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夏海燕 《教书育人》2008,(10):64-65
事例一:一次测验后,教数学的孙老师发现原本优秀的辛雨成绩下降了许多,就在课堂上说:“有的同学骄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上课的时候还做其他作业。”辛雨没考好,心情不好,听孙老师这么一说,就没好气地顶了一句:“谁骄傲自大了?”孙老师听了非常生气,说:“辛雨,站起来,你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吧?”  相似文献   

2.
有人在说谎     
早自习的时候,班主任孙老师检查我们作业的完成情况。孙老师说:"谁完成语文作业了?"完成语文作业的同学都举起了小手,孙老师数了一下,一共有38人。接着孙老师又问:  相似文献   

3.
学生们在课堂上静静地读书,李博文的课桌面却"砰"的一声砸在地上。他怯怯地说:"老师,是孙琪琪卸下了面板螺丝……"还没等老师说话,孙琪琪不耐烦了:"我把螺丝给了你,是你弄丢了……"王老师只好问孙琪琪:"你为什么卸螺丝?"孙琪琪不服气地说:"王明明、刘亮亮前些天也卸过,您为什么不问他们?"王老师平静地说:"下课后我们再讨论这件事。请大家继续读书。"下课了,王老师平和地问孙琪琪:"现在开始,你使用李博文的课  相似文献   

4.
其师与其徒     
<正>师母曾经对孙老师说:"你的学生神经都不正常!至少是很多。"比如我就不正常。那一年,还是大三的我被孙老师推荐参加一个笔会,我竟在会上打起架来了。文人相聚,应该流觞曲水、弦歌盈耳,竟然动粗,简直斯文扫地。据说,笔会组织者因此给了孙老师一句评语:"有其师必有其徒!"孙老师至今还喊冤枉,说他再怎么也不至于去动拳头。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岁末,《内蒙古教育》特约记者孙志毅老师给我推荐他写的一篇报道:《一个乡村教师的草根课改》。[1]一看题目就使我吃了一惊:是什么内容使得对教育有着深入思考与见地的孙老师如此震撼?好奇心使我认真拜读了孙老师的文章。原来文章写的是一位名叫石皇冠的农村教师搞课改的事。读后引起了我的思考。随即产生了去课改实验地看看的想法。恰逢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去石皇冠老师所在学校——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党三尧中心校进行考察,于是我和谢老师、孙老师踏上行程。  相似文献   

6.
“细观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是教我们物理的孙老师的口头禅.我这个物理课代表自然按老师的教导去做,受益匪浅.举个例子吧. 有一天我在办公室碰见孙老师在复印一份文稿,看着复印好的文稿,我的好奇心来了:“老师,复印机是怎样复印文稿的?”孙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  相似文献   

7.
那天是幼儿园开放日,在孙老师组织语言教育活动前,佳佳小朋友拿着一块糖,走到孙老师面前:“老师,这块糖给你!”孙老师瞟了佳佳一眼,不耐烦地说:“留着自己吃吧。以后不要这样了!”佳佳点点头,  相似文献   

8.
案例: 今天,我们五(1)班教语文的孙老师,外出参加会议,找我商量,让任教数学的我替他布置语文家庭作业,并告诉我语文家庭作业的内容——写一篇小作文。我开玩笑地说:“孙老师,你忙就不要布置家庭作业了,把时间让给数学吧?”“不行,数学重要,可语文也不能放松,不要占用‘我’的时间哦!”看到孙老师认真的样子,我接受了孙老师给我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倪俊 《上海教育》2009,(9):31-31
依稀记得与孙老师的初次见面是在一次乐理辅导课上。孙老师没有一丝老师的架子,她的微笑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亲和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孙老师到苏州参加一个会议,她主动打电话给我,说要来我家给我上乐理课。这让我心里一阵惊讶,立马放下手头的事情把孙老师接回家上课。老师在百忙之中还惦记着她的学生,这种责任心,顿时让我感到无比敬佩。  相似文献   

10.
交给警察叔叔郭平跑来找孙老师:“孙老师,我在校门口捡到一个钱夹,里面还有您的月票,一定是您的吧!”孙老师说:“是的,谢谢你,给我吧。”郭平说:“我把它交给警察叔叔了。”孙老师说:“知道是我的钱夹,怎么不直接给我呢?”郭平说:“您不是告诉我们,在校外拾到东西要交给警察叔叔吗?”邛崃市羊马中心小学五(1)班吴甜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发现事件——捕捉幼儿兴趣一天早上,见赵老师来到了大一班,幼儿很是好奇:“孙老师去哪里了?”等孙老师中午回到班级,幼儿围着孙老师问:“孙老师,你上午去哪里了?”“我去体检了。”“为什么去体检呢?”魏紫说:“因为孙老师有小宝宝了!”其他幼儿顿时好奇地围到孙老师身边,七嘴八舌地问道:“孙老师,你真的有小宝宝了吗?让我摸摸看好吗?”“小宝宝长什么样子呢?可是你的肚子一点也不大啊!”  相似文献   

