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教育活动史与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共同构成了三维一体的教育史学科体系。不同于后两者,教育活动史打破以往只关注精英群体、宏观史实的研究视角,着重发掘基层民众、微观具体的教育问题和教育实践活动,力求为世人展现教育活动的原生态面貌。"问题史学"孕育于法国年鉴学派,从提出、实践到成熟,经由三代年鉴派史学家的理论创设和完善,形成一套以问题为核心的史学阐释模式,转变了传统史学重叙述轻分析的研究取向,提倡带着问题去研究历史,主张史料和方法的革新,注重现实与过去的联系与互动。所以,研究教育活动史也要有问题意识,采用问题分析法关注现实,并生动表述展现教育活动史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鲍丽倩 《历史教学问题》2015,(3):130-132,30
<正>历史学是作为主体的历史学家对史实的解读,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学由对史实的客观表述和主观认识两部分组成。在这里,我们暂且把引入到历史课堂中的"对史实的客观表述"称为史实型材料,把"对史实的主观认识"称为观点型材料。正是由于这两类材料的客观及主观的本质差异,其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也是大相径庭的。但是,在当下的历史教学中,将史实单纯看做记忆对象,以及将观点当做史实、以论带史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对不同  相似文献   

3.
新文学史的"分期"、"入史"和"史实"是"重写文学史"浪潮中非常关键的三个问题。"分期"要尊重受众的接受习惯,"入史"要以"实绩"为准绳,"史实"更是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只有这样,重写的文学史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与历史学>一书以中西比较的视角来考察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冲击,作者以历史思维为线索,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史学界和中国史学界的冲击.尤为精彩的是作者通过对近代西方史学史的回顾,逐步展示了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史学的挑战.据此,笔者通过研读,具体分析了后现代理论如何通过否定历史的科学性来否定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客观的记载",但又不仅仅是"客观的记载".历史叙述是一种言语行为,也是一种期待类型.由文体的名实不一、体用变化加以考察,今天我们所谓的历史叙述,其涵义和价值并不如"科学主义"历史观认为的那样简单划一与凝固不变."历史"叙述的概念是一个历时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中外有别的概念,其中固然有所谓"历史叙述反历史性",但更应该看到,历史叙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担的"最后的裁判者"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西方新史学重要代表的年鉴学派成为中国史学界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随之丰富。相对而言,年鉴学派的国际影响问题并不为研究者所重视,既有研究往往停留在笼统叙述年鉴学派在世界范围得到积极反响这一层面,不免有令人误解之嫌。欧洲、美国、苏联史学界对年鉴学派的消极回应甚至刻意抵触,说明年鉴学派走向世界的历程并非一路坦途,政治意识形态、学术文化传统等因素极大制约着年鉴学派国际影响的拓展与效果。  相似文献   

7.
农业史不仅知识性强,缺乏叙事性,对现在的高中生和90后的青年教师来说,又是一个相对生涩、抽象的概念。如何把枯燥的农业史讲"活"?在教学中把握应有的叙述结构和问题链设置显得尤为必要。对此,笔者以"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为例,对如何陈述史实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在史学界还是在文学界,对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陆陆续续地产生了一些"新论"。面对这些"新论",本文从四个方面——"农民起义"的发生是否具有必然性的问题,起义者首领的身份、性格及"借用"问题,关于农民起义是否推动历史前进与发展的问题,农民战争与国之内外矛盾的处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辨正",旨在揭示我们在探讨历史问题时必须拥有客观和公正。  相似文献   

