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图书馆自由”一词,在中国的首次出现是在2000年,2003年以后迅速在图书馆界掀起了研究热潮,许多图书馆学专家结合国外的研究情况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并积极探求中国图书馆权利的定位、实现和维护。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图书馆事业经费不足,已成为我国图书馆界面临的最大困难。文化部图书馆司司长杜克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制约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主要症结是什么?”的问题时.把“资金问题”放在了首位。经费不足所引发的严重后果引起了图书馆界的严重关注。人们纷纷撰文表述观点,献计献策。由于这一问题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是威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继续对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仅就我馆馆藏1996年图书馆学期刊中登载的有关研究文章.从经费危机及严重后果、主要原因分析和对策三个方面试作综述。  相似文献   

3.
五月中旬,英国博物馆、图书馆与档案馆委员会(MLA)发布了“面向2013年公共图书馆行动计划”。这是在英国图书馆未来框架基础上对未来五年公共图书馆行动的一次展望。行动计划通过了图书馆界的积极参与广泛讨论,并希望借此改变英国图书馆,让每个图书馆都成为伟大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档案馆业务外包的可行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业务外包管理方法是一种创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档案馆实施业务外包,一方面有具体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近10年来,业务外包已被图书馆界吸收和采用。本文在肯定档案馆可以实施业务外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档案馆进行业务外包的具体类型。  相似文献   

5.
对档案馆未来发展趋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馆未来发展趋向问题是近年来档案界争论的理论热点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档案馆的未来发展趋向如何?是传统档案馆、数字档案馆还是复合档案馆?"要想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弄清三个问题,即"数字档案馆明天就来临吗?"、"数字化时代传统档案馆会消亡吗?"、"档案馆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是什么?".笔者在认真剖析和思考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档案馆未来发展趋向的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恳请档案界同仁和有关专家学者不吝赐教斧正.  相似文献   

