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所谓心理沟通, 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能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形成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2.
李波 《科学教育》2007,13(6):89-90
凡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师生之间心理沟通的重要,可以说,它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  相似文献   

3.
黎燕 《中学教学参考》2010,(27):116-116
所谓心理交流,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  相似文献   

4.
心理沟通,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  相似文献   

5.
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能相互通融连接,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其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贾苗 《教育艺术》2008,(3):31-32
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师生之间心理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它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心理沟通,指的是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达到和谐相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心理沟通是指老师和学生在心理上互相容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老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如何做到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了解学生是沟通的基础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了解,沟通就无从谈起。我国传统的中医为了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提出了"望闻问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对班主任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凡作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师生之间做知心朋友的重要性,可以说,它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师生之间在心理上要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  相似文献   

9.
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很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信任可以产生“教师期待效应”。反过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爱戴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在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朱燕 《成才之路》2010,(18):5-5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而教育的情感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作为一名高中教师,要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应做些什么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1.
凌代红 《教书育人》2005,(12):57-58
曾对任教的几届学生进行过心理期望的调查,学生不同,但结果却惊人的相同:学生期望最多的是能得到老师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有的学生甚至说:能得到老师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比获得满分还高兴。  相似文献   

12.
吴俊伟 《中国德育》2007,2(1):87-87
老师怎么也按捺不住内心对你的感激,独自坐在办公室中给你写这封信。作为老师,我怎么也没想到,一点点的付出却收到你这样大的回报。其实,尊重学生,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即将形成的高中生,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做到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要互相尊重,彼此欣赏,用阳光的眼睛看对方的心灵,洞察对方的需要。当你满足他(她)合理的需要时,就是对他(她)的慰藉。老师既做过初中老师,又做过高中老师,从这些年与学生相处中总结出一个道理:要做好老师,面对初中学生,要先做老师后做朋友;面对高中学生,要先做朋友,后做老师。高中学生只有喜欢你这个老师,才能接受你的教育,道理就是这样简单。社会再浮躁,老师不能浮躁,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相似文献   

13.
一、把学生当作朋友,赏识学生 教师要对学生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尊重、理解、关心学生,把学生看成可以互相交流,彼此沟通的知心朋友.学生有什么疑问、不满,能够耐心地倾听、解释,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平等地对待他们,绝不能采取高压政策.得到老师的赞扬是学生心理得到满足的重要因素,经常得到老师的赞扬的学生会作出更多的努力,力图保持老师对他的良好评价,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能有更好的成绩,得到更多的表扬.老师的赞扬也是学生获得成功经验的—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1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记忆处于最佳状态,并从中激励出创造性的火花。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巧妙地设计、表演新奇有趣的实验,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探讨问题,接受知识.必然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 2.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能尊重、理解对方;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 3.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赵莹 《天津教育》2002,(4):26-27
新世纪呼唤富于求索精神的创新人才,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主从型”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再适应新人的培养。电脑网络的兴起,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学生走进校园不愿接受僵死的管制,而是渴望与老师成为互促互进、互相激发对方潜能的朋友,期望老师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师益友。我认为,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服务,指导、引导、辅导学生,做学生的合作伙伴。师生合作的共同目标是让学生成人成才,实质是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也就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与同是教六年级数学的曹老师突发奇想,互相调换到对方班级上一课。 虽然执教多年,每天都在上课,也作过很多次公开课,但互相调换上课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我不免有些紧张:学生一定会拿我的课与曹老师的课作比较。这次我可不能含糊。于是,我把早已写好的教案重新拿出来反复修改。  相似文献   

18.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常常运用各种教法学法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却往往忽略了与学生的交往、对学生的心理分析。特别是我们初三的化学老师,只与学生交往一年,一般不带班主任,对学生各方面了解较少.导致在教学上忘记去了解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心理状况。孙子兵法讲“攻心为上”,如果我们能把握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心理需要,使之对学习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其知识接受的效率将高出不健康的心理许多倍。  相似文献   

19.
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进度要有层次,逐步深入,特别是对自尊心较强、主观见解一时难以改变的学生,这种方式比较适宜。学生渴望老师能理解他们。犯了错误自己心里并不好受,如果老师再当众批评,语言尖刻,叫学生下不了台,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和破坏性行为。  相似文献   

20.
当今教育教学的大多数课堂管理是很规范的,学校教学工作能有序地正常地进行.也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但也有极少部分课堂.很不尽人意——学生太贪玩了,什么样的怪事都有可能出现,如读书没有课本、作业本:上课不是讲话,就是搞小动作;有的目中无人,在课堂上走来走去。老师苦口婆心的诱导左耳进右耳出。为什么?因为学生的心理底线是我不管怎么搞,我是接受义务教育阶段,老师不能也不敢骂我、打我.再严重也不会开除我,所以我在学校爱怎么搞就怎么搞,老师奈何不了。为此,有的老师,被学生的所作所为气得吐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