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2008年春节前后,出现两部《闯关东》作品,其—是52集电视剧《闯关东》,其二是8集纪录片《闯关东》。前者故事情节大气磅礴,场面精致宏大,人物形象饱满,引起全国观众的强烈共鸣,形成了收视热潮,是一部具有很高思想性、艺术性的精品力作。后者以开阔深刻的宏大主题、真实感人的史实细节、  相似文献   

2.
<正>细节在纪录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充分运用好纪录片中的细节,可以起到为一部纪录片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这里,我想以近两年我台创作的在中央电视台获金奖的纪录片《塔山赤子》和在省电视节目评比中获一等奖的《小村真情》、《好人邵根泽》、《渔夫和他的网滩文学》等纪录片为例,探讨一下在纪录片中关于人物细节的运用技巧。一、人物细节描述与音响的相互融合电视纪录片中声音和画面的相互融合共同实现了使纪  相似文献   

3.
2007年12月,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了一部反映我国森林版图的大型纪录片<森林之歌>,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这部由国家林业局投资1000万人民币拍摄的11集纪录片,首开中国自然类商业纪录片之先河.<森林之歌>共11集,每集50分钟.除了前两集"政论篇"外,后面9集"自然篇"为我们讲述了9个有主线、有伏笔、有剧情、有冲突、有主演、有背景,具备一切商业大片元素的故事."让动物和植物自己讲故事"是这部纪录片的主题,通过叙事,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特有的野生保护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东北虎及长臂猿等.其中, <家园·云横秦岭>以秦岭深处的森林为背景,以金丝猴家族权力争夺的故事为主线,以其它动物的四季生存、繁衍为辅线向观众展现了秦岭自然风貌和秦岭野生动物原貌.  相似文献   

4.
著名纪录片人冷冶夫是2006届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唯一的亚洲评委,在参加选拔时被问及“如何能够拍摄好的纪录片呢?”他回答:“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故宫》正是如此,在影片建构的宏大叙事中,王朝的兴衰、文明的沉浮通过精美的视听元素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2007年至今,中国出现了这样几部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闯关东>、<金婚>、<奋斗>、<我的团长我的团>等.是什么让这些优秀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呢?又是什么让这些国产电视剧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呢?  相似文献   

6.
细节决定人物电视纪录片的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华强 《新闻爱好者》2011,(20):133-134
"细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在人物电视纪录片中,细节是指作品中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构成人物性格、推动事件发展、描述社会情境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任何一部成功的人物电视纪录片,一定离不开细节的大量运用。事实上,观众看完一部人物电视纪录片,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是几个  相似文献   

7.
2009年1月10日,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和电视新闻学院的众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纪录片<我们的奥林匹克>进行专题学术研讨.<我们的奥林匹克>由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是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型纪录片,该片以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百年历程为参照,以人物故事命运的变迁为依托.体现了"奥林匹克影响中国,中国丰富奥林匹克"的主题.该片于2008年11月在意大利获得米兰国际电影电视节奥林匹克精神价值单元最高奖--荣誉花环奖,这是我国首次获得该项中国体育电视领域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是时代的表情档案,甚至是构成时代表情的一部分.记录重大事件、参与重大活动是中国纪录片意识形态功能的体现方式,从1950年的<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开始,纪录片成为重要节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同<诗经>的"颂"一样,宏大叙事与庄严风格沉淀为一种独特的"颂体",这与它所承担的功能正相契合.  相似文献   

9.
31集大型纪录片<激荡·1978~2008>从一开始就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整部片子的制作周期一共只有4个月,31集.每集30分钟!要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宏大主题展开,而以"80后"为主力的年轻导演团队,对于这30年的历史记忆,仅限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些许模糊、凌乱的碎片!与"中央级媒体军团"相比,第一财经在画面素材、采访资源上毫无优势,第一次操作"财经纪录片",零经验,零参照,甚至在国内电视领域也无先例可循.  相似文献   

