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是他的哲学认识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 ,它在认识方法的层次上 ,将经验推理的性质、特点和局限深刻地揭示了出来 ,使经验哲学获得了更能显示其本质特征的新的涵义。但是 ,休谟把因果联系仅仅看成是观念之间的习惯性联想 ,走向了唯心主义决定论 ,又由于他否定理性思维的指导作用 ,人们就无法揭示事物背后的因果必然规律 ,这就会理所当然地导致非决定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知觉的产生是与心灵各能力密切相关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观念与记忆、想像的关系。观念及观念的联系原则都是在记忆和想像中的,但由于记忆和想像的区别,休谟着重考察的因果联系的观念其实只在想像中。从这一角度来理解休谟哲学中因果联系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哲学对于因果概念的讨论受惠于休谟,休谟关于因果概念有不同的定义。他除了从相继性、接近性和恒常联系三个特点定义因果关系,还从某种反事实条件关系描述了因果概念。大卫·刘易斯从事件之间的反事实依赖关系对因果性进行了细致分析,体现了剖析因果性概念的新视角,同时也充分表明大卫·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立场和反事实条件句逻辑在其系统哲学建构中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休谟对因果必然性的否定,乃是他的不可知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休谟和贝克萊一样,断定外部客观世界是人类意识中感觉观念的总和。但他义和贝克萊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只克莱公开宣称,外部世界就是我的感觉的复合;休谟则断言我的感觉之外是否有东西存在,我根本不知道,也无法去知道。这就是休谟不可知主义的本质。但是,这里产生一个问题:即人们关于事实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呢?休谟由此便提出所谓因果普遍必然性不存在的种种论据。休谟认为,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似乎都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但是,这种因果关系究竟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呢?休谟认为,这是和人们的经验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人们对任何事物都还没有经验可言时,他只  相似文献   

5.
休谟毫无疑问是一个典型的哲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休谟的思考可能比贝克莱更加"哲学式地".这个特征在他的两个论题中得到鲜明而尖锐的注解:一个论题就是康德所理解的休谟问题,即因果问题,另一个论题是归纳的逻辑根据问题.从古典哲学和牛顿物理学的角度看,因果问题更加重要,但是从20世纪之后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来看,归纳问题比因果问题有更高的科学意义和哲学讨论的价值.休谟从经验心理学的角度,主张因果问题的心理主义解释;而康德则在先验知性的建构能力之上,正确地说明了因果原则普遍有效性的理性根据是什么.然而,康德却忽视了归纳问题的重要性,使归纳问题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在逻辑哲学和科学哲学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归纳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6.
休谟因果观的实质在于把因果关系看成是人心习惯联想的产物。这一理论对其整个哲学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因果性问题的考察,休谟论证了形而上学的荒谬性,为达到其哲学的最终目的即建立人性科学体系作了必要准备;其次,通过因果观,休谟引出了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知识论的中心内容;再次,休谟还通过因果观进一步论证了他的反抽象论及对本体论问题的“存疑”。  相似文献   

7.
大卫.休谟作为极端的经验论者,认为因果联系和归纳推理既不是唯理论所谓的不证自明,也不是从经验中获得,而是习惯性联想的产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休谟问题"。休谟对因果推理的合理怀疑动摇了西方科学知识的理论基础,为了维护科学知识的权威和建立自己的批判哲学体系,康德以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来回应"休谟问题"。尽管康德对"休谟问题"的解决必定会存在不足,但其对"休谟问题"独特的解决方式及在推动西方认识论发展,特别是关于主体能动性思想发展方面还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休谟问题的实质是人类如何通过感觉经验形成普遍的规律性认识的问题,它在三个层次上与归纳推理相关:因果推理或因果性概念、自然齐一性假设、经验论哲学认识论。可以用贝叶斯推理来解决休谟问题。Hawthorne等人注意到贝叶斯推理与排除归纳法的联系,实际上贝叶斯推理由两种演绎推理的变体(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变体和选言推理的变体)组成。休谟对贝叶斯推理满意吗?他应该对作为分析工具的概率论满意,因为含有贝叶斯定理的概率论与几何学的情况相同。但休谟对贝叶斯推理的结果不会满意。归纳结论的接受不是出于习惯(心理因素),而是由于理性(决策)。起源于经验的知识(包括因果律、随机性概念和统计性概念)都是可修正的,都是"流动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不探求原因就不必研究历史在哲学中,因果关系始终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许多唯心主义者都否定因果关系,例如贝克莱、休谟,他们都否认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只把因果关系看成观念联系或心理习惯。奇怪的是,同样是唯心主义,宗教则极力主张因果学说。例如,佛教的缘起...  相似文献   

