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衣善新 《钓鱼》2009,(10):22-23
我在《再谈盲区》一文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 “在上面的分析中,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大多没有考虑鱼钩的重量。实际上,在钓鱼活动中,鱼钩对漂尖的影响很明显。如果调目多于钓目,饵的化散和鱼吃饵抬头引起的漂尖反应是不同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钩的重力所引起。钓饵化散时,钩对漂尖仍有作用,漂尖上送少些。鱼吃饵上送时,钩在鱼嘴里,已不对漂尖发生作用,漂尖上送的距离要大些。”  相似文献   

2.
安在胜 《钓鱼》2008,(6):20-21
在钓鱼活动中,竿线漂钩饵是钓鱼必不可少的几个主要要素。然而当我们具有了一流的竿线,上乘的浮漂,状态不错的饵料,令人满意的钓位,就是说我们占尽了天时、地利,就一定会有好的收获吗?我的回答,不一定。你什么都有,但如果你不能真正明白怎样调漂,没有读懂浮漂的语言,那么这一切都是白搭。这就是我们常见到有的钓友不论从钓箱、钓竿、钓线、浮漂乃至抄网、鱼钩都是名牌,但却常常钓获廖廖或者干脆钓不上鱼。这种情况在新手甚至有一定钓龄的钓友中也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就是:一没有掌握正确的调漂方法,二没有真正的读懂漂的语言。而正确的调漂、熟练的读漂却正是钓鱼的关键环节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2001年老鬼钓鱼学校第五期学习班,本人有幸受邀讲解浮漂原理。有天训练期间发现A班一位学员A的浮漂有很多动作,但扬竿中鱼率很低,我看了一会儿发现他用的是漂尾长度约20厘米、15目的硬尾浮漂,我问这位学员浮漂调几目,他回答是三目,我告诉他应该修剪铅皮调六目,钓目不用改变就可提高中鱼率,学员照方法改变调目之后,问题得以解决。之后我到对面鱼池巡视发现有另外一位学员B的浮漂亦有很多动作,扬竿中鱼率也很低,更巧  相似文献   

4.
刘定龙 《钓鱼》2008,(21):26-27
几年前,准备参加一个小型钓鱼比赛。时间紧张,晚上在室内大桶里调漂。第二天早上在赛场验漂时发现,无论怎么验都错了一目。我确信浮漂的浮力不会变化:漂身早已用温水和洗涤剂洗过,不可能是表面油脂和脏物的影响,铅坠也卷的很紧,不可能再对浮漂产生影响。是水的密度不同吗,还是别的原因?比赛当天晚上再次在宿舍里做调漂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浮漂又叫浮子,南方也叫浮标,它由漂脚、漂身,漂尾三大部分组成,细说起来还有目数、漂肩等小的组成部分。钓鱼人用浮漂钓鱼是把它立于水面上几目,通过它露出的目数,观察鱼吃饵的动作。当浮漂出现下沉、上顶等动作后,马上提竿刺鱼,完成钓鱼的一个步骤,所以说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  相似文献   

6.
空军训练营     
《垂钓》2014,(7):30-31
提问:使用海竿钓鱼时,鱼儿拉动竿尖说明鱼钩已经刺入鱼嘴,可是仍然常常空竿,这是什么原因呢? 回答:造成竿尖抖动的原因有很多,可以肯定的是,竿尖抖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在钓组上,鱼撞线或啄食饵料都有可能造成竿尖抖动,但这并不代表鱼钩已经刺入鱼嘴,此时提竿,空钩便在所难免。就像使用手竿钓鱼时,浮标出现动作并不一定代表这是中鱼的信号。海竿的竿尖信号的呈现方式其实并不单调,和手竿的浮标语言一样,都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7.
调漂的真谛     
在钓鱼活动中,竿、线、漂、钩、饵是钓鱼必不可少的几个主要要素。然而当我们具有了一流的竿、线,上乘的浮漂,状态不错的饵料,令人满意的钓位,就是说我们占尽了天时、地利,就一定会有好的收获了吗?不一定。你什么都有,但如果你不能真正明白怎样调漂,没有读懂浮漂的语言,那么这一切都是白搭。这就是我们常见到有的钓友不论从钓箱、钓竿、钓线、浮漂乃  相似文献   

