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动竞赛中的“Choking”现象是当今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理论界近几年来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概述“Choking”现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包括“Choking”现象的定义演变、理论阐释、研究结论、预防措施、研究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等内容,并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以供研究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对内隐学习的相关理论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内隐学习能够克服篮球比赛中投篮技术产生的Choking的假设进行了探讨,以便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3.
根据"Choking"理论,研究把篮球运动的比赛情景和技能水平作为观察的要素,对运动员"Choking"的体验进行探索,旨在为"Choking" 现象研究提供运动项目实证的解释数据.通过开放性问卷,对97名篮球运动员进行询问调查,定性分析结果发现,篮球比赛中常发生的失误有7种情景,其中,在这些情景中运动员体验最多的是过度紧张、急躁、焦虑、沮丧和额外努力.再根据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年限、年龄及运动员的技术等级,把97名篮球运动员分为高、中、初级运动员,并对不同技术等级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Choking"体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级运动员额外努力引起的"Choking"现象为第一位,其次为急躁;中级运动员为过度紧张引起的"Choking"现象为第一位,其次为焦虑;初级运动员为过度紧张引起的"Choking"现象为第一位,其次为急躁,再是焦虑.同时,对高、中、初级运动员发生在比赛中"Choking"体验进行区别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高级运动员的"Choking"体验与中、初级篮球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调查表明,高级运动员额外"努力"是造成"Choking"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竞赛中Choking现象(指在感知的压力下,由于焦虑水平的升高导致运动执行过程发生严重衰退)时有发生.当前主要有干扰模式、自我关注模式及过程理论模式解释其发生机制,观众及其期望、竞争、可能的报酬、自我意识、特质焦虑、应对方式、运动员的期望和预期、任务特征等是引起Choking现象的因素.尽管提出大量有关Choking干预的措施和建议,仍有待进一步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竞赛压力对运动技术效应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运动项目技术要求特征来分析"Choking"发生的机制,目的在于解释运动员在竞赛的压力下为什么付出了努力却发生了"Choking"的现象.研究运用"项群理论"分类的方法,把运动项目分为体能类为主的运动项目和技能类为主的运动项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Choking"的过程理论,分析了这两类运动项目中努力和技术要求的分配问题.研究结论认为,在竞赛压力的条件下,运动员增加的努力对不同技术含量的运动执行效应是不同的.具体地讲,努力会有助于提高技术含量相对较少的运动项目,但是会有害于技术含量相对较多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6.
采用现场实验法,以78 名篮球运动员和30 名普通大学二年级生为被试,设计3 个连续的试验来研究压力下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心理 机制。研究1 测试不同注意指向下专家与新手的运动表现差异;研究2 测试观察压力下运动员的“Choking”现象;研究3 测试压力下运动员的 “Choking”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试验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基本相符,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上海女足13名运动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在运动员了解Choking现象的基础上,让运动员描述比赛Choking的过程,从而探究女足运动员发生比赛Choking的心理机制。从访谈结果来看,运动员发生Choking的主要原因是面对比赛压力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其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在比赛上,干扰信息导致其技术动作的自动化过程受阻,在压力认知和决策的执行动态过程中,由于受到多元因素的影响最终发生Choking。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共归纳出26个原始数据主题,进一步总结出9个高级主题,在9个高级主题的基础上归纳出3个概括性维度,分别是压力来源、压力下的反应以及压力导致的结果,这3个概括性维度对应了Choking的诱因、Choking的表现和 Choking的结果。由此得出以下结论:女足运动员发生Choking的心理机制是赛前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因素引发了运动员比赛时生理和心理上的Choking表现,最终导致技战术发挥失常,女足运动员比赛Choking的现象会在队友之间相互“传染”。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Choking"心理机制模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hoking"过程理论和以往研究结论,为建立"Choking"心理机制的概念模型,通过对11名专业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在人为设置压力情景下获得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LISREL 8.54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1)积极应对、个人自我意识、竞赛特质焦虑、期待取胜和自我效能感是"Choking"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能有效预测"Choking"现象的发生;(2)竞赛特质焦虑、期待取胜、自我取向和任务取向对回避应对方式产生显著性效应;(3)积极应对与回避应对均不是外源变量产生"Choking"现象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度假区体育相关研究进展与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作为大众喜爱的旅游度假方式已成为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顾国内外度假区体育的相关研究发现,国外侧重从管理学、地理学、健康学以及环境影响的角度研究度假区体育,国内侧重于度假区体育开发等研究.存在的不足为: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少,且普遍缺乏把度假区体育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建议未来国内的相关研究可从度假区体育基础理论等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前沿动态     
运动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 :竞赛中的 Choking现象竞赛中的“Choking”描述比赛关键时刻运动员的技术发生衰变的现象 ,主要由于增加的努力引起注意的改变而破坏了习惯的运动方式。在当前的重大国际比赛中 ,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因为“Choking”而失去了冠军的头衔。因此 ,“Choking”现象逐渐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有关“Choking”现象的研究可追逆到 1972年 ,是由孟斐斯州立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逖裴绨(Tippett)完成的。在这个研究中 ,他第一次用“Choking”来描述成绩下降。但遗憾的是 ,逖裴绨的研究成果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发表。直到 1981…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第11届世界运动心理学大会上出现了大量研究运动竞赛心理学的论文,反映了运动心理学界对解决运动员竞赛心理问题的重视。