10.
休谟问题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康德认为所谓的休谟问题就是休谟对因果性的怀疑论。休谟对康德哲学影响重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康德哲学是为了回应休谟问题而展开的。休谟以因果关系为切入点来否定理性在构建普遍必然性知识上所起的作用,使形而上学陷入了困境,同时休谟将科学知识的因果必然性归结为习惯性的联想,直接动摇了自然科学的根基。康德为了给形而上学找到新的出路,挽救自然科学的危机,通过“哥白尼革命”对休谟问题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中,一些人在利用休谟哲学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相关,在理论上也出现了一些对休谟哲学性质的误解。因此,重读休谟的必要性一是在于现实斗争的需要,二是在于休谟研究中的某些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重读休谟,不能忽略它和现实问题的联系,但也不能因此就将其简单地还原为一个"站队"问题,仍然应该吸收休谟作为哲学家的各种优长,全面清理他在唯物唯心之争、怀疑主义立场以及道德哲学上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2.
休谟的空间理论及其心理原子主义表明,构成空间表象的最小的不可分的原子印象之间不存在实存的因果联系,这导致对空间对象的表象不可能。休谟的这些思想对于理解康德如何回答休谟的问题具有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休谟问题一直悬而来决,是否是由于问题前提的原因?我们通过对休谟彻底的经验论立场对其因果理论的基础性作用的分析以及经验论解决的尝试,说明休谟因果问题的经验论前提本身,决定了问题的无解。但问题的提出以及无数哲学家的尝试解决的过程,对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哲学的性质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史上永恒的话题。而将哲学的性质理解为怀疑,至少是笛卡尔、休谟等一批哲学家的哲学规划。本文从笛卡尔、休谟两位哲学家的角度,论述他们对哲学的性质的解读,并阐明他们是分别从理性与经验、方法与认识不同的进路总结出“哲学的性质是怀疑”这一观点的。  相似文献   

15.
时间概念在休谟对因果概念的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学界对休谟问题的研究成果虽多,却鲜有从这一概念入手所进行的考察.考察休谟的时间概念不仅有助于指出对休谟问题的诸多回应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休谟式时间与牛顿式时间的对立,而且也有助于将休谟问题放在休谟整个《人性论》的视角下进行重构,进而将因果概念从一种自然科学的、以理性逻辑为依据的概念转为一种能够贯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且以情感和实践为基底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因果关系理论是休谟哲学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部分.休谟认为,经验是因果关系的基础,而因果律来自经验,经验是习惯.休谟的观念关系和实际事物两类命题的划分在哲学史上首次区分了分析与综合.  相似文献   

17.
休谟从其不可知论的现象论出发,承认感性经验为我们知识的唯一来源。休谟关于观念的学说,特别是关于两类知识的学说是英国分析哲学家认识论学说的基础。英国哲学家麦克纳布在描述休谟哲学对现代实证主义的影响时断言,休谟划分知识为两类“成了现代经验主义的主要基石和最重要的武器”。  相似文献   

18.
一毛泽东哲学与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经验的哲学概括,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哲学则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他人生、事业、学问的感悟,他用以认识社会、从事革命和建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成功和失败的哲理。毛泽东哲学与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这正如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孔子哲学与儒家哲学这些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一样。  相似文献   

19.
在休谟的哲学著作中,概然性理论十分晦涩,但是休谟非常重视这一部分内容。通过梳理休谟提出概然性的具体论证,有助于澄清概然性在人性哲学中的具体内涵。对这一概念的澄清,是理解休谟哲学的重要基础。同时,休谟的概然性是概率的原初概念,这也是休谟对归纳逻辑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20.
休谟哲学是怎样走向不可知论的?对这一问题,人们似乎倾向于这一看法,即休谟的不可知论是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就休谟哲学与它以前的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历史来看,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也必须承认休谟哲学走向不可知论,有其自身的内存原因,是这些原因必然展开的逻辑过程。在这里,试就休谟是怎样走向不可知论及其教训,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