6.
肖君 《中国档案》2006,(8):50-50
我曾在《中国档案》2005年第9期上发表过一篇短文,主张档案馆界应当把“公众空间”一词引进来,在档案馆选址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要充分顾及公众的文化交流活动。其实,此话题只说了一半。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档案馆的日益崛起,档案界出现了“数字档案馆能否完全取代传统档案馆”的争鸣。本文从认识、原则、现状、定位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传统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并非是各自独立的两个发展模式,基于两者之上的“复合档案馆”才是当代档案馆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1缘起2004年和2005年,对中国图书馆界来说是值得“圈点”的两个年份。值得“圈点”的原由之一就是“图书馆权利”成为了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中国图书馆界权利意识普遍觉醒的转折点。2004年苏州年会上,程焕文先生“制造”了汉语“图书馆权利”一词;2005年1月,“图书馆权利”成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哈尔滨峰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同年7月又成为桂林年会分会场的主题;2005年5月,程焕文先生的“图书馆权利研究”被批准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这种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权利研究的轰然兴起,自然成为国内各专业刊物竞相捕捉的话题资源。于是,《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近几个月来,见到了一些同仁撰文提出“图书馆是生产力”的观点,如陈晓君同志写的“图书馆也是生产力”一文(《图书馆学刊》,1992年,第2期),廖子良同志引用的“图书馆是生产力”(《图书馆界》,1992年,第1期)和“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一部分”(《图书馆界》,1991年,第4期)等。今年,广西图书馆学会召开的年会,也对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丛书”,其中第一卷为《复合图书馆理论与方法》,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初景利教授等著。本书是初景利教授担任主持人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复合图书馆理论与我国复合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该书站在国际图书馆的大背景下,从多个方面、不同角度系统而深刻地剖析了“复合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一重大命题,以翔实的理论和大量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档案馆与图书馆同为传播知识与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共事业机构,两者之间在服务上的异同,相互之间又可供借鉴与学习,是档案馆工作者与图书馆工作者关心的话题之一,亦是两者比较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以篇名为检索项,以“档案馆”并且“图书馆”并且“比较”并且“服务”为联合检索词,对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到的18篇文献进行比较.虽然这18篇文献在与档案馆和图书馆共同相关的225篇文献总量中所占比例不是很高(7.1%),但却占到了档案馆与图书馆比较研究文献数量(55篇)的近1/3.下面我们从学科分布、文献发表年度分布、研究层次分布、文献来源分布及文献关键词分布等多个方面,作一些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果越 《兰台世界》2010,(10):8-9
近年来,公共档案馆的建设是档案界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热点。本文主要探讨了公共档案馆的涵义、分析了我国公共档案馆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建设公共档案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图书馆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都有各自的特性和不同的方针、任务。少年儿童图书馆和其它类型的图书馆虽然于基本形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它却具有着自己独特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一、儿童图书馆的性质什么是儿童图书馆?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图书馆界至今说法各异,例如《图书馆学辞典》(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将“少年儿童图书馆”一词解释为:“系校外教育机关,也为共产主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刘国钧等先生在《图书馆目录》(高教出版社1957年8月版)一书中提出:“儿童图书馆(室)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文化教育、培养他们共产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地。”在文化部1981年举办的“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公共档案馆的建设是档案界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热点.本文主要探讨了公共档案馆的涵义、分析了我国公共档案馆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建设公共档案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丽君 《兰台世界》2012,(17):60-61
信息时代图书馆与档案馆顺应趋势,开展图书、档案一体化建设与资源共享已成为图书馆界与档案馆界的共识。本文从图书、档案一体化建设与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具体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图书、档案实现一体化管理与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央视“百家讲坛”的成功,为文化的大众传播创制了一个很好的“模例”。相比各地图书馆如火如荼举办的大型文化讲座,以档案界为主策划举办的文化讲座屈指可数。2004年,上海市档案馆在外滩新馆率先打出“东方讲坛”高端文化讲座的品牌;2007年3月,广东省档案馆推出了“岭南名人名家讲坛”(后易名“名人名家讲堂”),被称为“城市第二课堂”,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7.
走出“数字图书馆”的误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数字化技术手段以及未来图书馆的基本发展模式,对“数字化图书馆”一词提出档同观点。文章认为从图书馆发展历程来看“图书馆数字化”一词较为严谨准确。  相似文献   

18.
正对档案馆、图书馆两者共性与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是档案学界与图书情报学界一项持续性研究课题,也是档案实务界与图书情报实务界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对知网数据库中有关档案馆与图书馆比较研究的文献从多个角度进行计量分析与研究,试图从数量统计及其相互间关联性上寻找一些规律,促进档案馆与图书馆比较研究进一步发展。1来源数据库与基金资助情况研究以中国期刊网文献数据库为样本库,以题名项为  相似文献   

19.
对英国"阅读是基础"运动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羽离子 《图书馆》2002,(1):81-83
旨在为穷困儿童提供可阅读图书的“阅读是基础”运动发源于美国,1996年在英国登陆。现已成为限定工作对象的英国最大的图书服务运动。英国的许多图书馆和中小学参与其中,为图书馆服务和社会教育,拓展了新的广阔空间。本文探索了这一运动得以成功的经验以供我国图书馆界,教育界和公益事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进入新时代,馆藏激增的现实压力与数字转型的迫切需求对档案馆场馆的适用性提出挑战,我国综合档案馆陆续谋划新馆建设,需要了解和参考国外档案馆建设的特点和优势。笔者先做文献研究。2012年至今,以“档案馆设计”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库做主题检索,命中101篇文献。部分文献探讨不同政策环境或实践潮流背景下档案馆建筑的设计思路,如公共服务背景、“五位一体”功能视角、“互联网”视阈下的档案馆建筑设计;部分文献探讨档案馆建筑中某一特定区域或功能的设计方案,如档案馆安防灭火系统、库房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