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常常感慨名师课堂的“润物细无声”,也常常沉醉于名师课堂的“行云流水”。我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沈峰执教的《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现截取了几个教学片断,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2.
走近窦桂梅     
名师课堂,或收放自如,或质朴深刻。或幽默风趣,或见地独特……名师课堂。常常掀起教学领域一股股强劲的“流行风”。  相似文献   

3.
名师的课堂是充满爱意、诗意和创意的魅力课堂,每每听及,总感觉高不可攀,常常会被他们的智慧所折服。他们的课堂看似平淡无奇,品起来却幽香缕缕,回味起来更是余音袅袅;没有波澜壮阔,没有峰回路转,却如涓涓细流,又似一首清丽小诗,令人久久回味。最奇妙的是名师常常是和学生刚刚认识,师生之间的情感是陌生的,教学环境也是陌生的,可你在他的课堂上竟然会感觉不到那份生疏,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自然!这一切,源于名师的豁达与从容,源于名师的睿智和风趣。甚至,仅仅源于课前短短几分钟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青年教师小A在杂志上偶然找到了一则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教学设计《爱如茉莉》,尽管也觉得“稍稍简短了一些”,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在自己的班级试着用了。结果呢,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时下,各种名师观摩课很多,观摩之后,总有些青年教师,移植名师教案,“克隆”名师教法,模仿名师教学,期望自己的课堂上也能出现那种鱼水相亲、行云流水般的情境,但结果却常常如小A那般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常听一些教师感叹:自己的课堂怎么就难有名师课堂中时不时出现的精彩瞬间,而更多的只是表现为平静、平淡与平凡,名师的课堂上怎就会出现那么多生成性资源?其实,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遇,它或许就在你的身边和  相似文献   

6.
名师们的课堂教学常常因其精巧独特的设计、热烈融洽的气氛和扎实显著的效果而受到一线教师的追捧与膜拜。他们在感叹名师课堂"气象万千,浑然天成"的同时,也在一心一意地进行着"描红":照搬完整的教学设计,套用精彩的教学语言,然而教学效果却与名师们大相径庭。有些教师也常抱怨:我用的是名师的设计和语言,为什么就达不到名师课堂的效果呢?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学习名师只知其形,不知其义,一味"描红",差之千里。"描红"是学习名师的  相似文献   

7.
“名师课堂”是教育部为推进教育均衡重点打造的“三个课堂”之一。文章以香洲名师课堂为例,探索了基于名师在线授课中心的香洲名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了香洲名师课堂的应用实践,分析了香洲名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并在总结应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常态开展名师课堂活动的对策建议,为其他地区开展“名师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常常听见老师这样抱怨:认认真真备了课,精心设计了很多自认为精彩的教学环节,可是课堂上怎么就达不到预先设想的效果呢?名师的课堂上为什么总是能出现各种精彩瞬间呢?细细想来,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常常有学生脱口而出一些让人意外的话语,那便是打岔。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行为,老师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它打断了上课的正常秩序,影响了课堂  相似文献   

9.
薛法根老师的语文世界,有别于其他名师很突出的一点,是他常常引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源头活水,去滋养语文,引领课堂,改变学生。  相似文献   

10.
孔维清 《小学语文》2012,(10):15-16
名师的课堂教学常常受到一线教师的追捧与膜拜。教师在感叹名师课堂“气象万千,浑然天成”的同时,也在一心一意地进行着“捕红”:照搬完整的教学设计,套用精彩的教学语言。然而教学效果却与名师大相径庭。究其原由,在于学习名师只知其形,不知其义。“描红”是学习名师的起步,但不是目的。要真正汲取并内化名师课堂教学的真谛,除了“描红”之外,还要经历“仿形”“创新”,才能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一、老师与文本对话:读你千百遍也不厌常常听到一些老师惊叹名师课堂的精彩演绎,也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感叹语文课不会上,一到上公开课便忙于找教案、找资料、做课  相似文献   

12.
我们学校在第七周举行了名特优教师的示范课。名师课堂一直是我们关注和学习的焦点,对于许多一线教师来说,名师的课堂从来都是被模仿的对象,但大多数模仿过名师课堂的老师总是很沮丧。哪怕他们采用和名师课堂完全相同的课堂形式甚至是课堂语言,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的课堂并没有生机,更不用说达到名师课堂的效果。名师课堂的秘密和智慧在哪里呢?“名师的精彩不在于课堂有多么完美,而在于平常之处显示智慧,在于鲜明的个性化追求,在于全身心的投入,在于渗透在片断、细节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名师的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进名师们的课堂,常常能够听到情不自禁的开怀大笑。教师用幽默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的精神获得自由,智慧在高峰体验中开出绚烂的花朵。聆听名师的教学,不啻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他们如珠的妙语,都是根据现场即兴生成,而且体现了极大的教育性,使人由衷地佩服名师们的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14.
名师的课,百听不厌;名师的课堂,精彩纷呈;名师的课堂,个性彰显;名师的课堂,思维活跃,思维火花四处进射,我们青年教师不禁被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吸引。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常听许多教师感叹:自己的课堂怎么就很少有让人感动的“惊人”一幕,而更多地只是表现为平静、平淡与平凡,难以有名师课堂中时不时出现的瞬间的精彩,他们怎么就会出现那么多生成性资源?其实。课堂何处无“芳草”。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遇,它或许就在你的身边和手头,只是你没有一颗敏感的心,这可能就是你与名师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一身素装,有着年轻人少有的宁静,侯俊杰与我的交流是从当今语文名师的课堂开始的。她说,她特别喜欢窦桂梅的课,在研究窦桂梅老师的课时,常常生出许多想象,比如,  相似文献   

17.
听了名师的课、看了名师的录像、读了名师的课堂实录,无不被名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所折服,也为名师别具一格的教材处理所感叹,更为名师创新的教学理念、深刻的思想境界所陶醉,而更让我震撼的、受益良多的,就是名师在课堂中所展现出来的淋漓尽致的“名情”。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依然是情。在名师的课堂上,不仅教学全程充满着书声琅琅、情意浓浓的气氛,而且即使在结课阶段,其未了的余情也常常是风云再起。  相似文献   

19.
“热课”即课前交流,它是名师异地授课的产物。精彩的热课是使学生的情绪产生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常常可以欣喜地看到,名师在课前通过简短而平实的交流,便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调动起课堂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很快成为身心自由者、精神快乐的人,并迅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这就是“热课”的艺术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语文名师教学案例可以作为普通教师学习和借鉴的模本,促进普通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紧随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本文从语文名师教学案例的定义、语文名师教学案例的选择、语文名师教学案例的课堂应用等角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