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阳捷  喻杰 《文教资料》2014,(15):154-156
翻译教材对翻译教学举足轻重。然而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及高素质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其地位越来越受到挑战。市场上流通的大量翻译教材不能满足翻译课堂教学的需要,难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从“教翻译教材”变为“用翻译教材教”。本文从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观点。在分析翻译教材在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前提、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理论,结合朱生豪、巴金、许渊冲、穆旦、杨绛等著名翻译家的翻译活动,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方面,阐述了人的基本需要与翻译动机的关系。本文发现,在马斯洛提出的人类七种基本需要中,除归属与爱的需要与翻译动机的关系不大外,其他六种需要都可触发翻译动机。此外,各种需要对于译者的驱动并不遵从马斯洛理论中的层进关系,任何一种或多种需要都可成为翻译的动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论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术语翻译需要理论指导,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威密尔(HansVermeer)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独树一帜,提出了目的论。目的论的提出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为译者在中医翻译实践中提供了灵活翻译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言语翻译需要艺术性,这种艺术性不仅仅停留在形式美上,更需要有情、意、景原则的指导。这样翻译出来的译文才能获得与原文一样的美感体验,才能把美传递下去。本文通过对美学语言学与翻译美学理论的结合,重新看待了言语翻译中的审美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棒碟 《现代英语》2023,(22):92-94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学作品的抽象性和艺术性,给文学翻译带来了巨大挑战,而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探讨了文学翻译的标准,并对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进行了分析,提出译者需要合理发挥译者主体性,既要考虑原文作者,也要考虑目标读者,这样才能创造出好的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6.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增加以及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对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信息检索技术必然要成为翻译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翻译教学实际,提出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了较为具体的教学主题。在翻译教学实践及应用中引入检索技术可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功能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是翻译者首先需要思量的问题,而不同的需求,也使得翻译的策略和手段大相径庭。在功能目的论前提下,在军事术语翻译过程中,译者大多采用了字面翻译和注释性翻译。  相似文献   

8.
电影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组成部分需要先对原文全面深刻的了解,然后根据本位文化习惯对内容进行翻译。但是电影翻译还有其特殊之处:电影翻译是有画有声的艺术,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求达至电影的本身蕴意。这就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如何在不同文化中树立有效交流的桥梁是电影翻译领域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代商务英语翻译教程》是一本以实用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创新型教材。它摆脱了传统商务英语翻译教程只对一般翻译技巧和方法罗列讲解的局限性,从文本的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的语言特点来探讨翻译方法,其内容涵盖之广也超出了同类教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需要。但需要指出的是,本教程仍存在着一定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几例典型问题翻译案例的分析并纠正其谬误,探讨了词语、术语翻译的规范性,强调了翻译不仅需要语言能力及翻译技巧,更需要编译者具备极强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为刘云虹教授与中国当代翻译研究界领军学者许钧教授围绕翻译批评展开的一次对谈,表达了诸多重要的观点,其中包括: 一、翻译批评在当今中国的有效在场不够,翻译批评遭遇了生存危机; 二、翻译批评者的主体意识和翻译批评的历史意识这两者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三、翻译批评的学术合法性基础之一在于它是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构建之间的互动场域,必须真正发挥翻译批评在翻译理论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真正让批评介入翻译场域和系统。  相似文献   

12.
翻译过程的有声思维实验及教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声思维实验,对22名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翻译策略及单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学生英译汉所用策略多于汉译英,且学生之间有较大个体差异;学生汉译英翻译问题主要是表达问题,但所用策略结构较为简单,显示出学生普遍缺乏翻译职业意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较多关注个别词语、语言表层信息转换等,没有认识到译文语篇性构建及翻译目的性和交际本质等。因此,翻译教学要从翻译策略、方法、态度、本质等方面对初学者进行指导,改进教学方法、策略和内容,引导学生从孤立的词语向语篇层次转向,从翻译表层向翻译深层过渡,从语言转换向交际互动转移,从学生身份向职业译者转身。  相似文献   

13.
翻译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佛经翻译开始,至今已有1700多年。我国翻译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阶段、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后掀起的第四次翻译高潮。经过无数前辈翻译家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4.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作者思想,交际翻译则注重读者理解度。两者侧重不同,应用范围不同。文章以《桃花源记》各知名翻译家的不同英译本作为比较,以林语堂的译文作为切入点,用翻译批判的视角说明在语义翻译为主导的文学作品翻译背景下引入交际翻译可以避免因语言文化差异产生的阅读困难,大大改善译文的翻译质量。两种翻译方式互为补充是文学翻译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西译学理论起源于宗教翻译,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实践分别为中西译学理论提供了理论思想,是其演进、发展的原动力。然而,由于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具有一些根本性的差异,从而使中西译论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中西译论因此有了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翻译本身是个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翻译教学应当以过程化为导向。本文提出翻译工作坊结合翻译日志写作的整合过程化教法,这一教法从整体和细节上都反映了翻译过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翻译能力培养是翻译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翻译能力培养缺失的现象,从翻译认知和翻译能力的关系出发,探求翻译教学的本质,提出翻译教学研究的认知途径能够成为完整、系统、有效的翻译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直译说起     
王建国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69-73,175
直译的概念原为词对词翻译,后来演变成一个松散的概念.因此,直译和意译之争在古代译论中和现代译论中性质是不一样的.本文认为现代的直译概念的松散性是导致现代直译和意译之争的根源,而古代的直译和意译之争起源于对神的信奉.本文还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提出了明说翻译和含意翻译的概念,提出当前直译概念缺乏科学性的观点,呼吁停止这场毫无结果的争论.  相似文献   

19.
大学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教学是大学非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翻译教学法不能满足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技能的需求,为实现翻译教学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注重翻译技巧和实践的传统翻译教学必须改进。针对大学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翻译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伪译本在被揭穿之前是作为译本存在并得到目的文化认可的,有些伪译本在本国文化中风靡一时,甚至促进了文学样式的革新。伪译在某种程度上回应局域文化或文学缺失,受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念影响,有利于异质文化的合法传播。虽然它与真正意义的翻译毫不相干,也不可回避地成为翻译研究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