12.
史峰 《上海教育》2008,(19):63-63
上初中的时候,经历过一次让我倍受煎熬的与班主任孙老师的谈话。 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算是中等,成绩有时上有时下。当时的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寻机与中等生们谈话,这天轮到我了。我进了孙老师的办公室,孙老师出奇地热情,先是让我在他对面坐下,还满脸笑意地问我需不需要一杯水。孙老师的热情“烧”得我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3.
<正>这学期有幸参加了"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来滨讲学活动",参观了孙老师《教学组诗》课堂教学及聆听了孙老师的《诗歌与形象思维》主题讲座,感触颇多。一、学本色教学,善待差错简简单单、实实在在教学,方显语文本色。善待差错,给学生出错的机会,让学生的错误在自我反思、否定中得到纠正。纵观孙老师的课,课堂上可谓"错误百出":"滨海的特产是什么?""烤肠""肯德基""轮滑"……答案各式各样。可是孙老师并没有因为学生天马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22中的孙维刚老师病逝后,笔者便把能搜集到的有关材料汇集在一起,一则想从孙老师的人生旅程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激励自己奋进,二则也算作自已这个无名之辈对这位“神奇教师”、“平民教育家”的一种悼念。重读一个个感人泪下的故事,我猛然发现,以前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情节——总把“做人要诚实”作为第一要义的孙老师,曾经两次用谎言“欺骗”了自己的弟子。 在孙老师的第三轮实验班中,有个叫陈硕的同学,他的父亲下岗,家里生活困难。作为班主任的孙老师,在得知学生的处境后,便定期将陈硕所需的费用送去,且在班里说:”陈硕的费用全由学校报销。”后来同学们得知,老师的话是“骗人”的,这些费用全是孙老师自己出的。陈硕在明白了这一“骗局”之后,深深为孙老师的良苦用心所感动。他发奋学习,最终跨进了清华大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15.
特级教师孙建峰的课备受瞩目,曾有人这样评价他:孙老师是"诗人般"的老师,他怀揣着一颗"圣心"在课桌间穿行,用真心、真爱、真本领、真智慧上课。他的课耐看之处不在于"给予"孩子们什么,而是"唤醒"了孩子们什么。让我们一起透过《今生与你相遇》一课的教学,真实地感受孙老师的诗意教学吧。  相似文献   

16.
学习完《秋魂》后,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这篇文章内涵的理解,孙老师特别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作为一名实习老师,我有幸目睹了这堂课的全过程。孙老师一走进教室,就非常严厉地对同学们说:“我今天心情不好,想骂人!”听老师这么说,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了,发现平时和蔼可亲的老师今天表情严肃,不禁有些惊讶。  相似文献   

17.
"孙老师,魏子路偷我的苹果!""孙老师,刘迪不交作业!""孙老师,某某……",每天我一走进教室,学生就七嘴八舌地告状。等我把这些事情处理完毕,半节课的时间都过去了,教学效率大打折扣。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  相似文献   

18.
听了两节同课异构的课——《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节是青年教师马老师上的,一节是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上的。孙老师的课好评如潮:大道至简,行云流水,机智幽默,真实有味,扎实高效……创设的课堂就是一个快乐、自由、智慧生长的园子。这一  相似文献   

19.
由“辱师事件”而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曾在北京海淀艺校任教的高中地理教师孙辛卯老师,因该校辱师事件不得不赋闲在家。从孙老师与记者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孙老师几次打电话到学校问询上课事宜都被婉拒。为了接济原本拮据的生活,已届古稀之年的孙老师不得不借助媒体,希望为自己谋得一份工作,以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20.
孙双金老师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领略到了孙老师那“逗”的课堂教学艺术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一开始上课,孙老师满面笑容地站到了讲台跟前,然后是师生相互问好。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我们今天坐在这个大教室里上课,大家的声音要放响一点。老师手里有话筒,你们身上有喇叭。(笑)你们的喇叭是什么?(学生小声议论)生甲:嘴巴。(声音较轻)师:(笑)哦,你是一个小喇叭。生乙:嗓门。(声音很响亮)师:(竖起大拇指)你是一个大喇叭,真了不起!(学生都笑了)这看似简单的几句对话,孙老师却把自己热情饱满的情绪传递给了每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