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折伏罗汉经》不见于任何佛经经目,亦不被大藏经收录,但是《大正藏》和《卍新纂续藏经》中却屡次征引该经的部分内容。关于其性质,有学者认为其是佚经,有学者认为是别生经或异名,至今学界尚未定论。本文通过佛教类书《经律异相》所保存的《折伏罗汉经》两则故事,对《折伏罗汉经》的性质进行了考证和梳理,考证出其性质当为别生经;并利用佛教经录进一步考证出,佛经经录中的《譬喻折罗汉经》,应该就是指《折伏罗汉经》,两者所指当为同一部经书,即《折伏罗汉经》。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书目》2012,(6):25-26
由中国人口出版社推出的这套"孩子们应该知道的"系列图书,包括了孩子们最应该看的世界经典童话、寓言,及文学名著故事。采用名家译本、经典插图、双色印刷。此系列选目经过深思熟虑,全套共八册:《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天方夜谭》《希腊神话》《伊索寓言》《佛经故事》《圣经故事》涵盖面广,极具代表性,阅读之后会对各种题材、  相似文献   

3.
作为佛教重要载体的佛经,是佛教活动的依据,向为佛教内外人士所重视.佛教初传入中国,求取和翻译佛经是佛教活动的最重要部分.为了整理佛经翻译的成果和记载当时佛经的流传,出现了佛家经录.庐山东林寺千百年来,几经兴废,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佛教中心和佛经翻译场所.有关庐山东林寺佛经翻译和经录的具体情况限于资料,或语焉不详,或付诸阙如.本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此作些探讨,以就教于方家.一、庐山佛经翻译的概况以东林寺为代表的庐山佛教积极参与当时的佛经传译事业,首先他们派出许多僧人开展了西行求法活动,并带回许多佛经.《出三藏记集》载:"初,经流江东,多有未备,禅法无闻,律藏残缺.远大存教本,愤慨道缺,乃命弟子法净等远寻众经,逾越沙雪,旷载方还,皆获胡本,得以传译."[1]568庐山东林寺到底有多少人参与西行求法?确切的数字已不可知,有名者为法净、法领二人.《出三藏记集》中只记载了法净一人名字,而《高僧传》则载明是法净、法领二人,而具体时间、地点皆不详.  相似文献   

4.
日前,佛教天台宗发祥地——国清寺,将该寺珍藏的佛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五十卷)、《国清百录》、《天台九祖传》、《心经·金刚经讲录》等十余卷捐赠给天台县档案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系玄奘法师耗时十余年倾力亲译,是佛门无上妙品。它的入馆  相似文献   

5.
《百喻经》(1)是南齐时代翻译的佛典之一。天竺僧伽斯那编撰。永明十年,中天竺法师求那毗地译。全称《百句譬喻经》,是由一个引、九十八个故事、一个偶构成的。编纂《百喻经》的目的很明显,即宣扬佛教。天竺僧伽斯法师集行大乘,为新学者,撰说此教。(《出三藏记集味九引《百句譬喻经记》)(天竺僧伽斯法师)教授新学。(《高僧传妹三·求那毗地传)《百喻经·引》又假设讲故事的情况:一时佛住王舍城,……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运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那么…  相似文献   

6.
绿原 《出版科学》1999,(2):59-59
在人人享有信仰自由的开放社会里,各种宗教经典及其专门学问不再仅为一部分人所拥有,已是世人从事社交活动、开展化交流、扩大世界视野、进行科学研究所不可缺少的知识了。外国学出版社有鉴于此,特为制定一套《宗教故事丛书》的选题.邀请有关专家学撰写了《佛经故事》、《圣经故事》、《古兰经故事》世界三大宗教经典故事集三种《责任编辑王瑞琴》。这套丛书问世以来,受到读书界的广泛欢迎,不得不一版再版以应进一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佛学经录在中国古代书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在书目发展过程中出现较早的一种专科目录。本文承《佛学经录的起源及其奠基之作——中国佛经目录学新探之一》(见《图书馆界》1985年第4期),对佛教经录的初步发展和现存最古的佛教经录《出三藏记集》作一探讨。一、佛学经录的初步发展产生佛学经录的社会原因,是人们对日渐增多的佛经典籍有了“纲纪群籍”的需要,而佛学经录  相似文献   

8.
佛经目录是我国室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目录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曹魏时朱士行的《汉录》,一直到清代智旭的《阅藏知津》,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至今能见到的有《出三藏记集》、《法经录》、《开元释教录》、《阅藏知津》等重要的佛经目录。佛经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近代目录学家梁启超在考证佛学目录后,曾叹息说:“吾侪试一读僧祜、法经、费长房、道宣诸作,不能不叹刘略、班志、荀薄、阮录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蔡志忠的漫画开始在大陆图书市场流行,其中包括一套佛学经典漫画:《佛陀说》、《六祖坛经》、《禅说》,蔡志忠妙笔生花,把深奥玄妙的佛理轻松演绎。90年代中后期,林清玄的散文一直卖得红红火火,他的散文渗透着浓浓的禅意,安抚、净化了人们浮躁的灵魂。寻找心灵家园、灵魂依托,不再是言语的点缀,而成了人们迫切的精神追求。到了20世纪,这类通俗版的信仰讲义风光不再,人们渴望着更厚重博大的东西。大众对信仰类书籍的阅读趋于专业。一些入门书籍受到欢迎:如插图版的《圣经故事》,《佛经故事》,《白话佛经系列》。南怀瑾大…  相似文献   

