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渔父词是中国历代文人隐遮思想的重要栽体。元代文人在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隐选避世的吟唱之声同前代相比显得异常高亢、嘹亮,彰显了元词鲜明的时代特色。究其因,既有中国隐选文化传统的历史积淀、传承之内在因素。又有元代独特社会现实催发之外在因素。同时,渔父词促进了元代以“渔父”为题材的散曲、绘画等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元代桃源主题诗歌在继承唐宋时期以桃源为仙乡幻境、隐逸之境、理想社会、现实世界等四种阐释倾向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包括仙乡幻境之宗教化、双重主题之矛盾化,这些变化与元代文人际遇、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元杂剧中的医者形象共有十三位,其中近三分之二的是受到剧作家批判的庸医、恶医。他们如同三棱镜,真实地折射出元代社会汉医学受到一定束缚的发展状况。特殊的民族政策、儒家文化独尊地位和统治力量的削弱、少数民族医学的长足发展以及汉医学内部产生的分歧都是造成汉医学在元代发展受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元代"四等人"制是元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元代影响深远。其形成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战略的考虑。"四等人"制为维护元朝的统治可谓功不可没,但也加深了全国各族之间的隔阂,加剧了民族矛盾,成为元朝统治崩溃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5.
元杂剧中有一特殊现象:同一故事内容的杂剧很多,如三国戏,水浒戏等,都多达十几部。这一现象是元代特殊社会现实的真实表现,元代罕见的社会压迫现实催生了一批包公戏,这些杂剧表达了老百姓对公道和天理的强烈渴望。  相似文献   

6.
元代的医学教育在中国古代医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元朝政府对医学教育的重视,医家社会地位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元代官方医学教育和民间医学教育的研究,初步呈现元代医学教育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7.
宗教精神是戏剧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元素,神仙道化剧体现了浓郁的宗教因素。马致远现存神仙道化剧四种,主要以道教中神仙人物的宗教行迹与仙道传说为题材,体现出道教长生乐道的宗教精神,反映出元代道教宣传全真教教义观念的独有特征。作为元代社会现实的产物,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从不同视角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汉宫秋》是元代杂剧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作品取材于“昭君和塞”。作家根据现实需要对这一历史题材进行了艺术改造,寄寓着作者对历史的认识和对现实的感受,使之成为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9.
医学人文教育的回归与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医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社会、心理、环境等众多因素的融入,使医学从以研究遗传、机能、环境为主的科学进入了综合哲学、人文、社会、心理等多学科、行为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多视角、系统研究医学的崭新时代。医学科学的新发展必然要求医学教育与之相适应,必然带来医学教育的变革,而变革的走向则越来越体现了文化的张力。从21世纪医学科学本身的深刻变化出发,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融合成为必然;从医学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越发凸显。两者之间的融合成为世界性的教育话题,成为各国教…  相似文献   

10.
元朝的建立构成中国文化传统延续的重要环节。许衡大力弘扬理学,维护道统。他比较正视社会现实,促进文化的民族认同、历史认同、制度认同和理念认同,帮助元代的统治者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1.
姜伟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102-104
元代"两汉"题材剧作大量涌现,其繁盛与元代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及文人心态密不可分,与汉、元两代迥异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表达了文士乃至寻常百姓对现实的不满和社会公正的渴望。  相似文献   

12.
元代辞赋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因情立赋”,但其不同时期所抒发的各种主要情感却不尽相同。元代前期辞赋作品的主要情感是积极用世、退隐自适、仕隐矛盾;元代中期辞赋作品的主要情感是赞美复科、崇古尚理、怨世自伤;元代后期辞赋作品的主要情感是超世解脱、批判现实、迎新怀旧。从抒情方面来看,元赋中一些优秀作品超唐越宋,起到了矫正唐律赋、宋文赋情感缺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元朝的建立构成中国文化传统延续的重要环节.许衡大力弘扬理学,维护道统.他比较正视社会现实,促进文化的民族认同、历史认同、制度认同和理念认同,帮助元代的统治者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4.
元朝将其统治下的居民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本文从历史、客观社会现实和社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了四等人制形成的原因,从而得出以下结论: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是四等人制形成的历史根源,民族、区域间差别的存在是元代四等人制形成的一个客观现实条件,而汉人世侯李的叛乱是蒙古统治者实施民族差别对待的一个直接原因。总之,蒙古统治者实施民族元朝分化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和统治。  相似文献   

15.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很多东西不同于前代,也异于后世,元代文人在夹缝中生存,晋身之路被阻隔,隐居遁世却也无处可去,很多文人混迹于勾栏瓦肆,于嬉笑怒骂中借杂剧这一奇葩或哀或怨或讽或刺,流行于山东的水浒戏在元杂剧中独树一帜,其创作者们把自己在现实社会中不能实现的理想抱负借助于水浒戏从而达到“穷亦兼善天下”,  相似文献   

16.
元代咏史散曲中充斥着强烈的悲观消极的历史观与价值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元代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但主要源于散曲文体的写作传统及其背后的思维特质与价值追求。元代散曲家在看待历史时,具备极其宏深的观照视野,从而演化出“繁华尽逝”与“成败皆空”这两种写作范式,并发展出鲜明的宿命论观点。元代散曲家又在王朝兴衰与个人成败之外,树立起归隐的人生理想,在世俗层面包含着对官场凶险的厌恶与对享乐生活的贪恋,在世俗层面之上则贯穿着通观往古后的理性思考与对永恒不朽的超越性追求。元代咏史散曲最终建构起“历史兴亡—现实归隐—永恒山水”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实现了价值观的突破与救赎。  相似文献   

17.
法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社会功能,其传播也有着特殊的模式.本文结合回回法文化在唐、宋的传播与发展,提出了法文化传播的四种特殊途径,并以元代政治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为背景,结合安西王阿难达皈依伊斯兰教的历史事件,指出政治因素是回回法文化在元代传播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赵孟頫的复古是对以尊重人性为主体的老庄精神,魏晋精神的复归,是他主体价值确立的具体表现.这一思想的产生,是元代商品经济发展与繁荣的产物.是对元代压抑人性的社会现实的超脱,是对程朱理学的反叛,是带有近代人文主义思想萌芽的元代文艺思潮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郑廷玉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在元前期剧作家群中,其剧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都极具个性。他生活在黑暗混乱的时代,关注着满目疮痍的现实,并执著地借助其笔下的戏剧角色,反映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对现实的批判也是极为强烈的。剧作中通过对元代知识分子生活遭遇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社会里知识分子抛弃了读书人的清高和自尊,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医学自古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更是医药文化的古国。然纵观历史,医学的极盛时期莫过于宋代,不管是对医学价值认识的转变,医学应用的多元实施和推广,还是医药人才地位的提升,在这一时期都达到了顶峰。宋代医学蓬勃发展的表现有哪些?促成宋代医学发展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很值得讨论研究。在此,探讨宋代医学发展的诸多表现的同时,探究它勃兴的原因,期冀对现实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