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姚雪垠以历史小说《李自成》彪炳于世 ,张一弓以当代题材《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享誉文坛。他们的创作都处于一种“不吐不快”而又“心有余悸”的尴尬境地。为了摆脱这种困境 ,姚雪垠向现代求援 ,以期求得政治上的庇护 ;张一弓则向历史求助 ,以此来增加政治上的保险系数。他们在达到目的的同时 ,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思考这种文化现象的成因及其带来的艺术上的巨大损失 ,对当前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2.
姚雪垠以历史小说《李自成》彪炳于世,张一弓以当代题材《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享誉文坛,他们的创作都处于一种“不吐不快”而又“心有余悸”的尴尬境地,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姚雪垠向现代求援,以期求得政治上的庇护;张一弓则向历史求助,以此来增加政治上的保险系数,他们在达到目的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思考这种文化现象的成因及其带来的艺术上的巨大损失,对当前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3.
赖有《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便结束了记者生涯,步入了文坛,并一发而不可收,发表了一大批“记者小说”。在中国林林总总的当代作家中,张一弓的创作现象不但是引人注目的,而且是耐人寻味的.张一弓创作现象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既密不可分,又独树一帜,鉴于此,我们以为探讨张一弓创作的发展轨迹,对解释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会有一些帮助,对张一弓本人的创作历程也会理出一个头绪,这就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动机.  相似文献   

4.
抗战中期,姚雪垠在鄂西北活动达两年之久。这个期间,姚雪垠参加了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领导的抗战文化宣传工作,曾三次赴鄂北前线、大别山作战地采访报道,并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作了《牛全德与红萝卜》、《春暖花开的时候》等主要抗战文学作品,为鄂西北及五战区抗战进步文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从文学的“轰动效应”上看,人们习惯以“低谷”来形容1988年的小说创作。其实低谷不低,外部的平静掩饰不了作家心灵深处人性波涛的激荡。1988年开始,作家们完成了由英雄主义似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审视转向了现代主义的内在人性的复杂状况的揭秘。张一弓便是这么一位代表性的作家。他的《都市里的野美人》(1988年《十月》第4期)以十分轻松而又浪漫的笔调反讽了人类文明进程中作茧自缚的荒谬感与悲剧感。  相似文献   

6.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创作于1979年,当时,描写1958年及以后农村的大饥饿仍是一个禁区,不吐不快的决心与偷食禁果的戒心使张一弓在创作时煞费苦心。最后,传统文化的"拯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英雄理想人格模式帮助他走出了创作困境,但也使他的作品形成了整体命意的真实性和情节细节的虚假性相交织的悖谬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7.
“恋土”:一个纠缠着河南作家的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恋土”:一个纠缠着河南作家的情结张喜田一、乡情:创作的契机新时期河南诞生了一大批作家,如张一弓、张字、李佩甫、田中禾、周大新、刘震云、阎连科等。他们不管是在省内成名或是亨誉省外,都显示出了河南人的文化性格。他们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有着一致性,在表现内容...  相似文献   

8.
《祝福》和《活着》基本情节和写法有些相似,但创作时代的不同使得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观念、作品风貌和阅读效果大不相同。这一差异体现了文学由政治视角向文化、艺术、哲学视角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以2009年文坛"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为标志,在2010年姚雪垠诞辰百年纪念活动中,姚雪垠及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李自成》重新成为关注热点。在对史料和作品深入阅读与发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这部形成于上世纪中后期的作品实际上与中国社会重要的现代转型期"五四"时代具有更密切的精神联系,而不能仅仅归结为"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的政治观念产物。对作者的纪念以及对这段历史的回顾,不仅意味着今天读者对姚雪垠和《李自成》所讲述的历史感到兴趣,也意味着现代历史观念中一种人文内涵的复现,是"五四"时代精神在弘扬传统文化声浪中的又一次复苏。  相似文献   

