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向民 《现代语文》2007,(3):119-120
我们所谓的战国文字,是指春秋末年至秦统一以前的时期内各国使用的古文字。战国文字是古文字学中形成较晚的分支,但发展迅速,在20世纪初逐渐兴起,到20世纪末臻于成熟,论著繁多,本文仅从铜器、玺印、简帛、陶器、玉石、货币等方面总结一些主要情况。  相似文献   

2.
杨光 《现代语文》2005,(2):11-11
尊敬的周老、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共同庆贺我们十分崇敬的世纪老人周有光先生百岁华诞。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文》2005,(2):18-19
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父周保贻,号企言。母徐雯,号镜芙,宜兴人。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周老,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隆重集合,共聚一堂,庆贺周有光先生百龄华诞,我感到非常高兴。首先向周老表示热烈的祝贺,祝周老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周有光先生是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者之一,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市,?923年开始就学上海圣约翰大学;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随同全体同学和华籍教授离校,改读爱国师生创办的光华大学,1927年毕业。1928年至1949年,任教光华大学、江苏和浙江教育学院;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上海解放后回国,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周先生20…  相似文献   

5.
随着越来越多的史前陶文出土,学界对陶文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热点,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将各家关于原始陶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九叶诗派的合壁艺术》应用深度研究模式,从不同的视角对九叶诗派的艺术进行了全面且学理化的打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该书提出了不少创新之见,加之全书渗透出的当代性和当代意识,使该作成了研究九叶诗派艺术特点的佳作。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古钱为载体,例举汉字的构成及形体的演变,论证古钱钱文充实了文字宝库,并为汉字简化提供了范例,从而肯定古钱的功绩。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周老: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特别高兴在这里欢聚一堂,庆贺周老的一百岁寿辰,首先我代表教育部、国家语委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周老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座谈会的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周老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孜孜不倦、耕耘不辍,在汉语的现代化方面学养深湛,见识高远,同时在现代文字学、社会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早在建国之初,他与其他老一辈学者一起,以拉丁字母为径,拟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使中国难认、难学的“方块字”有了全球通用码,对中国现代的文字改革和汉语拼音正字法做…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秘书工作中,调查研究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它是秘书人员的重要职责,是秘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同时它又是秘书工作的一种基本工作方法,是做好各种秘书工作的基础。另外,调查研究还是锻炼提高秘书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的重要表现,是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文字与图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两种方式,在被喻为"读图时代"的今天,有必要对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总的来看,文字与图像属于不同的符号体系,读图具有先天性而读文具有后天性,文字与图像存在"观看"的差异性,文字"静观"与图像"动感",文字具有抽象化特点而图像具有具象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字是原始记事的发展。然而,诞生过程明朗的文字显然是语言的延伸;自源文字的诞生过程虽不明朗,但由语言延伸而来的痕迹十分明显。因此,文字是语言的延伸而非原始记事的发展,文字与原始记事之间根本没有一脉相承关系。寻求这种子虚乌有的关系,是文字起源研究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名誉主任李玲璞教授,主任臧克和教授,副主任刘志基教授、詹鄞鑫教授。  相似文献   

13.
城市户外文字是城市公共环境中出现在各种户外载体上的文字符号,可以从空间环境、文字载体、创作主体、创作年代、文字内容和社会功用等角度进行分类,当前城市户外文字研究具有地位从属性、研究角度单一、研究程度流于宽泛浅表等特点,加强城市户外文字研究,有利于充分认识城市户外文字的文化意义、认清城市户外文字的文化生态建设作用、提升城市整体规划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秦文字上承商、周文字,下启今文,从文字学发展史来看,秦文字既是中国古文字之终结,又是今文之发端,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因此对秦文字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秦文字的发现及研究状况进行回顾总结,使学者能够快速、全面地了解秦文字的出土和研究情况;并对秦文字的最新研究状况、热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介,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规定以秦国文字作为全国的通行文字,这一政策的推行决定了此后汉字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奠定了秦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因此秦文字的研究一直是文字学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的秦文字研究在文字考释,文字编的撰集,文字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大的缺撼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苏南宝卷是流行于江苏南部的宝卷,真实记录了清末民初时期苏南地区的用字情况。苏南宝卷中含有大量异写字形,仔细分析这些字形,有助于建立汉字字形演变序列,解读疑难俗字,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字形演变原因。苏南宝卷保留有大量方言材料,了解苏南宝卷所反映的语音规律,可以从语音角度对宝卷中的文字进行考察,为汉字的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苏南宝卷以手写文字为主,保留的用字比较丰富,整理苏南宝卷中的用字,有助于描写清末民初时期用字情况,并可为历代用字变化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于2015年11月与2016年3月通过对衡水市园林绿地中常绿和色叶植物的种类及其配置方式进行调查,了解不同环境和不同场地的常绿和色叶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的价值,立足常绿和色叶植物的形态、习性、分布及搭配效果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总结出衡水市常绿和色叶植物的应用现状及配置特色。在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中发现,衡水市常绿和色叶植物应用现状中存在许多问题,针对实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衡水市未来城市园林的规划提出一些简单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秦皇岛市园林花木食叶害虫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年9月-2000年4月,对秦皇岛市园林花木食叶害虫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食叶害虫主要种类有99种,分属于5个目,26个科,并根据食叶害虫对寄主植物的为害程度划分为3个等级。  相似文献   

19.
古蜀有蚕丛、柏濩、鱼凫、杜宇、开明几个王朝,其中鱼凫时代位居第三。古蜀各王朝传说信息条数分别为4、0、3、11、14,鱼凫时代是一界线。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古蜀历时三、四千年,与新石器时代考古结果相合。前三代历时约1500年,后两代历时仅500年,故鱼凫与杜宇之间并不衔接,中间且有上千年的空白。据《山海经》知,鱼凫族实受颛顼族迫害而逃亡。从地名线索得知,此族沿岷江南下,再沿长江东至鄂西。由此可见鱼凫时代为古蜀社会转型期。  相似文献   

20.
汉魏晋南北朝碑刻文献真实性强,数量充足,产生的时代、地域明确,利用这批文献进行文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讨论了文字研究的具体内容、价值,并对研究的思路、步骤与方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