10.
故事是文艺作品中用来表现主题的情节,它具备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从纪录片诞生以来,它就注重"讲故事".纪录片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自1922年诞生近百年来仍被放映,这部影片质朴的叙事手法是它至今仍能够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探索频道的神秘悬疑系列和历史人物系列纪录片在故事性上尤为见长.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则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开创了国内电视专栏的纪录片"讲故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央视一套2008年的开年大戏--电视剧<闯关东>一经播出就收到了极具震撼力的效果.它站在过去那段历史的肩膀上,讲述了山东人民在"闯关东"过程中,是如何利用智慧和坚韧创造出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迹与神话的.<闯关东>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既注重对思想内容的深入开掘,又注重电视剧语言与艺术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从而使作品的思想性真正通过艺术性表现出来,使作品的艺术性尽可能承载更深广的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12.
曹华强 《新闻爱好者》2011,(10):133-134
"细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在人物电视纪录片中,细节是指作品中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构成人物性格、推动事件发展、描述社会情境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任何一部成功的人物电视纪录片,一定离不开细节的大量运用。  相似文献   

13.
<筑梦2008>是我国首部纪录北京奥运会筹办过程的大型纪录片.影片运用了多线交叉、宏观与微观兼顾以及对比的叙述手法,以"鸟巢"的建造为核心,通过四个故事,以丰富、鲜活的人物和细节描绘出一幅中国人民共筑奥运梦想的动人图景.  相似文献   

14.
<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总导演任学安率原班人马于近日推出了纪录片新作<公司的力量>,这样一个由媒体人组成的团队用6年的时间锻造出了3部大型纪录片,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纪录片传播的不断思索.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中国媒体上演了一部宏大而豪华的百老汇连续剧:南方雪灾、拉萨动乱、汶川地震、圣火传递、奥运盛会、金融危机……而在焦点不断转移、热点精彩纷呈的媒体狂舞中,一部平实内敛的纪录片<水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奇迹,尤其在文明怪圈日益扩展的今日世界.  相似文献   

16.
王静思 《东南传播》2016,(4):101-103
2015年年底,《中国梦·福建故事》在东南卫视和福建综合频道播出后,收视排在同时段节目前列。先后被全国各大网站和地方电视台转播,尤其通过微信平台传播后,覆盖面广。这部纪录片拍摄历时近一年的时间,制作团队选取了当下比较能代表福建的元素,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区到沿海,从人居到自然,并将大时代的背景穿插到人物故事中,用一种散文式较为轻快的表达方式,来完成这个宏大的主题。在表现手法上,大量用到了高清中低空航拍,用独特的运动镜头表现局部的细节。笔者作为这部纪录片的主创人员,将以《中国梦·福建故事》为例谈谈纪录片创作过程的方法,并试图探讨如何提高宏大主题纪录片的收视效果以及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中的细节往往是整部纪录片最感人的闪光点,是深化主题、反映主人公个性魅力的点睛之笔,笔者试图通过具体事例剖析细节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以及纪录片细节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10集大型纪录片<我们的奥林匹克>以第四集<微笑·1988>参评在米兰举行的第26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并最终获得了奥林匹克精神价值单元的最高奖--荣誉花环奖. 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是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国际体育电影电视届最高盛会.电影电视节共分:奥林匹克精神价值、个人项目纪录片、集体项目纪录片、奥运冠军纪录片、报道纪录片、体育广告、电视表演和新技术、体育与社会、电影等9个竞赛单元,每个竞赛单元设一个最高奖.  相似文献   

19.
在2009年12月澳门回归十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这部八集纪录片用影像记录澳门自回归十年以来的风雨历程,用人物故事见证澳门回归十年来发展中的"变与不变",向世人昭示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成功实践,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澳门.  相似文献   

20.
<闯关东>成为今年年初的收视热点.究其原因,除了对历史的真实再现外,更吸引人之处在于背后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文化.从此剧的热播中也可以看到,媒体在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