家庄首举义旗 ,运动迅猛发展 ,此后直隶境内的义和团由南向北发展 ,到 190 0年春在京津保地区形成高潮 ,可以说直鲁两省义和团运动的早期斗争是高潮到来的基础 ,而高潮的出现 ,则是早期斗争的继续与发展。而决非“主力转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长期在京津地区学习、工作,进行革命活动,与北洋法政学堂及其后身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直隶教育会、北京大学乃至当时北京政府教育部以及中国社会党天津支部、北京政府国会各政团、国民党北方组织多有交集,但相关资料十分缺乏。本文辑录了当时报纸、杂志的若干记载,并加以简单的注释,以期有益于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张小丽 《教育学报》2006,2(5):36-41,57
1901-1904年,为赫尔巴特教育学传入中国的最初阶段。其间,中国学界对它的引入,至少有两个不同路径学术著作的翻译和留日速成师范生的听课笔记。与之相对应,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教育学文本学术著作与讲义纂集。后者又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如湖北和直隶对波多野贞之助讲授内容的不同取舍。这种特殊的历史际遇,成就了中国现代教育学在产生之初的特殊学科形象。  相似文献   

17.
捻军失败后,因直隶善后问题而在清政府高层中引发了淮军等勇营武装能否留防直隶的论争,最后以“直隶附近京畿并两陵重地,宜用兵而不宜用勇”而否决了淮军等勇营武装留防畿辅之议。然而,以天津教案为肇端,随着外来侵略势力对畿辅地区一波又一波的武力威胁,清政府迅速对淮军开启了大门,随后淮军等勇营武装开进直隶,并落地生根,成为宿卫雄师。直隶地区不同武装力量的迅速转换,标志着在国际风云的冲击下,清政府不得不进行被动的因应和调整。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中国人赴日留学的大潮中,鲁籍留日生人数众多,清末时便成为仅次于直隶的江北第二留日大省。进入民国时期,赴日留学的人数仍稳居江北各省的次席。据现有的资料估算,民国时期山东约有1400人负笈东瀛。便利的海路交通、早期留日生的宣传鼓动、自身发展的需要与抗日救亡的驱动等,是促使山东学子在中日关系波澜丛生、风波迭起的背景下仍把日本作为留学首选国度的主要原因。鲁籍留日生除具有全国留日学生的一般特征外,也因山东特定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而呈现出一些独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张森 《教育与考试》2013,(1):42-47,60
清代顺天乡试共产生了112名解元,但籍贯是直隶省(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天津地区及北京地区)有106名,除去两名信息不全者,还剩104名。这些解元的省内地理分布呈现出与举人分布相契合的态势,同时在考进士时,其中式率要普遍高于一般举人,此外直隶省的解元绝大多数来自书香及官宦之家,而来自贫寒之家的子弟则很少。  相似文献   

20.
直隶地区的城镇在清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呈现出城镇由西部向东部渐而推进的地域特征,随着东部冲积和滨海平原的开发,城镇兴起较快,北部地区则以其山川优势成为皇家练兵、避暑之地而带动了当地城镇的发展..直隶作为京畿重地以及天津受西方列强入侵而开埠,使直隶地区的核心城市及城镇的地域分布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