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贫困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严重制约着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国家、社会和高校在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随着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认识逐渐清晰,高校应该将研究的视角放在他们人格特征的培养上,以增强他们人格当中的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提出的乐商概念对于贫困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朋敏  齐艳萍 《文教资料》2013,(23):144-145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改革收费制度以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脱贫.本课题组在帮助辽宁科技大学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贫困的实践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将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心理脱贫相结合,旨在塑造贫困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大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以及中国人才的储备来说,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不管是马加爵还是药家鑫,屡见不鲜的悲剧让社会以及学者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不仅仅是需要他们拥有聪明的头脑以及健康的体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拥有健康的心理与人格.本次论文主要是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改善与解决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贫困可以通过节俭、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减免和奖励等手段得到解决或缓和,但不少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引发的心理贫困如自卑、孤独、苦闷、恐惧、焦虑等,更让他们感到难受.因此,贫困大学生的“扶志“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应通过思想教育、心理引导和实践指导来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自信和自强意识、塑造健康人格、增强发展性意识.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形成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大学生的产生主要是地域性经济落后、家庭天灾人祸疾病、个体性格素质等原因不能勤工助学等原因造成的。经济贫困是贫困大学生主要的挫折来源,在长期匮乏的物质生活环境熏陶下,他们形成了一些独特的人格特征,并养成了应对贫困的一些独特方式。贫困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们具备了较非贫困生更加优秀的思想品质。本文就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罗苑 《文教资料》2009,(10):220-22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些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引起心理贫困.帮助他们解决好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及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促使他们成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鲁晓利廉永杰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贫困大学生精神去弱势化研究》一文中指出,贫困大学生精神弱势化是指贫困大学生面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困扰和压力时,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心理障碍或精神虚空的过程。高校应高度关注贫困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除精神上的贫困。贫困大学生精神弱势化的表现一般有:1.自卑自弃。生活的压力、不良的“攀比”心理、从高中时的佼佼者变为大学中普通甚至成绩较差生而产生的巨大心理落差等多种不良心理导致一些贫困大学生自我评价低下,甚至自卑自弃。2.思想偏激。有些贫困大学生固执偏激,经常怨天尤人,牢骚满天,且易受不良引诱。3.悲观消极。贫困大学生希望在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薪金高、发展机会多的工作本无可厚非,但许多学生不够踏实,一旦理想与现实出现巨大反差,极易丧失希望,悲观消极。4.心理闭锁。有些贫困生由于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总是否定自我,不愿敞开心扉,把自己封闭起来。5.嫉妒心理。一些贫困学生认为自己在智力、能力方面并不比别人差,却吃不好、穿不好,嫉妒心理严重,当欲望无法满足时他们可能会情绪不稳定,有的甚至做出极端行为。6.敌视情绪。少数贫困生因对毕业后的前途感到无望,加上学习成绩差,同...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相对普通学生来说在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有着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并对于预的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这对于帮助贫困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其真正走出困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进入大学后,会产生各方面的不适应,表现出自卑、消极、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特点,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高校应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贫困大学生更要进行“心理脱贫”,积极调整心态,消除贫困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让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苗苏莉 《文教资料》2009,(15):200-201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伴随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出现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贫困大学生群体而言,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他们在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并因学业的受损而影响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因此,了解和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及人格发展,已成为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家庭、社会和个人方面的原因,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并由此引发其他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成长、成才和自身的发展.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观念层面、心理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活动层面入手,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的困扰,使他们恢复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和生活状况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对贫困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培养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对于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合作精神,以及适应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作为校园弱势群体的贫困生,却由于经济、经历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在社交中产生了很多障碍,从而陷入交际困境,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贫困大学生在社交中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状态,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他们走出交际误区.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贫困可以通过节俭、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减免和奖励等手段得到解决或缓和,但不少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引发的心理贫困如自卑、孤独、苦闷、恐惧、焦虑等,更让他们感到难受。因此,贫困大学生的“扶志”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应通过思想教育、心理引导和实践指导来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自信和自强意识、塑造健康人格、增强发展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现实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会上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少年自杀或杀害亲友的惨痛案例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他们的人格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在大学,培养人格健康的学生,比培养单纯高智商的学生更为重要。加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合型合格人才的首要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日见凸显.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瑜 《华章》2012,(19)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和收费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多,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和社会都比较关注的群体.由于经济上的困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了一定的彩响,而且承受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压力,本文对这一群体的生活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对他们实施帮扶进行了探讨,以寻求更好的帮扶措施,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顺利地完成学业,成为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上的贫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和一般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关系、人格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社会原因,对寻找对策,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与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通过注重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鼓励他们在群体中自由交流并乐于奉献,增进积极体验,形成合理的归因风格等措施,有效地促进积极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突出的人格缺陷,对贫困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争取找到切实可行的塑造途径,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