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越来越成为一堂重要的课程。一堂优秀的、有效的体育课,不但可以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而且还能磨炼学生的意志,让他们从小养成坚强、乐观的意志和品格。这就是说如果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只是强调让学生锻炼身体,往往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严格意义上讲,学生的心理都是不健康的。前段时间,我曾经对我们学校的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2.
黎文普 《职教论坛》2003,(14):44-45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差异较大,严重影响教师正常的教学。如何改变不利因素,适应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笔者之见为:一、从教学上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兴趣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体育观念,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作用,并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强健的体魄是我们每位学生步入社会从事工作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及时将社会和学校向学生提出的身体要求,转变成他们自己的学习需要。立足于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以一节田径课教学为例,可通过…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如何提高课堂的积极性已成为了体育教学的关键问题。只有激发了学生体育课的热情,调动了他们课堂的积极性,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的本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健康的体魄并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基。基于这一认识,在研究指导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应注重引导教师将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作为己任。  相似文献   

5.
周贤友 《考试周刊》2012,(75):107-107
体育除了能让学生锻炼身体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身心放松。中学体育课教学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来说.一定要有一个健壮的体魄,才能够进行很好的学习。而健壮的体魄来自于身体的锻炼。中学的学习是很繁忙的,所以.体育课就成了平时锻炼身体的一个重要的时间段。那么.体育老师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在体育课中享受到愉悦的氛围呢?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要获得强健的体魄,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是注意饮食,二是注意锻炼。长期坚持下去,我们必能收获强健的体魄。作者在体育课上结合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教学的触动都特别大,充分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认识到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性。坚强的意志是成就任何事业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作为后盾,那么我们将一事无成。事实上,加强体育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对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体育新课标赋于了体育课堂新的内涵,不仅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一节好的体育课,就得让学生“动”起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思路来设计每一堂体育课。笔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是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课教学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体魄,调节学生身心,在情绪低落时可发泄不良情绪,平衡心态。此外,体育课还与用脑学习形成互补。因此,现在基本上所有学校都很重视体育课,都想上好体育课。作者认为,要保证一堂体育课的质量,最基本的就是老师要明白体育课堂上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教学质量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相当重要。我们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努力遵循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少年强则国强,而提高少年的体魄,就在于小学体育的课堂。小学生爱玩爱动,在其他课上可能过于拘束,所以体育课堂是他们放松的唯一方式。在体育课上,小学生将会得到一定的心灵上的放松。可以说体育课,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堂课。我们要利用这一点让小学生更加喜爱体育。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要本着达到课堂目的的效果,让学生觉得体育课也是一堂课,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课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心理导向,把体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体育课寓教于乐在体育教学中有机渗透品德教育,会有助于教师对少年儿童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少年儿童能够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热爱祖国,善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在锻炼身体、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成为品行端正的好少年,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12.
王孝利 《考试周刊》2009,(49):122-122
兴趣是促进学生心理探索和认识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体育兴趣是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动力。要想使初中生喜欢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教师就必须激发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感兴趣.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因此要上好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通过体育课教学为学生塑造一个健康的体魄,使学生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平衡发展。在特教学校中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为促进残疾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平衡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地制异,因人而异,把特教《体育与健康》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开展好特教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与技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勇敢顽强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体育教育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训练、轻心理辅导的现状严重制约着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要从激发学生的体育动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体育习惯做起。  相似文献   

15.
何静 《考试周刊》2014,(68):125-126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堂学习技能的体育课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枯燥无味的,教师永远是让学生重复练习同一动作,一直到学生记住动作为主,可是这样的一节体育课是不被学生喜欢与认同的,更不用说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感受到快乐。随着体育游戏教学法进入课堂,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感受到快乐。  相似文献   

16.
农村学校由于受条件所限,体育课基本都足在室外教学,怎样组织好教学,怎样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是诸多体育教师共同研讨的主题。经多年的体育教学.笔者认为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物质上、心理上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体育课教学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但新课改要求体育课堂教学要首先让学生爱上体育课,轻松愉快地接受体育新技能。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法,从热身阶段、技能训练切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技能活动,同时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侧重学生品质的培养,为学生全面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8.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对小学老师提出的课堂常规要求,往往难以适应,此时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就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精心打造第一堂体育课,使学生在新奇中接受课堂以致喜欢体育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学一年级新生的第一堂体育课,是学生入学后第一次接触正规的体育课,对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所谓的留白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自主想象的空间,不是把课堂安排得像膨胀的气球一样,一触即破。给学生多一点自我安排的空间,就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体育课堂有不一样的体验,可以在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体育课堂也不只是打打球、跑跑步如此机械化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精神,使学生拥有强壮的体魄,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通过体育课的学习让学生拥有服从组织安排、遵守纪律、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我们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