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年寻兔联     
兔年来临,我在绚丽多姿的联苑中,寻找含“兔”的对联,收获不小。如流传在长江沿岸很有情趣的时令对: 兔走乌飞,地下相逢评月旦; 雁去燕来,途中偶遇说春秋。  相似文献   

2.
辛卯说兔     
李刚 《兰台内外》2011,(1):64-64
2011年是农历的辛卯年,是十二生肖的兔年。"兔子"名称的由来在汉代以前,古人认为兔子无有雄者。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兔"望月而孕,口中吐子"。雌兔只须对月亮飞一飞眼就"有了身孕"。  相似文献   

3.
幽默戏曲联     
早年在农村看戏,草台班甚为流行。台下看客黑压压,台上热热闹闹锣鼓声。戏台两旁,好事的读书人往往贴上一副戏曲对联助兴,很有情趣。如:窦娥冤、秦香莲、黛玉葬花、孔雀东南飞,自古女子多薄命;文昭关、野猪林、苏武牧羊、关羽走麦城,从来男儿怀悲愤。横批是“悲从中来”。这副戏曲对联无疑是“微型说明  相似文献   

4.
今年8月30日至9月3日,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中国中际展览中心举办,印度成为此次书展主宾国,给BIBF带来一个月亮之国("印度"梵文的意思是月亮)的美丽色彩.  相似文献   

5.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用对联抒怀畅志,传情达意,言思意用,乃炎黄子孙之乐事.然而,古往今来运用对联献媚拍马也不乏有人,最脍炙人口的拍马联当首推清代两位状元的"杰作".  相似文献   

6.
"痛恨绿林兵,假称白 日青天,黑暗沉沉埋赤子; 克复黄安县,试看丹霄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这副在湖北省红安县流传甚广的对联,被人认为是最早岀现"红军"名称的对联.而创作它的人,是当时的著名书法家、董必武的表叔——吴兰阶.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月亮"颇受中华民族的青睐,尤其在古典诗词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文人墨客们对她顶礼膜拜,渴慕向往,以奇妙的幻想和艺术的彩笔赋予她丰富的情感内涵.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月亮和人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升沉起落,流转变动,人和月共喜,月与人同忧.……  相似文献   

8.
"此夜中秋月,清光十万家";"一年明月今宵多,但愿一见九州同".月亮赋予诗人以灵感,诗人为月亮添光辉.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高淳区档案馆保存有一份1948年2月17日"国民党首都卫戍司令部通报高淳月亮湖共产党活动"的档案[1],上面提到中共地下组织以贩卖茶叶、草纸等为掩护,活动于苏皖交界的月亮湖等地区.月亮湖原是高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水网圩区,高淳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就诞生于此.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28日, <华商报>"西安新闻"栏目中"把西安160地名编成相声"的报道,传达了一组令人回味的信息:的哥郭伦奎家住商洛,在西安当出租车司机.他把西安的地名编成相声和对联,而且很有文化味儿.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为农历己丑年,生肖排列属牛,又称牛年.在我国深厚文化中.有不少与"牛"有关的文化.在牛年到来之际,品赏一下牛文化亦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12.
今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南召县城中心广场人山人海,十余万群众聚集于此,赏花灯、看焰火、猜灯谜、对对联.这是南召县第36届灯谜艺术节的宏大现场. "丑去寅来,与时俱进,档案局祝全县人民心想事成;拓宽思路,争创一流,开创南召档案工作新局面"巨型对联下的"南召县档案局元宵节档案基本知识谜语区"格外引人注目.求新、求异心理吸引着人群蜂拥而至,争相猜射档案灯谜.  相似文献   

13.
由于爱好对联,笔者在研读我国著名诗人、大学者郭沫若的诸多对联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郭沫若不但从小擅长作诗对联,而且多次在身处窘境时,利用对联摆脱尴尬.  相似文献   

14.
一 预设(亦称"前提")在语用学诸分支中用途是最广的,是语言应用中的逻辑规律问题. 诗人心释写了这样一首<怀人>: 谁说他已将月儿独占 醉酒人的话最不可靠 我在桥上举杯 圆月一样落在了我的唇边 醉酒,吹牛说月亮为他独有,说他举杯可以将月亮请下来,那还有谁?中国人一看便知.  相似文献   

15.
楼金 《声屏世界》2011,(11):106
月亮是皎洁的,月亮是纯洁的,月亮是温暖的,月亮代表很纯洁的心,两个月代表两颗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就代表了快克品牌与朋友们心心相照,纯洁明亮。--楼金董事长在会上发言摘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的"朋"字,之所以是由两个"月"字组成,不是简单的时间概念  相似文献   

16.
月亮花     
小镇上的梅花开了。风递过清沁的幽香,清晨里热热闹闹的小镇静寂了片刻。人群里有人惊喜地嚷起:"月亮花开了啊,真香啊……"像一枚石子激起千层浪,小镇又喧嚷了起来。南来的,北往的,赶集的乡人,商人,卖菜的,卖包子的……月亮花成了亲切的,化解寒冷的话题。梅花就是月亮花。小镇的人都称这在数九寒天开放的花为月亮花。"梅花"还是一个中年女子,在临街的  相似文献   

17.
有一副老对联,上联是: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亦难丰润;下联是:怀柔有道,知顺义,皆遵化,便是良乡.巧妙地将京郊及周边地区的"密云"、"三河"、"玉田"、"丰润"、"怀柔"、"顺义"、"遵化"、"良乡"等地名嵌入联中,毫无雕凿痕迹,且很有哲理.  相似文献   

18.
春节趣谈     
"年"的起源与"春节"的由来 "年"是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日"、"月"、"年"是组成历法的三要素. 远古时期,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们首先根据太阳出没规律产生了"日"的时间概念.至农耕和畜牧业产生以后,人们经过长期观察,逐步掌握了月亮圆缺的规律,于是他们以"日"这个时同单位来计算月亮变化的周期,进而产生了"月"的时间概念.随着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人们需要掌握较为准确的农时和季节的交化,于是就产生了原始的"年"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不要把"守株待兔"当成"守X待Y" "守株待兔"语本<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相似文献   

20.
张琳 《大观周刊》2011,(4):22-22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柔美细腻的音色.熟悉的旋律却有糟不熟悉的歌词.所有的这些再配之天然绿色乐器树叶吹奏的曲调.苗语版的《小河淌水》给人们带来独特的情趣和宁逸欣享的同时,也敲打着人们柔软的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