就运动状态下的运动认知和竞赛中的Choking现象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解决如何在真实的复杂的运动情境下测量运动认知以及Choking的预防、干预方法和效果评价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竟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员之间的较量更为激烈.常常有运动员在手握赛点的前提下,发挥失常,把即将到手的金牌拱手让人,这也就是运动心理学所谓的"Choking"现象.本文分析了球类运动中"Choking"现象的产生原因,旨在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对21篇关于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研究的中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以及定量研究法4个维度分类统计与主题分析。宏观层面主要包括:政府法律法规制定、人民币汇率、金融危机、贸易壁垒、国内体育产业与技术环境等;中观层面主要包括:企业体育用品出口现状、企业应对经济危机与人民币汇率策略以及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打造;微观层面:现有文献个案专题研究很少,多以例证形式出现在定量研究文献中;定量研究法层面:主要对现有文献中实证研究方法进行统计;最后,就研究现状提出3点不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2009-2013年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排球教学方面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论文数量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但与“三大球”中篮球、足球教学论文相比,总数量不及篮球一半,且平均每年数量涨幅速度较慢;体育期刊载文总量较少,但有逐年增加发展态势;论文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研究内容涉及面广,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现状、教学内容是近5年我国排球教学科研热点。  相似文献   

15.
刘学 《冰雪运动》2013,(5):53-55
冰球比赛不仅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在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训练水平和身体素质相近的比赛中,往往决定比赛胜负的是心理因素。对冰球运动员心理状态调控的意义进行探讨,提出采用模拟训练法、放松训练法、表象训练法、自我暗示法、注意力集中训练法、预防Cho-king现象、克服瓦伦达心态和诱导训练法等调控方法,提高冰球守门员的感知、判断和抗干扰能力,使冰球守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激烈的比赛中发挥出较高水平,带领球队在比赛中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16.
Choking under pressure is a pejorative colloquial term (Clark, Tofler, & Lardon, 2005) used to describe a sub-optimal sporting performance under stressfu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prevent its occurrence and enable performers to achieve their potential under pressure,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on is necessary. By reviewing critically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suggested 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moderators of choking in sport, and consider the interventions designed to alleviate it. In addition, th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cerns that exist within the choking literature will be presented,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hat address such concerns will b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7.
“自我批判”指个体为了保护自尊而朝向规避负面可能性结果的心理倾向,反映了个体高标准的“自我关注”。运用飞镖任务的“Choking”实验范式,把“自我批判”作为内源性中介变量,观察其在压力下运动表现的作用解释机制。对50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自我批判”的人格测试,并分别在无压力和压力条件下完成飞镖投掷任务的测试,所得数据通过SPSS 24.0和Process 3.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自我批判”倾向的被试在压力条件下表现了“自我关注”的认知压力(β=0.50,P<0.001);同时,其“Choking”表现也随之增加(β=0.35,P<0.01)。因此,“自我批判”作为“Choking”的内源性诱因,具有部分的中介作用机制解释,其解释变异的效应占25%。  相似文献   

18.
实验以15名具有Choking现象的篮球专修课学生为对象,采用组别*测验时间(2*3)的双因素混合设计,以每组10个罚球线定点投篮的命中数为实验因变量,对实验组进行"如将纸团扔进纸篓那样"的投篮技能内隐学习干预,控制组则不加干预。结果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Choking指数存在显著差异(F(1,13)=7.146,p=0.019,η2=0.355),测验时间对Choking指数有显著的影响(F(2,26)=9.882,p=0.001,η2=0.432),组别和测验时间对Cho-king指数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2,26)=5.524,p=0.010,η2=0.298),内隐学习是干预Choking现象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Choking under pressure describes suboptimal sport performance in stressful situations, which has led to two fundamental ‘choking’ models: distraction and self-focus.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wa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empirical studies that have tested interventions used to alleviate choking. The systematic review includes 47 empirical studies published up to April 2017, including experimental, quasi-experimental, and single-case studies with athletes. These studies encompassed a variety of interventions (n?=?13) that were either distraction based or self-focus based. In addition, a third group – acclimatisation interventions – was identif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general, chok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both choking models and on acclimatisation provide a benefit to performance under pressure. The most reported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were pre-performance routines, quiet eye training, left-hand contractions, and acclimatisation training. The use of dual task was beneficial for performance under pressure but harmful when used in training. Mixed evidence was found for analogy learning, and null effects were reported for goal setting, neurofeedback training, and reappraisal cues. These results may help athletes and coaches select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under pres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