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艳 《网络传播》2010,(3):32-34
最近,传媒大亨默多克宣布结束在线新闻的免费时代,在12个月内,其新闻集团旗下一些报纸将向网站读者收费。默多克手中拥有多家著名报纸,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伦敦时报》、《太阳报》和《澳大利亚人报》等。目前《华尔街日报》电子版已成功收取订阅费。此举一出,应者云集,结束免费在线阅读的呼声渐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2.
受免费网络新闻和经济环境冲击,全球多家报业集团面临艰苦境地。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近日表示,免费新闻网站的营运模式不可行,新闻集团旗下报章网站将在一年内开始收费。默多克指出,《华尔街日报》网络订阅收入不断上升,其他网站可能要效法《华尔街日报》网站对内容收费,包括英国《泰晤士报》和《太阳报》网站等。  相似文献   

3.
《传媒》2002,(4)
目前美国有许多报纸网站在实施内容浏览收费,比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等。美国最大的新闻网站MSNBC.com执行主编西尔伯曼近日表示,坚持免费看新闻策略,不向网民收费。 MSNBC.com有大量原创新闻,具备足够的收费条件,但该网站依然采取免费看新闻、免费登记注册聊天及收新闻邮件的策略。MSNBC.com执行主编西尔伯曼声称,网站重点的赢利模式是投放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法新电)尽管首次对网站部分内容进行收费的计划在4年前宣告失败,但《纽约时报》还是决定卷土重来,从本月28日起再次对游览其网站的读者收费。《纽约时报》成立网站之初,曾对专栏作家文章和其他优质内容进行收费。后来发现愿意付钱上网的读者寥寥无几,而终止收费计划。此后,该报的战略是,网络免费可吸引更多读者,提升广告盈利。不过网站广告虽然上升,但上升速度却赶不上报纸广告下滑速度。《纽约时报》决定再推行收费制度。在新制度下,读者每个月可以免费阅读该网站的20条新闻,从第21条新闻起就要收费。  相似文献   

5.
肖珺 《网络传播》2010,(3):35-37
今年1月1日起,《人民日报》数字版通过人民网开始向网络用户收费。新闻网站收费并非新鲜事物:远在海外,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自1996年起就对个人用户收取100美元的年费,其后,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自2002年起开始对网站部分内容收费,二者采取的不同收费模式均成为国内外新闻网站模仿的对象;近在国内,温州日报报业集团自2007年起就或为国内首家对数字报纸收费的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数字版实行收费模式,作为报刊新闻网站改革的一个方向而备受关注,同时也在传媒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认可和鼓励者有之,称之为“内容供应商自信的表现”、是“报纸从要价到自我定价的转变,彰显主动的版权意识”,“为防止盗版侵权提供技术保障”,“为报业集团向内容提供商转型迈出了第一步”,是“有益的尝试”。不看好者有之,认为“网民已经习惯了免费阅读新闻信息,若能从其他渠道免费看到新闻,收费模式会造成用户流失,  相似文献   

7.
当新闻爆炸式涌现,当免费成为常态,美国的华文媒体,不论是电视媒体,还是报纸媒体,亦或是新兴媒体,却能以收费的姿态谈古论今。本期,我们走近美国《世界日报》《中国日报》以及凤凰卫视美洲台,透过它们,看一下华文媒体在美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报纸网站收费阅读一直是传媒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时代》总编辑沃尔特·艾萨克和《华尔街日报》原首席执行官彼得·卡恩都赞同新闻网站的付费阅读,传媒大亨默多克也多次公开表示赞成报纸网站收费.但其实施过程困难重重:1996年,《纽约时报》网站尝试付费阅读,随后不久便停止收费.2005年,《纽约时报》网站对《时报选粹》实施收费,2007年恢复免费,现在又收费.《纽约时报》网站付费阅读的波折、《华尔街日报》网站对付费阅读的坚持,以及其他新闻网站在利益与风险之间选择的焦虑,都凸显出新闻网站付费阅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动态     
《华尔街日报》推iPhone客户端新闻免费阅读;《读者文摘》为中国变“大”脸;《纽约时报》版面将“瘦身”。  相似文献   