8.
刘定龙 《钓鱼》2009,(4):20-21
二十五、浮钓的方法 1.钓翻身:这是浮钓时最早抓取的信号。它是利用浮漂从翻身到下降到漂尾之前会有一个短暂停顿的特点而设定的钓鱼方法。这种钓法的前提是鱼层很高,饵的雾化和膨松度好,钩子入水就有鱼吃钩。由于是钓水面的最上层,我们可以人为地选择宽肩浮漂,并调整浮漂到较高的目数,使浮漂直接在漂身和漂尾之间翻身,  相似文献   

9.
宋天文 《钓鱼》2008,(13):51-51
有经验的钓友都知道,浮漂调不好,很难钓到鱼。不少钓友往往带着原有的或新买的钓竿和浮漂到钓场去调试漂目。这样做不太理想。一个是,你已经出来钓鱼了,就应该尽快视水情选钓位下钩才是,别人已经开钓了,你还在试漂;二个不好是,在钓场现场试漂时往往要反反复复多少次才能调好。时间上浪费太多,不划算也不值得。  相似文献   

10.
衣善新 《钓鱼》2007,(6S):24-25
一、调、钓目数不同,钓组的灵敏度就不同吗? 悬坠钓法调漂理论里的有一条重要内容:“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在水库钓鱼的实践中,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11.
耿胜利 《钓鱼》2009,(20):22-23
“带钩调漂法”也叫空钩调漂法。其方法是钓组在半水中(至少离底)装上两枚空钩调漂。是以整个线组的重量,即线、太空豆、漂座、漂、铅皮座、铅皮、8字环、两枚鱼钩的重量全部被浮漂承载,剩余的目数为调目。在实际运用当中,可以根据鱼情和饵重,适当调整钓目和调目。  相似文献   

12.
刘自治 《钓鱼》2009,(3):30-31
综观各类钓鱼书刊杂志上,有关手竿钓鱼提竿时机的文章似乎不多,而且各文中所讲的提竿时机都是不外乎那么几种。除了拉黑漂这种台钓浮漂及七星散漂共同的提竿信号之外,还有一种是专门针对台钓漂的,即漂尾上升一或二目并停止不动时,也即钓二目时漂尾上升到露出三四目时即为提竿时机。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全国各地竞技钓场逐渐增多。由于其中放养的鲫鱼都被反复钓过,因而越来越多地出现鱼变“滑”的情况,反映到浮漂上便是漂的动作很好但抬竿无鱼。这种现象相信许多钓手都碰到过。钓这种滑鱼,竞技高手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对策:比如增加饵料的粘度,调漂时钓得钝一些,抬竿时机拖后等等。此外还有一个更突出的变化,就是对浮漂的追求,由原来一味的灵敏转变为灵敏度与稳定性兼顾。那么到底什么是浮漂的灵敏度与稳定性呢?两者都由哪些因素决定呢?作为一个竞技钓手,这些问题是要尽量搞清楚的,这对于选择浮漂的使用场合有很大帮助。一…  相似文献   

14.
刘定龙 《钓鱼》2008,(23):26-27
十五.底钓猾鲫调漂法 底钓猾鱼,最常用、最经典的调漂方法是使用和早期的孔雀翎长身软尾一类的浮漂调3目一线,钓3目一线,抓一线吃口。调3目一线,就是组装好钓组后现场调试,通过增减铅皮使浮漂在钩不落底时水表面只露出3目加大约4分之1目。钓3目一线,就是装好饵后,通过改变浮漂的位置,使浮漂露出3目加4分之1目。只抓一线吃口,就是垂钓时专抓浮漂升降一线的信号。  相似文献   