10.
卡片笔记法     
卡片笔记法卡片是一种广泛适用而又灵活机动的笔记形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分类摘抄的卡片就有5000多张;姚雪垠写《李自成》,阅读大量史籍,摘录卡片20000多张;明史专家吴晗一生中做的卡片难以计数,其中仅有关《明史》的...  相似文献   

11.
李军是近年来活跃于古代文学尤其是唐传奇、边疆文史研究方面的青年学者。最近,他的《(甘泽谣)评注》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对唐传奇乃至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是一个积极的推进。该书对晚唐作家袁郊的传奇集《甘泽谣》进行了系统、集中的研究,并对其中每篇作品进行了详细、精审的校注,充分彰显了其独特的价值与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从王瑶的第一本相对完整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到今日繁多的文学史书籍,近六十年来关于1940年代女作家张爱玲的论述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考究现代文学史中张爱玲的经典化过程的同时,也发现了文学史书写、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齿张力系保山古城书香世家"文魁"之后,他自幼苦读诗书,勤奋创作,修炼书画,业绩可佳,曾获市文联"德艺双馨"荣誉奖及国内多种文学奖、书画奖。泛写张力小说、散文、诗词、书画作品展示情况及个人管见,以此为故乡文化同仁共识研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研究利玛窦传记《大西利西泰子传》及其作者张维枢,探讨了下列四个问题:通过张维枢《大西利西泰子传》与艾儒略《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的比较,分析张维枢撰写此传的动机及完成的时间;张维枢生平考述,主要介绍了任职经过与政绩,他在晚明政坛上的影响;张维枢与天主教传教士、教徒的交游,主要介绍了他交游的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和中国天主教教徒;张维枢著述情况简介,包括他的文集与零星撰述以及他编辑、刊刻的文献等。  相似文献   

15.
苏青、张爱玲是40年代沦陷区上海文坛上最负盛誉的女作家,她们都以周围的题材从事写作,张爱玲以小说创作擅长,而苏青以散文写作著名。她们年龄相似、性情相同,又都写女性题材,在生活圈子、爱好情趣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她们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在上海的特殊气氛和背景下,大红大紫一时,可视为孤寂文坛上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16.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性作品,对于这部小说已经有了很多种、各角度的分析与解读。文章以写作文化为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分析这部小说的写作文化的内在生成机制"时空情绪-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写作规范"来重新解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深层控制性因素——写作文化。  相似文献   

17.
卢凤 《铜仁学院学报》2005,7(3):31-31,47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在姚崇、宋璟等贤相的辅佐下,针对当时的弊政,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开元年间成为唐王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的后期,盛唐局面走向衰落,唐玄宗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他有许多失误,如,任用奸相,朝政腐败;另一方面他只图自己的享乐,日益骄奢,奢华无度,不顾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18.
在时代风气的浸染下,晚唐大多数诗人对外界的关。必面越来越狭窄。他们把全部精神技俩都用来写诗,从而形成了以苦吟著称的、世俗化的、具有轻浅纤微风格的“晚唐体”诗风。这种诗风虽然以贾岛、姚合为主要代表,但它的源头却可以追溯到中唐诗人张籍。张籍是中唐诗风向晚唐诗风过渡中的主要代表人物。解放以来仅仅把他作为乐府诗人来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他的格律诗,开启了“晚唐体”之先声,应该在唐诗流变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钱锺书《谈艺录》主张《锦瑟》"略同编集之自序"能够自圆其说,但不足采信。对"以史证诗"的不满导致钱锺书轻视了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有价值的解诗线索。钱锺书之前的文人,已经用"诗史互证"法对许多古诗做过正确的解释,钱氏所论并不能否定"以诗证史"作为具体解诗方法的实践价值。在张采田、程千帆解诗的基础上,《锦瑟》全诗都可以解释成与李德裕有关:该诗主要为李德裕贬死崖州及归葬事而写,李商隐并由此感喟"万古良相"政治人生的浮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