10.
一、药王考据
  (一)佛经中的“药王菩萨”及古代信奉的药王
  “药王”一词始见于佛经译本,是佛教菩萨的名称。《大藏经》中《妙法莲华经》卷6《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等均有药王一称。据佛经载,药王与药上为兄弟俩,均为药王菩萨。药王菩萨等到诸愿已满,于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又号“药师琉璃光如来”。药王菩萨以慈悲为怀,救人危难,故民间常把这一类人称为药王菩萨。  相似文献   

11.
华南师范学院李育中教授过去在《试积鲁迅之书》说:“有朋友颇羡慕我那本一九二六年线装印蓝色字的《痴华鬘》,但我却羡慕另一朋友那本金陵刻经处所印的《百喻经》,因为那才是鲁迅亲自‘施洋银六十元敬刻’的最早印本。”(《羊城晚报》,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在笔者旧藏鲁迅先生著译初版书中适有此二书,《百喻经》是初印本,而《痴华鬘》一书是鲁迅手书制签本。分别介绍于下。《百喻经》分上下两卷,收譬喻故事九十八则,是宣讲佛教大乘法的寓言性质的经  相似文献   

12.
姚敏 《新闻天地》2002,(11):30-30
199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新闻杂志类节目《东方时空》,其子栏目《生活空间》(后来又经过两次改版,形成了现在《百姓故事》栏目的叙事风格)把自己定位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以说,这个栏目的出台,开创了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生存的先河,是中国电视界探索适应中国电视观众的纪录片市场的有益尝试。其实,在中央电视台之前,上海电视台曾进行中国电视纪录片走向市场方面的探索。经过精心筹划,《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在该台的黄金时段播出,由于存在节目来源、运作资金等  相似文献   

13.
仝晓明 《传媒》2015,(17):42-43
2014年, "中国梦"纪录片阵容强大,《中国梦·中国路》《追梦在路上》和《百年潮·中国梦》等许多优秀作品面世,真人秀元素的融入,全媒体平台的传播,拉开了"中国梦"纪录片的发展大幕.2015年, "中国梦"纪录片继续发力,《1937南京记忆》、微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作品相继面世,为"中国梦"的实现助添能量.  相似文献   

14.
2017年8月3日由北京市文联发起,北京视协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行业分会、首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妹夫家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创意在北京——2016北京网络视听节目创新与人物推优"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办。表彰大会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为主题,特设立创新篇与创优篇,邀请学界及业界专家进行创新开讲,深度分析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对节目与人物进行创优表彰、总结评点,领略中国故事、传扬中国精神。网络剧《最好的我们》、网络动漫《武庚纪》等62部作品及网络纪录片《传家》导演杨乐、《了不起的匠人》制作人周君等30位优秀作品主创人物受到表彰。以下为部分专家发言纪要。  相似文献   

15.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日报海外版》"讲述好中国故事"的嘱托,从2017年伊始报纸将每周四的第05版变更为"中国故事",包含"习近平讲故事"、"中国故事"和"众生相"。本文从米克·巴尔叙事学理论的文本、素材和故事三个层次出发,对这一新增版面的三个栏目进行分析,探究其在叙事上如何立足海外华人华侨,有效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6.
2017年《大国外交》《将改革进行到底》《巡视利剑》等电视专题片的播出,大获好评。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在2017第二届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许强分享了中央电视台近年来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抄写是知识传播的主要方式。唐代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抄写经卷也达到了鼎盛,成为佛家传播佛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玄奘生前历时3年所译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佛经,存唐写本、宋刻本等诸多版本。黑龙江省图书馆馆藏该经的第三百六十三卷写本,从书写年代、风格、流转过程考证可知,此经卷是清末著名版本学家杨守敬从东瀛购回,又递经清末书法家邵松年及其子收藏的不可多得的唐写本珍品。  相似文献   

18.
之道 《大观周刊》2006,(44):81-81
世代生活在丽江的纳西族有着自己悠久而丰富的民间文化。其表现形式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长诗、歌谣等,而许多作品除民间口头流传外,还保存在《东巴经》中。  相似文献   

19.
王林 《中国档案》2003,(10):48-49
笔者近日查阅资料,惊奇地发现早在唐朝敕编佛经典藏的时候,就出现了应用“架阁”及“千字文编次”对佛经典籍进行收藏的形式和方法,本文依据文献记载分述如下。唐高宗时道宣的《大唐内典录》卷第八题为《历代众经见入藏录第三》序文中记述了佛经典籍如何架阁庋藏及其上架形式:今则随乘大小,据译单重,经律论传,条然取别,犹一、架阁庋藏及其上架形式依旧例,未敢大分,用启未闻,知非故意,依别入藏,架阁相持,帙轴签片旁,标显名目,须便抽捡,绝于纷乱……依《大唐内典录》所述,佛经分类是以经典的思想内容为别,大、小乘为第一层标准,再依经、律、论…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众多的省级地面电视频道和城市台诞生了一种新兴的以主持人"说"为主的讲故事类节目,如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山东卫视的《天下故事》、湖北卫视的《故事中国》,还有陕西电视台的《说案》、《开坛》、《诉说》等等。这些节目基本是以买进的故事源为料,然后重新加工,构架成以主持人演播室个性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