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的发展始于“提出问题”,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更重要.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不仅是《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而且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使学生拥有一颗敢于探索,不畏权威,敢于质疑的心.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研实践,对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谈如下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思考,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普通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这实际上指的就是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元认知作为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能提升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从而为数学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坚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标,还明确提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新目标.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通过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级混合运算”的教学,可以说明如何执行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2004年理科综合《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根据要求灵活应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显然高考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求很高,而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即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综合”思想分析实验问题,这对培养学生实验的“综合意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校园中一个被广泛议论的话题.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教师、学生、专家、教育行政官员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从而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能力培养的作法.当前,这些看法和作法归结起来就是,需要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掌握与他们将来“专业对口”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以便使他们毕业之后,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适应“对口专业”的工作环境,能很快地进入“角色”,从而取得用人单位上司赏识,以及在同仁中建立起良好的“大专毕业生形象”.因此在作法上,学工程的,要求他们学会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技术能力.如机械专业的学生要学会机械加工中的车、钳、铣、焊等.学师范的,则要求他们练好钢笔、毛笔、粉笔字,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数学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在问题的发现提出阶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 .在问题的分析、解决阶段培养学生的直觉猜想能力 ;3 .在问题的回顾、反思阶段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水平。实验表明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中学物理教学相关能力要求”、“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等方面,对物理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个人的观点和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贾有姣 《教育探索》2012,(3):131-132
“问答式”教学法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答式”教学法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备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问题的解答.“问答式”教学法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勤于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已成为达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途径,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则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把提出问题作为“四能”之一,并且指出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力的想象”.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是一个从发现数学问题到表达数学问题的过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著名特级教师刘松通过师生对话的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现采撷几个精彩片段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1.
注重“个性化”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时代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会查阅搜集和处理信息,学会运用信息去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去解决预习中自集的问题,进行“探究性阅读”和“个性化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培养学生查阅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从2001年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到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验,人们对数学教育与数学课程问题,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10个核心概念.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内容和要求的变化,对实验教材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内容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对实验教材中初次引入的估算问题进行了完善性处理.例如,对估算教学的处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如,对如何体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为培养“四能”提供合适的素材、清晰的线索和有效的途径等等.  相似文献   

13.
马波 《中学物理》2023,(22):46-48
开展主题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要做到“四有”:教师引导有侧重;学生实验有规范;教师拓展有深度;课堂评价有标准.开展主题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四有”课堂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的能力;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评估反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徐学文 《考试周刊》2013,(89):71-71
数学《新课标》要求突出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形成性评价”中的学生“自我评价”。数学课堂“吸引力”能使数学课堂教学魅力四射。  相似文献   

15.
在“公共教育学”课堂上让学生“分享教育故事”“参与教育实践”,能增强学生对教育的感悟与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教育理论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教育问题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质疑就是“提出疑问”,质疑能力就是提出疑问的能力.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指在历史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学生学会主动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在上海市高级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在教学中“根据一定的史实、史料或视角,对有明显缺陷问题的历史叙述、解释、评价提出质疑或反驳”.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但要求大学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他们能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应用型院校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及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式”教学模式能促使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深受应用型高校广大师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18.
重视数学应用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突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程理念.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教学要注重“应用问题”情境创设,灵活运用“应用问题”因材施教、延续课堂学习,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对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从而确定了“工程任务课程化”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还能为学生解决生产和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心要的数学理论工具和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而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又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四能”的要求之一.首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为期半学期的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其次,选定具体建模活动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不断提出数学问题以解决该建模问题;最后,学生分组自选建模题目,课后解决该问题并展示其研究成果,从打分结果和提出问题个数发现分数与提出数学问题个数成正比,说明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对数学建模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