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把医用药物异丙嗪引入分析化学用作新无机分析试剂,报道了异丙嗪与68种离子的反应情况及其与碘酸根进行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灵敏度、选择性和界限比,建立了检定碘酸根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碱性条件下,铁氰化钾能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异丙嗪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异丙嗪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检测限为5.7×10-9g/mL(IUPAC),线性范围为1.0×10-8~1.0×10-6g/mL,对1.0×10-7g/mL异丙嗪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9%.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双水杨醛邻苯二胺(SALOPHEN)与Fe(III)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2.21的氨基乙酸-盐酸缓冲介质中,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Fe(III)与双水杨醛邻苯二胺(SALOPHEN)形成1:1稳定的棕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62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1'104。铁浓度在0-4.5m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应用于食品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双水杨醛邻苯二胺(SALOPHEN)与Fe(Ⅲ)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2.21的氨基乙酸-盐酸缓冲介质中,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Fe(Ⅲ)与双水杨醛邻苯二胺(SALOPHEN)形成1:1稳定的棕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62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1′104。铁浓度在0-4.5m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应用于食品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和Triton X-100组成的混合胶束对硫氰酸盐和结晶紫与铁(Ⅲ)显色反应的增敏、增稳作用,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陶瓷原料中铁(Ⅲ)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0.5 mol/L H2SO4介质中,在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铁(Ⅲ)与结晶紫和硫氰酸盐形成红色的缔合物,λmax=482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1×104 L?mol-1?cm-1.铁的质量浓度在0~2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显色反应有良好的选择性,主要共存离子均有较大的允许量,方法应用于陶瓷原料中铁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和2.3%,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3%~105%.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利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检验乙醛。在室温条件下,在PH13~14的氢氧化钠介质中,选择1%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0.2~0.7ml与乙醛反应形成稳定紫色配合物。这种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55nm处。方法简便,干扰少,选择性高。能用于有机物中乙醛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铁与硫反应实验"方法生成的副产物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环境.为此新设计的实验方案利用透明玻璃瓶、微型吸气泵、石棉网、灌肠注射器、橡胶塞等器材制成吸气钟罩;利用激光笔光束照射吸气钟罩内的火柴头粉末,引发铁与硫的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被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脱脂棉吸收,避免了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光谱特征及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实验发现:溴酸钾在0.5~3μg.mL-1浓度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的灵敏度高,ε为1.41×105L·mol-1·cm-1,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大多数离子的允许量都较大.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面制品中溴酸钾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1.对现有的CO_2重整系统中铁系催化剂进行改进以期获得更高的产率和产物选择性;2.实现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的高效回收以延长反应体系的可持续性。创新点:1.开发复合铁、镍、铜催化剂用于水煤气变换反应,获得了更高的产物选择性;2.提高了CO_2重整体系在常压条件下液态烃类的产率。方法:1.由核心沉淀法制得复合铁/氧化铝催化剂;2.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CO_2重整反应。结论:1.干、湿条件下的CO_2重整过程产生相同数量的CO;当温度高于500°C时,CO的产率达到饱和。2.采用镍作为铁催化剂助剂时,CO的选择性从85%降低到76%,但是产物中可检出9%的甲烷。3.采用铜作为铁催化剂助剂时,尽管CO_2的转化率降低了一半,然而CO的选择性提高到了95%。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汞(Ⅱ)-邻菲罗啉-曙红Y体系的光谱特征,并考察了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灵敏度、选择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检出限可达2.18ng·mL~(-1).据此,提供了一种用RRS技术,灵敏、简便、快速测定Hg(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了苏教版化学教材中氯气与铁、铜反应实验存在的缺点,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痕量铁(Ⅲ)对过氧化氢氧化甲酚红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铁(Ⅲ)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2-1.6μg/25mL,检出限为2.6×10^-9g/mL。试验考察了2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且用该方法测定人发中的痕量铁,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2%,试样加标回收率为96.3%-105.0%。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铁酸盐固体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催化剂用在乙腈为溶剂的过氧化氢氧化苯羟基化反应,对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发现MnFe2O4/SiO2催化效果最好,在温和条件下即可获得16.2%的苯转化率和87.7%的苯酚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新显色剂1-(4-硝基苯基)-3-(2-吡啶)三氮烯NPPDT的合成及其与镉的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Tween-80的存在下,Ph=9.23的Na2B2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镉发生显色反应,镉与NPPDT形成橙黄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64nm处.该方法测定微量镉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在碱性介质中,二价镁离子与偶氮染料酸性铬蓝K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的颜色由深蓝色变成了紫红色,最大褪色波长在581 nm处,另在504nm处产生吸收峰.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光谱特征及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结果发现,镁离子在0~0.8μg.mL-1浓度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该方法的灵敏度高(摩尔吸收系数ε为2.16×104L.mol-1.cm-1),选择性好,对大多数离子的允许量都较大.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镁离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铁的方法,探讨了方法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以钛铁试剂为显色剂,可于560nm处测定土壤中铁的含量,铁含量在0-3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Y=0.0889x,相关系数1=0.998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K560=5.12×10^4L·mol^-1·cm^-1。该方法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此法用于土壤中铁的测定,结果与磺基水杨酸法相符。样品标准加入回收率分别为95.6%~99.9%,相对标准偏差为0.34%-0.53%(n=6)。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盐酸异丙嗪局部注射治疗肢端寻常疣的效果并探讨其治疗原理。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将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和注射用水混合液0.4-1m l注入疣体基底部,至疣体变苍白为止,每次注射总药量〈25mg,注射后局部外用碘伏消毒,每日2次。对照组,局麻后采用CO2激光治疗,术后口服和局部外用抗生素。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复诊1次,根据皮损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治疗,共6次。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皮损完全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有效:70%≤皮损消退≥30%;无效:皮损消退〈30%。痊愈和显效病例数百分比合计为有效率。同时首次用小白鼠进行动物试验对盐酸异丙嗪局部注射的治疗原理进行了探索。结果:治疗组100例,痊愈83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0?对照组100例,痊愈65,显效13,有效22例,无效0?两组比较有效率X^2=1.10,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异丙嗪局部注射治疗肢端疣安全、有效与CO2激光治疗相比术后护理更容易,更不容易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8.
试验了腰果酚醛铁聚合物(PC-Fe)对乙酸-正丁醇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腰果酚醛铁聚合物具有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性能;乙酸与正丁醇反应的最佳条件:n(乙酸)∶n(正丁醇)=1.1∶1,反应温度为112℃~122℃,PC-Fe用量占0.79%(摩尔分数),反应时间4 h,酯得率达到84.3%.yh  相似文献   

19.
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pH5.00的HAC-NH4AC缓冲溶液中,铁与铁试剂(7 -碘-8 -羟基喹啉-5 -磺酸)产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0 nm且其他金属离子不干扰反应.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紫菜中铁含量的方法,Fe^3 +含量在0.02 ~3μg/mL范围内遵守Beer定律,测得福建晋江海域每克干紫菜中铁含量为641.13μg,相对标准偏差(RSD)1.41%,回收率97.5% ~104.5%.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三节硫与铁的反应实验装置为开放式,为使铁完全反应,铁粉和硫粉混合比例为1:1,使未能与铁反应的硫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既污染环境,又降低课堂效率。笔经过反复实验,改进了这一装置,并实践于课堂,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