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城市扩张过程中的供水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居民点附近的地下水是历史时期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地表水源不足与维持漕运通畅是历史时期北京地区水利设施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元代以前莲花池水系是北京地区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基础,城市供水保障区域经历了以永定河为主转移至以瓮山泊、高粱河地区为主的变化过程。元代,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基础转移至高梁河水系。通惠河的开通将城市供水保障区域拓展至昌平白浮泉地区,明清时期白浮泉水源的断绝使保障区域范围回缩至瓮山泊一带。1949年以来,北京的供水系统逐步完善,城市供水实现跨区域、多来源、多系统的联合调度。地下水供水保障区域呈现横向扩张、纵向加深的变化趋势,取水口由集中于市区和近郊逐步外移至远郊,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表水的利用由区域内自给有余转变为依靠跨区域调水补充不足,供水保障区域由本区域向流域上游的河北、山西两省扩张。南水北调工程的建成已经使供水保障区域从海河流域扩大至长江流域。预测北京的供水系统结构将进一步改变,对外调水、雨洪水及回用水等水源的利用量将继续增加,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供水压力减小,有利于城市水环境及水生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高速发展,伴随而至的城郊迅速城市化。城市绿地系统的范围也由公园、沿街绿化等逐步扩大至城市周边的丘林、湿地、森林,那么生态这个概念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摘     
正2100年,全球最大城市或在非洲过去半个多世纪,人类世界处于急速城市化时期,超过一半的人口迁移至城镇。1955年,东京和纽约是全球仅有的两个人口过千万的城市。到了2015年,人口超过2000万的城市已有东京、德里、上海、圣保罗、孟买、墨西哥城、北京、大阪。联合国报告预测,到2100年,世界人口将从现在的76亿增长至112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全球城市研究所的专家预测,到22世纪初,一些城市的人口将  相似文献   

4.
早在1921年,美国气象学家霍顿最先发现暴雨多发于城市地区。1968年,美国科学家常农建议发起并实施了著名的大城市气象观测试验,来探索城市化对降水影响的证据及其可能原因。实验发现,城市效应增加了夏季的降水量,特别是增加了在城市下风向50至70公里处的降水,增加量值达到5%至25%。城市对降水的影响还与城市的规模有关。  相似文献   

5.
温州城市建筑色彩浅析——以温州车站大道建筑色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城市色彩载体—城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以浙江省温州市车站大道温迪路与车站大道交叉口至黎明立交桥段沿街建筑色彩为调查对象,从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查与设计入手,对其实地建筑色彩进行调研、分析,并由调研分析中得出结果,对温州城市街道建筑色彩设计及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钱小微 《金秋科苑》2009,(8):128-129
本文以城市色彩载体—城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以浙江省温州市车站大道温迪路与车站大道交叉口至黎明立交桥段沿街建筑色彩为调查对象,从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查与设计入手,对其实地建筑色彩进行调研、分析,并由调研分析中得出结果,对温州城市街道建筑色彩设计及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坤 《未来与发展》2011,(10):15-18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其后续影响力应延伸至科技与人文在交相辉映中实现质的提升。文章从体现兼容并包文化平台之多样性和多元化、构建城市公共空间之民主和参与、回归现代城市人生存关怀之生态和绿色等维度,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公共特征和人文品质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8.
赵克川 《大众科技》2012,14(3):76-77,99
城市居住区小区环境品质的构建需从"技术"提升至"文化内涵";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从"细节"体现出"品质",它是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能打造城市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19世纪至20世纪期间,西方国家由于经济转型经历了从城市快速发展到城市衰败再到城市复兴的过程.城市复兴要想得以顺利实现,公共政策的正确导向至关重要.以英国道克兰地区的复兴为例对城市公共政策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借此为中国城市复兴中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寻求启示.  相似文献   

10.
《金秋科苑》2013,(22):48-49
2007年中国开始引入高速铁路服务,目前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网络,其总长达到9300公里,连接中国四分之一地级以上城市。来自清华大学的郑思齐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马修·卡恩(Matthew E.Kahn)教授选取了262个中国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2006年至2010年期间这些城市人口、住房、市场等方面进行了数据分析,从而探究这些城市的市场潜力和房价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11,(5):30-31
2月27日下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京发布农村贫困学生营养状况调研报告。报告称,受调查的1600多个农村孩子,每100个中就有近12个生长迟缓,身高低于同龄城市孩子6至15厘米,还有9个体重低于同龄城市孩子约7至15千克。  相似文献   

12.
米玛 《西藏科技》2013,(12):36-38
文章从区域研究的角度出发,以拉萨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原地区生态城市建设。通过分析拉萨市城市生态系统现状,构建拉萨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拉萨市2002年至2010年9年间的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和评价,为进一步研究高原地区的城市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革新》2014,(9):48-48
日前,英国正式宣布,明年将启动无入驾驶城市试点城市竞标计划,至多3个城市,从明年开始进行长达18个月至36个月的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同时,将对现行交通规则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无人驾驶车辆的出行需求.这是继美国、德国、法国等国之后,又一个国家为无人驾驶打开了绿灯.  相似文献   

14.
平阴县在城市河道整治工作中,赋予水土保持重要地位,将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理念融入至河道整治项目中,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对城市河道整治项目水土保持进行建设并思考,以期最大程度上降低水土流失问题出现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1995年至2009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城市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其对推动城市经济增长有着积极作用,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因城市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苏美蓉,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及环境科学专业工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理学学士。2010~2016年,工作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期间曾受洪堡基金会资助至德国开展合作研究;现工作于东莞理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城市生态规划与管理、生态核算与系统模拟。兼任国际生态模拟学会会员、国际城市生态学会会员、国际能值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环境保护部的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除夕夜—2月7日19时至2月8日6时,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监测结果中,271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其中4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92个城市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除夕夜338个城市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148微克/立方米和210微克/立方米,同比去年分别上升27.6%和23.5%。  相似文献   

18.
简讯     
▲中国未来研究会主办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学术讨论会于十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在深圳市举行。会议就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来来发展趋势,与国内其他地区、城市的相互影响和发展前景;国际环境及其相互影响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会议还提出了许  相似文献   

19.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受到包括土地政策制度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其中用地审批是控制土地用途转用进而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重要制度之一。1995年以来,中国用地审批权配置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审批权上收至国务院、省级政府和适度调整"下放"。为分析用地审批权配置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中国用地审批权改革历程,采用2000-2013年全国231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用地审批权上收至国务院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只在局部地区有明显减缓作用,审批权"名义下放"对建设用地增长也只在局部地区产生了影响;(2)用地审批权上收至省级政府对抑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具有区域差异性,东部和西部地区审批权上收省级政府抑制作用明显但其他地区无明显效果;(3)土地督察制度在全国层面显著减缓城市建设用地增长。  相似文献   

20.
金晓雨  郑军 《软科学》2015,(3):107-110
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2000年和2010年中国209个地级市市辖区的城市效率,用非参数方法估计了我国城市效率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分布,并实证了城市效率变化的机制。研究发现:2000~2010年我国城市最优规模从350万人增加至717万人,增长104.86%,而城市规模均值仅增长50.47%,城市集聚不足的情况加剧,城市效率整体下降;城市效率变化和城市规模呈U型曲线关系,处于544万左右的城市效率降低最快,改善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城市效率;半参数估计表明计量设定和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