10.
媒体对有价值的优质内容进行收费阅读,将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在中国进行网络内容的收费阅读还存在一定困难。对用户来说,新闻免费的观念已经形成,要使用户放弃门户网站的免费内容,转而付费阅读单个纸媒的内容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1.
以下两场演说的演讲者分别是“斯莱特新闻在线”总编辑雅各布·维斯伯格、《哈珀斯杂志》发行人约翰·麦克阿瑟。“斯莱特新闻在线”是当仁不让的数字时代先锋,这家集团不懈地探索关于在线媒体盈利模式和读者忠诚度的新理念。《哈珀斯杂志》是美国著名政经杂志,该刊用“收费墙”将内容保护起来,麦克阿瑟坚信:内容免费的思想正侵蚀着伟大的新闻行业。  相似文献   

12.
名刊要览     
《经济学家》,《纽约客》,美国《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新共和》,《商业周刊》,《财富》,《时代》。  相似文献   

13.
匡文波 《编辑之友》2021,(10):28-34
从2019年至2020年,笔者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新闻获取习惯的量化研究,结论是手机阅读已经是人们新闻阅读的主要形式,微信是信任度最高的媒体,传统媒体的市场占有率明显下滑.2020年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对人们的新闻阅读习惯产生了影响?量化研究的结论是,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对人们的新闻阅读习惯产生明显影响.文章最后探讨了手机阅读环境下传统媒体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14.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国家》;英国《经济学家》;日本《朝日时代》;德国《明镜周刊》;法国《新观察家》。  相似文献   

15.
《纽约时报》建立了一个读者可免费在线实时阅读新闻的时报连线网(Times Wire)。该网站随时将《纽约时报》网站上最新的报道和博客文章按时间顺序发布。与传统的新闻网站相比,它的形式更像博客,每篇最新文章的标题和第一段内容将被置于网页顶部,同时配以该文章在《纽约时报》网站上的链接。  相似文献   

16.
在媒体融合发展环境下,Vlog得到大众的关注和应用。从个人日常记录到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的内容生产者加入其中。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下,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Vlog频繁发布,这一具有强烈个性的新媒体新闻报道形式,不仅让受众快速、全面、有效地了解了新闻事实,更为新闻报道注入了新能量。本文将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闻报道为例,探讨Vlog新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中调查性报道的框架路径为问题向导,通过对《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呈现的部分调查性报道文本进行定量的内容分析和定性的话语分析,观察《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中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报道如何呈现,探索在重大事件中调查性报道的趋势。研究发现,在报道样本中,文本的话语侧重事件梳理,表达相对简洁质朴。但也存在对部分报道要素过度聚集的弊端,应该防止负面情绪的过度表达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迅速集结各种力量,进行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对于这场突发的疫情,除了医院这个救治的"主战场",媒体的新闻专题报道也是重要的"第二战场"。其中,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1+1》节目,调动专业资源,通过连续高密度地对话权威疫情防控科研专家,来解答大众关切的社会问题,科学普及防疫知识,这不仅具备很强的新闻价值,同时还在本次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本文将从"新冠"疫情期间《新闻1+1》的节目结构、内容选题和实践意义展开研究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动态     
《网络传播》2010,(4):8-9
人民网3月11日发布启事宣布,对今年1月1日推出的《人民日报》数字报收费阅读服务做出调整:从3月5日起,阅读当天电子版将免费。并就此次调整带来的不便向读者道歉。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10,(5):6-6
据人民网:3月11日发布启事宣布,对今年1月1日推出的《人民日报》数字报收费阅读服务做出调整:从3月5日起,阅读当天电子版将免费。并就此次调整带来的不便向读者道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