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眼子菜属、角果藻属和水麦冬属1 9种植物的花粉形 态进行了研究。在对比观察的基础上,总结了各属的特征,归纳了眼子菜属的花粉类型,并讨论了一些有关分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对广义的罗汉果属进行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础 上,进一步对该属作了分类学的修订。  主张将罗汉果属的三个亚属提升为三个属即自兼果属、小球瓜属和罗汉果属。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菊科莴苣属Lactuca L. 的分类订正, 文中起用了乳苣属Mulgedium Cass.和山   莴苣属Lagedium Sojak两个较老的属名, 建立了二个新属,即翅果菊属Ptrocypsela Shih与假   福王草属Paraprenathes Chang. 文末提供了莴苣属及邻近属以及东亚地区的有关种类的分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江西、浙江、四川的万年青Rohdea japonica,开口箭Tupistra chinensis、筒花开口箭     T.delavayi、金山开口箭T.jinshanensis以及弯蕊开口箭T.wattii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其中筒花开     口箭、金山开口箭和弯蕊开口箭的核型为首次报道。万年青属的基本核型为2n=38=26m十10sm十 2st;开口箭属的基本核型为2n=38=26m+12sm,两者极为相似。本文还对万年青属、开口箭属 与其邻近属——铃兰属Convallaria、吉祥草属Reineckia、白穗花属Speitantha,蜘蛛抱蛋属Aspi- distra等的核型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蔷薇科李亚科两个种的改隶新组合,将广义李属中的背毛樱Prunus hypotrichodes改隶为杏属中的背毛杏Armeniaca hypotrichides;疏花稠李Prunus laxiflora改隶为疏花樱Cerasus laxifiora。进一步研究的结果,同意前苏联学者G.V.Eremin et V.S.Simagin的意见,将稠李属中的种斑叶稠李Padus maackii改隶为樱属中的斑叶樱Cerasus maackii。  相似文献   

7.
文章报道了在青海省西宁市发现的茄科(Solanaceae)假酸浆属(Nicandra)植物——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des),该植物代表了青海省一个新归化属。本研究对其形态特征、标本采集地环境进行了描述;基于rbcL序列对青海省的茄科植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假酸浆与茄属、辣椒属和曼陀罗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假酸浆在青海的发现更新了假酸浆属在我国的分布格局,丰富了青海省茄科植物的种类,但其对青海本土植物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云南西北部怒江峡谷的豹子花属及其近缘的百合属、大百合属和贝母属的12个分类群为 材料,分析比较了这几个属的核形态特征。 12个分类群的体细胞静止期染色体形态相似,均属于复杂染色中心微粒型;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形态也相似,都属于中间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染色体着丝点端化值在79.9-82.2%之间;核型不对称程度一致;故这4个属的关系密切。对本地区的12个分类群来说,核型变异主要在于次缢痕位置的差别。豹子花属和百合属在它们的一对m或sm染色体近着丝点处具有次缢痕,并且豹子花属和高海拔处的百合属植物(如L.souliei)在其st或t染色体的短臂上缺乏次缢痕,表明豹子花属同百合属特别是同高海拔处的百合属植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在1994年发表的“兰科植物区系中一些有意义属的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一文中介绍了 此新亚属——显柱舌唇兰亚属的分布格局及其与舌唇兰亚属的区别。现将它正式发表。此新亚属含12种,其中1种为新组合种。  相似文献   

10.