9.
"湘案"是蒋桂战争的导火线.桂系头目李宗仁在事后否认与该案有关,目前史学界大都认可了这一说法.但从事件前后的有关史实来看,李宗仁其实是该案的主谋和策划者.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中国史学界越来越多地将各种理论应用于中国史研究。由于研究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对所使用理论多是一知半解,生搬硬套。这对于重构史实并无实质性帮助,甚至影响对历史的客观认识。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研究的工具,在研究的过程中是否适用理论,关键看其适用性。在具体的研究操作层面,学人对待理论要有"学术自觉"和"本土意识",这更有助于推动中国史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传统历史观的唯物史观胚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从唯物史观开始的,以往的研究忽视了这一事实与中国传统哲学提供的历史土壤的关联。以“通古今之变”为宗旨的中国传统历史观“善言古者,有节于今”、“食足知礼,民惟邦本”、“势非圣意,理势合一”等观点,在肯定历史进步和变革,重视经济因素和民众力量,探求历史趋势的客观性和这种趋势与历史规律的统一性等方面,与唯物史观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无疑为接受和认同唯物史观提供了思想土壤。进化论的一些观点延续和展开了传统历史观中与唯物史观相近似的因素,并贯注了新的时代内容,使传统历史经变革和融合发展为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2.
海登·怀特的新主义历史诗学探讨了历史话语的转义性、叙事性、审美性以及意识形态性,拆除了传统的文史界限,瓦解了历史话语的客观性,引起了历史哲学之真理性与审美性的融合,在历史的叙事性与叙事的历史性之间建立了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教育史认识的本性同题、是否存在客观的教育史和教育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释劳伦斯·克雷明的教育史学认识论.在克雷明的教育史学认识论文本中,教育史研究显然被视作了一种意义体系.在这个意义体系内,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二人世界或者多人世界,而是以他们共同拥有的客体世界为前提的.这个客体世界即为当下的教育状况,它是一个网状物,是主体无法超越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主体同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认识论方面,波普尔解答了历史学的性质;提出了历史学的任务——解释和描述;指出了历史学的选择性和历史认识的相对性;阐述了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意义。波普尔的历史认识论内涵丰富,有不少有益的见解,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影视史学的真实性和虚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史学是历史学与现代影视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给历史学领域注入新的气息和活力,将为实现史学文化的社会价值与认识价值而做出自己的贡献。影视史学一出现,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的虚构性之间的关系便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影视文本中的历史与客观存在的历史永远是两条渐近线;这两条渐近线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完全重合。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哲学之实践唯物主义解释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以实践为逻辑轴线的实践唯物主义 ,体现了科学实践观之主体性和客观性、目的性和手段性、价值性和真理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多重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也就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和唯物史观的统一。这一统一不但将1845年前后的马克思联系在一起 ,而且也将马克思的全部著述联系在一起。历史唯物主义注重马克思哲学的唯物史观 ,因而仅注意了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客观性、规律性、真理性和科学性一面 ,因此不但割裂了 1845年前后的马克思 ,而且将 1845年前马克思关于实践的大量探索排斥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之外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思想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为根本前提 ,充分尊重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反映了历史规律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为基本依据 ,从根本上体现了“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趋向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合目的性 ;它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 ,是未来社会的现实纲领  相似文献   

18.
就目前的翻译批评现状进行了实事求是地分析,提出翻译批评实践倘若离开历史语境就可能出现谬误的观点,把历史语境视为翻译批评的具体参数,从历史语境化的角度审视翻译批评及其标准,并认定将翻译批评事件或对象历史语境化为翻译批评的重要途径,是翻译批评实证性的重要参数,有助于翻译批评实现公允、客观与准确。  相似文献   

19.
克罗齐的世界学术名《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是一本属于历史哲学范畴的史学概论性质的史论作。否定“历史认识客体”的客观性与过去性,否认“历史哲学”的意义是此书的二个重要议题。此外,克罗齐在书中还极力否定“普遍性”。这些问题的要害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揭露克罗齐“史论”的虚伪性,有助于引导历史研究的正确方向,推动历史学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史识是历史著作的灵魂,它集中体现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体现历史著作的价值与贡献。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是一部专题研讨史识问题的著作。书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历史观念。柯林武德把历史学的主体与客观两方面归结为思想,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是过去的思想与现在重演的思想之别而已。柯林武德这种历史观念是一种史识,尽管新颖,有某些合理性,但不确切,有诸多弊窦。许多历史事件单纯就是史事,本身不是思想,历史学家无从重构其思想。时代变了,时过境迁,感受与感情不一样,历史学家无法重演过去的思想。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学家去重演过去同一个历史事件之思想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结果,这样历史就失去客观性、真实性。碰到复杂的国际关系,涉及多国多人且时间跨度长的历史事件,历史学家无法去重演它们的思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刻与后代历史学家去研究它的时候有个时间差,时间距离是很关键因素。时间因素打破了历史学家用自己的心灵去重演过去思想的美梦。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理论在史学实践中是不可行的。以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思想指导重构历史是当代最高的史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