15.
李寒停 《钓鱼》2009,(7):20-21
山西钓友封居华: 今年年初,我在网上购得某品牌一套三支的高档浮漂(硬尾),到手的第三天正值我休息,于是急忙找个大棚坑去试漂。这个大棚里的主要鱼种是50克小鲫鱼和300—500克大鲫鱼。我嫌钓大鱼麻烦,决定钓小鱼。在套漂里抽出一支1号小漂,空钩半水调2.5目,搓小饵钓2目;拉饵钓3目。我来这个大棚钓个几次鱼,饵料的配方略知一二。在和好钓小鲫鱼的拉饵之后,等了约20分钟见拉饵已经什么漂啊?我很是郁闷……  相似文献   

16.
文龙 《钓鱼》2004,(24):15-15
竞技垂钓,在比赛后期经常会碰到一种吃钩动作很轻、鱼漂信号很小的鱼情。对付这种鱼情,讲究的是“以小制小”:用较小号的浮漂、钓线和鱼钩,调出最合适的灵敏度来应对。冬季钓鱼,鱼吃钩的鱼漂信号本来就小,而在鱼钓得很猾时,鱼漂动作就更难看准了。  相似文献   

17.
二十五、浮钓的方法1.钓翻身这是浮钓时最早抓取的信号。它是利用浮漂从翻身到下降到漂尾之前会有一个短暂停顿的特点而设定的钓鱼方法。这种钓法的前提是鱼层很高,饵的雾化和膨松度好,钩子入水就有鱼吃钩。由于是钓水面的最上层,我们可以人为地选择宽肩浮漂,并调整浮漂到较高的目数,使浮漂直接在漂身和漂尾之间翻身,并在这里停顿较长的时间。在这个较长的  相似文献   

18.
“刘先生,你喜欢钓鱼吗?” “钓鱼!太喜欢了!在国内几乎每个星期天都去。” 来乌干达已数月,身处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很想过一下“钓鱼瘾”,可苦于无处可钓,我们的邻居彼得龙相约钓鱼,真是求之不得。 “要准备些什么?” “钓竿、鱼钩、浮漂、渔线等,浮漂要长否则在波浪里看不清。” 我们立即行动,到街上买了渔线、鱼钩。可是找来找去,就是没有鱼竿可买。想起我国驻乌干达大使馆的院子里有一些翠竹。到那里砍了几根小竹子,解决了大难题。浮漂怎么办?经过反复的比试,还是采用吸饮料用的塑料管比较理想,将它的两端用腊烛密…  相似文献   

19.
张炎冰 《钓鱼》2004,(8):26-26
两个星期前,记者随钓鱼班车去常熟的沙家浜钓了一次鱼,在调5钓3只有慢吞吞浮起1目和懒洋洋下蹭半目的动作中,提竿难得中鱼,可是标尖下挫1目又常常是钩尖不挂鱼嘴,倒挂金钟地刺进了鱼的尾部。请问:这是浮标没有调好,还是钓得太灵了?  相似文献   

20.
钓友们,别来无恙。一个月未见面,听说老余头瘦了许多。原来他学会了连华绑钩,却不会调漂,整日对着水桶里的浮漂发呆,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人家的浮漂扔在水里是直立的,而他的浮漂却是斜躺着的。看来老余头还真有一股钻研精神,令本猪好生感动。今天,本猫就讲讲这调漂。其实,调漂并不难。初学钓鱼一般是钓底,也叫沉底钓。钓的对象主要是鲤、鲫等底层鱼。钓底要求铅坠沉底,同时漂尾直立,露出水面数枪。调漂的要领是浮漂的浮力稍小子铅坠的重力。浮力大了,铅坠沉不了底S过小,浮漂反应就会迟钝。调漂的具体步骤是:一、将浮漂下拉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