运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对狭蕊龙胆属Metagentiana10种及其近缘属22种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ITS分析结果表明狭蕊龙胆属是一个多系群:在系统发育树上,双蝴蝶属Tripterospermum和蔓龙胆属Crawfurdia的种类位于狭蕊龙胆属各分支中,而且双蝴蝶属和蔓龙胆属的种类也相互交叉;这一结果不支持将3个属各自独立为属。但是,在所有分析中,3个属共同形成一单系分支,是龙胆属Gentiana的姊妹群;这一结果与形态学、花部解剖学、细胞学、孢粉学和胚胎学等证据基本一致,狭蕊龙胆属应该从龙胆属中分离出来,它与双蝴蝶属和蔓龙胆属有更为密切的亲缘关系。根据分支图,在狭蕊龙胆属、双蝴蝶属和蔓龙胆属组成的复合群中,现已知的染色体基数x=17、21和23可能存在网状和平行进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肋柱花属的属下分类、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用分支系统学的方法和原理,用计算机PAUP程序处理,获得了几个最简约的支序图。  肋柱花属属于龙胆亚族辐状花冠群,在这群中,论亲缘关系它与辐花属最近,与獐牙菜属次之,而与黄秦艽属关系较远。  獐牙菜属在进化程度上较肋柱花属低,因此它被选为肋柱花属的外类群。 经过支序分析,肋柱花属的18个种根据Hennig的“共近裔性原则”可组合为三个组,其中肉质根茎组为较原始的组,肋柱花组为中级进化水平的组,合萼组是进化程度最高的组。 肋柱花属是北温带分布型的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直达北极。从种的地理分布型分析,表明秦岭一横断山区是本属的起源与分化中心。 随文报道了一个新组、一个新种和一个新变种。  研究了全部种类的命名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的原莴苣属植物提出的分类订正。是笔者前一篇文章《莴苣属订正 及亚洲大陆菊科植物二新属》的续篇。文中建立了两个新属,即毛鳞菊属Chaetoseris Shih和细莴苣属Stenoseris Shih;文末及文中提供了本文所涉及的一些属种的分属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多蕊石灰树属与花楸属在性状上没有明显区别,故应予以合并。提出了墨脱花楸Sorbus medogensis 这一新名称。  相似文献   

14.
经研究结果表明,青冈属Cyclobalanopsis与常绿栎类花粉形态特征基本上是一致的,   如花粉的形状和大小,萌发孔的类型以及外壁的结构均很相似。作者支持将青冈属归入栎属,  作为属下等级,即青冈亚属(Subg.Cyclobalanopsis)的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12种乌头属Aconitum L.和18种翠雀属Delphinium L.植物的染色体。在12种乌头属植物中,除粗花乌头A.crassiflorum为四倍体(2n=4x=32)外,其他种类都为二倍体(2n=2x=16),中甸乌头 A.piepunense中有B染色体存在,牛扁亚属Aconitum subgen.Lycoctonum的二倍体植物与乌头亚属Aconitum subgen.Aconitum 植物的染色体在大小和形态上有明显区别;所有18种翠雀属植物都为二倍体(2n=2x=16),其染色体在大小和形态上极为相似,但与乌头亚属的染色体易于区别。翠雀属植物的核型不对称性程度明显高于乌头属植物,因此从染色体证据来看,翠雀属要比乌头属进化。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国产毛茛属Ranunculus L.11种及其4个近缘属——美花草属Callianthemum C.A.Meyer、   侧金盏花属Adonis L.、碱毛茛属Halerpestes E.Greene、水毛茛属Batrachium S.F.Gray 5种植物的染色体   数目和形态。发现美花草C.pimpinelloides(D.Don)Hook.f.et Thoms.、川滇毛茛R.potaninii Kom.、深   齿毛茛R.popovii var.stracheyanus(Maxim.)W.T. Wang、高原毛茛R.tanguticus(Maxim.)Ovcz.、石龙   芮R.sceleratus L.、西南毛茛R.ficariifolius Lévl.et Vant.、褐鞘毛茛R.sinovaginatus W.T. Wang、三裂碱毛茛H.tricuspis(Maxim.)Hand.-Mazz.和碱毛茛H.sarmentosa (Adams) Kom.9种植物为染色体基数x   =8的四倍体(2n=4x=32);短柱侧金盏花A.brevistyla Franch.、丝叶毛茛R.nematolobus Hand.-Mazz.、   棱喙毛茛R.trigonus Hand.