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力地推动了美术课堂各方面技术技能的普及与发展。新的教材从中段开始就涉及了人物泥塑的课程,对初次接触人物泥塑的学生来说是新奇的、高兴的。但是如果在教学中依然遵循15分钟讲解,25分钟作业的基本形式,那么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对今后的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要让学生在初次接触时就能够感受到人物泥塑给他们带来的审美享受,这样学生的新奇感便会一直延续,乃至不断增加。关键就是师生之间如何合理、有效、科学地运用好课上的40分钟,让学生自己去乐学、爱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年级的人物泥塑课是《形形色色的  相似文献   

2.
<正>一说起泥塑,学生们就会特别兴奋,上课前就会早早地摆弄开来,搓呀,捏呀,也不管心里有没有想好要做什么,就是那么开心。现在,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学泥塑,有的用陶泥,有的用彩泥,一条条彩泥色彩特别艳丽,学生们为泥的色彩吸引,更被泥的可塑性打动,它给学生们创造了想象的空间,那怎样让学生们在泥塑活动  相似文献   

3.
泥塑人体是高等院校雕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的泥塑人体教学,是对静态的客观事物临摹,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思想受到限制,不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扩展。因此,改革泥塑人体教学,应从泥塑人体教学模式及方法入手,从观察方法、人体速写到动态泥塑人体写生的教学过程中来进行,以达到提高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动画专业课程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动画角色设计作为重要的专业课程,引入泥塑教学,创新泥塑教学,就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专业兴趣的有效手段.由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才得以顺利实施,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深入阐述动画角色设计课程中泥塑教学的重点和作用,探索课堂泥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泥塑是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泥塑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艺术之美,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但是,当前小学美术泥塑课却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泥塑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意义出发,指出了小学美术泥塑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泥塑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泥塑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泥塑互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真正起到幼儿教育寓教于乐的目的。幼儿泥塑活动兴趣的激发是关键,而兴趣的激发与泥塑活动丰富多彩的展现形式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可尝试开展基于特定主题、以游戏为特征、基于欣赏目的、以交往为导向的泥塑活动,以期更好地指导幼儿泥塑教学。  相似文献   

7.
钱钰华 《考试周刊》2010,(30):209-210
五年制高师泥塑教学的迫切需求,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泥塑课教学,但是现实的课程教学与学生培养目标相脱节,还是传统的陶艺,泥塑小件。介于此,本文提出应用现代陶艺的方法和雕塑的知识,结合民间泥塑的方法,按步骤分阶段教学,这种思路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学生掌握泥塑的造型语言和新型材料,培养了创新能力和拓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黄成雪 《考试周刊》2012,(88):168-168
《西游记》是中华民族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其中描述的花果山就坐落在连云港.是连云港人珍贵的文化遗产。美术教育对西游记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这一情况.许多教育界人士提出将西游记文化与美术教育相结合的观点。而泥塑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达和发挥想象的空间。为此,本文从美术教师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科特征,开展了在泥塑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探究泥塑教学与西游记文化的有机结合。西游记文化除去它本身的艺术价值外.反映的大多是人们驾驭自然征服邪恶的愿望和人定胜天的乐观精神。对于西游记文化我们不仅要保护,而且要继承、发扬并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泥塑是中国的民间艺术,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该设计泥塑教学课堂。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力和立体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初中美术的同时能够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生对于初中美术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难点,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所限.要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就更难了。他们除了从教材中接触一些历史人物外.更多的是从电影、电视剧和文学作品中接触,而这些文艺作品对历史人物的诠释.往往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概念,从而影响他们公正、客观地对历史人物进行认识、评价。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这一点,因为我们的历史教育本身所肩负的一项重任就是让学生明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就泥塑艺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的融合进行了讨论,在对泥塑艺术价值加以了解的同时,明确了其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应用的意义,并对有效融入泥塑艺术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描述,希望能够为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进一步提高该项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泥塑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手工制作技能。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针对泥塑活动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泥塑活动是一个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活动,而创造性只有在开放鼓励的环境中才能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持开放态度,并从学生的角度、以朋友身份与学生一起尝试新鲜事物,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与学生共同面对挫败,共同分享成功。  相似文献   

13.
泥塑活动是幼儿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幼儿在泥塑活动中从小接触、了解,感受传统民间艺术,接受美的熏陶,既可以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又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88):155-156
在我国,泥塑是流传已久的民间艺术。在它身上,充分展现了我国人民在生活上和劳动上的审美追求。当今社会,泥塑仍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向世人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而在我国农村地区,艺术教育基础薄弱,美术教师紧缺,开展泥塑教学更是遥不可及,学生的发展需求一时无法得到满足,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鉴于这一背景,农村小学可以通过整合自身资源,因势利导。与此同时,根据小学美术实际教学情况,展开泥塑教学。文章就农村小学美术泥塑教学现状展开探讨,旨在提高美术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谈盲校泥塑课的教学四平盲童学校鲁桂贞,陈琪珊泥塑是用粘土塑造人像、动物及其它艺术品的一种手工劳动,是盲童学校美工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美工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一)培养盲童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泥塑教学中要反复地对范品进行有目的、有步骤、有系统的触...  相似文献   

16.
<正>本课例是结合学生实际,对普通高中教科书人美版《雕塑》和人教版《雕塑》中的课程进行选择性的改编,旨在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一、教学目标1.通过图像赏析,学生能够概括人物特征,了解雕塑类型、材质、艺术风格。2.学生学会使用泥材料,探索不同的表现技法,掌握泥塑制作要领。3.利用加减法等技法进行泥塑头像写生和泥塑肖像创作。4.学生感受雕塑艺术的独特美,人物肖像的形象美、  相似文献   

17.
泥塑课依然是当代雕塑教学的重头戏,所谓的泥塑课是指以具象写实基础训练为目的的造型基础课,它通常采用泥塑人体写生的方式。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上泥塑课的传统没有变,具有过硬的造型能力是检验雕塑教学基本功的一项重要指标。雕塑教学正是经过传统的训练,并一直延续同样的课题传承给热爱雕塑的青年学子。泥塑课对造型能力的培养当然功不可没,而这之间的点滴习惯的养成也许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8.
苏州泥塑是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是吴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现如今随着老艺人的离世,技艺高超的虎丘泥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作为吴文化民间美术样式之一的苏州泥塑艺术已成为一种珍贵的文物,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美术课堂的教学让学生知道苏州泥塑、了解苏州泥塑,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弘扬苏州泥塑这一传统文化,而且通过动手体验泥塑制作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将苏州泥塑引入课堂对这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泥塑匠人     
儿子在一次战斗中阵亡,父亲十分伤心。他请当地一个泥塑匠人照着儿子骑马挂战刀的照片塑一尊像。泥塑匠人说,一时塑不好,至少要花一年时间,工钱要一千五百两银子,父亲同意了。一晃,一年时间到了。他来了,背来一袋捶揉好的泥团,带来几件简单的工具。父亲惊讶,便问,一年了,  相似文献   

20.
<正>小班幼儿与真正的泥塑活动还是有一步之遥的,因为前期的泥塑活动大多是使用彩色橡皮泥来进行的。橡皮泥具有干净、柔软、可塑性强的性能,符合幼儿爱操作、富于借形想象的心理特点,因此它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小班幼儿由于刚接触泥塑活动,头脑中对泥塑活动的了解总有些"泥塑前概念",这其中既有对泥塑活动的理解,当然也有误解。如刚开始,手执橡皮泥的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