-Mazz.、茴茴蒜R.chinensis Bunge 4种植物为染色体基数x=8的二倍体(2n=   2x=16);毛茛B.japonicus Thunb.、黄毛茛R.laetus Wall.2种植物为染色体基数x=7的二倍体(2n=2x   =14);水毛茛R.bungei (Steud.) L. Liou  有二倍体(2n=2x=16)和三倍体(2n=3x=24)两种细胞型。根  据染色体资料,讨论了上述5属的属间关系和毛茛属中一些种的种间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国乌头属Aconitum三亚属53种及变种的药用植物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纳出该属植物根部组织构造的6大类型和18种亚型,找出了鉴定乌头类药材的解剖学特征。并结合植物分类学。化学分类学、细胞染色体和毒性,探讨了该属组织构造与植物系统演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部具有较进化的I型和II型构造的植物,含毒性很大的双酯型生物碱,主要存在于乌头亚属乌头组3,5-11系中;较原始的Ⅲ型、Ⅳ型及少数小根类Ⅱ型构造的植物,含毒性较小的阿替生和胺醇类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露蕊乌头亚属和乌头亚属乌头组1—2系;更原始的V型和Ⅵ型构造的植物,含毒性更小的牛扁碱型生物碱,主要存在于牛扁亚属中。本文还从解剖学的角度对乌头属下等级的系统位置作了讨沦。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了假鹰爪属Desmos 4种植物和皂帽花属Dasy-maschalon 3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假鹰爪属植物叶片近轴面表皮具大型球状含晶簇细胞和不含晶簇的表皮细胞两种类型,远轴面表皮细胞均具一较小的晶簇;叶肉组织明显分化为栅栏组织细胞和海绵组织细胞,油细胞分布于第2层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内,单位毫米叶宽油细胞数为4~6个;主脉维管组织被薄壁细胞分隔成束状。皂帽花属植物叶片近轴面表皮细胞形状相同,均具一晶簇,远轴面表皮细胞的晶簇和近轴面表皮细胞的晶簇相似;靠近上、下表皮的叶肉组织均分化为栅栏组织细胞,在两层栅栏组织细胞之间分化为一至几层海绵组织细胞,油细胞分布于海绵组织内,单位毫米叶宽油细胞数为2~3个;主脉维管组织形成连续的环状。由此可见两属叶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因而支持假鹰爪属和皂帽花属为两个独立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昆栏树属(Trochodendron)、水青树属(Tetracentron)和领春木属(Euptelea)是一群 种数少而较原始的被子植物。它们主要分布于我国。 对于它们的系统位置存在着不同的看 法。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一方面为讨论系统位置时提供孢粉学的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为鉴定化 石花粉提供依据。 从花粉形态看,支持这三个属分别成立三个科。昆栏树属和水青树属花粉具三沟,而木兰科为单槽类型,因此不同意把它们放在木兰科(或目)。领春木属花粉具皱(rugate),皱膜上具粗颗粒(短条),如果皱进一步缩短和增加数目,类似于金缕梅科某些属,因此支持ronquist     (1968)把领春木科放在金缕梅目。Hutchinson(1969)把昆栏树属和领春木属放在同一科(昆栏树科),从形态结构,导管存在与否,染色体数目,这两属差异较大,同时花粉的形态差别也较大,本文不支持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20.
藁本属Ligusticum L.属伞形科Umbelliferae芹亚科Apioideae Drude阿米芹族Ammineae Koch。它在阿米芹族中,是一个较进化的类群,是介于阿米芹族与前胡族Peucedaneae DC.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藁本属全世界60余种。我国现知有34种,占该属种数的二分之一,其中28种及2个栽培变种为我国所特有。本文比较分析藁本属的形态学性状和孢粉学性状,以小总苞片及其相关特征作为该属次级划分的主要依据,将藁本属分为两个类群,并对该属的种类作了增补,对一些种的名称、分布作了补充修订。文中还记载了4个新种。喜马拉雅藁本L.elatum(Edgew.)C.B.Clarke和开展藁本L. thomsonii C. B. Clarke var.evolutior C. B.Clarke,系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